裴洋 王瑜 馬丹 郭麗君 黃浩
摘 要:特種設備是我國生產發展的重要基礎設備,在社會日益發展的過程中,特種設備被廣泛應用于社會行業生產中,對促進社會進步以及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加強安全監管工作保障特種設備運行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不斷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安全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不斷分析其不足和缺陷,并及時制定行之有效的補救措施,才能保障安全監管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學性,為特種設備的有序運行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引言
特種設備事故危險性極大,關系到相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特種設備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也成為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是企業設備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分析上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對策。通過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提高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投入和人才培育等,提高企業特種設備本質安全,促進企業安全、健康發展。
1 特種設備的特點分析
特種設備具有較強的危險性,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極端環境中,若是受到不良因素影響便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嚴重者還會發生爆炸、失效等重大危險事故,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但是特種設備是我國智能建筑以及部分企業生產和運作中的必要基礎設備,基于以上分析,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工作質量,避免安全隱患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首要關注的問題。
2 企業中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策略
2.1 強化安全管理意識
企業應當強化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意識,不論是高層還是基層, 首先要從思想上加深對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認識,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得其認識到特種設備事故的危險性、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從而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特種設備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技術規范,以切實的行動來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進行。
2.2 制定管理方案
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是企業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狀態的重中之重,《特種設備安全法》要求實行三位一體管理體制,構建較為完善的特種設備管理框架。為充分細化特種設備管理內容,企業應針對性制定設備管理方案, 以下對其進行介紹:首先,企業應針對特種設備開展源頭治理工作,在引進特種設備時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內容,嚴格檢驗特種設備質量。其次,在特種設備管理中應開展全程監控,對特種設備的日常運行、養護、維修進行動態管理。再次,應開展精細管理工作,針對不同特種設備應充分明確設備管理細則,要求設備管理人員開展特種設備的常態化維護管理工作。最后,企業應合理加強經費保障,理順特種設備管理流程, 并與監察機構協同配合,構建特種設備數字化管理檔案,以便實時掌握特種設備具體信息。
2.3 開展隱患排查,保證特種設備狀態完好
企業要根據每臺特種設備的特點制定日常點檢表,要求操作人員每天對特種設備現場狀態、安全附件、維護保養等內容進行點檢。及時整改點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確保設備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企業要不定期組織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有經驗的安全管理專家對特種設備現場使用狀態進行隱患排查,主要針對特種設備現場使用人員是否操作規范,安全附件是否在有效期內,各類制動、限位、防護裝置是否有效,使用過程中是否有異常,是否存在在用未注冊特種設備的情況等。檢查后將存在問題統一歸集,責令限期整改,確保特種設備現場狀態完好。
2.4 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制,完善安全管理
網絡企業要根據擁有特種設備的數量,設置管理部門并配備相應的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專門負責企業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企業各部門和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職責,將特種設備的管理責任從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到使用人員進行逐級明確,將特種設備管理和使用責任落到實處,建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網絡。
2.5 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為了避免使用和維護脫節的情況出現,企業應當針對特種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制定維護和保養計劃,定期對特種設備維護,并根據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特種設備異常情況的,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對特種設備的保護裝置、相關儀表儀器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校正,使其能夠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從而促使特種設備的平穩運行。
2.6 加大檢驗力度
設備定期檢驗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管理流程,因此,為全面提高企業特種設備管理水平,應加大檢驗力度。我國高度重視特種設備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要求企業開展標準化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同時,全國特種設備公示信息查詢平臺也能夠支持企業對特種設備信息進行查詢,并按照要求完成檢驗。為全面保證特種設備運行安全, 相關部門應致力于健全特種設備檢驗法規標準體系,調整法規的適用范圍,建立安全監察機構,調整職能管理部門和監察機構編制,加大檢驗機構改革力度,推進檢驗市場化,提高檢驗能力。
2.7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首先,對現有的特種設備法律法規進行分析和不斷完善,明確規定特種設備的監管主體,防止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互相推諉以及權責不清等現象。其次在現有的法律法規的行政處罰中加入民事以及刑事等處罰內容,提升法律法規的權威性,讓使用單位在法律的雷霆手段下規范使用行為。舉例來說, 針對特種設備事件應進行公開處理,針對于屢教不改以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使用企業在追加罰款數量的同時應對其進行民事和刑事處罰,利用強硬手段維護監管市場的規范性和有效性。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地方政策,與國家法律有效結合,互相補充和完善。
2.8 加大監管隊伍建設
在時代的發展中,我國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工作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相關部門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責任意識,切實發揮執行人員的作用,將安全隱患消除于萌芽狀態。
(1) 對安全監管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升;二是對以往安全監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解讀,并闡述具體的針對性措施,將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進行有效結合,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2) 擴大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范圍。積極開展鄉鎮等基層監管力量,擴大安全監管范圍,并在基層監管領域內配備足夠數量的安全監管人員,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事故,第一時間解決,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重心下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企業特種設備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盡管特種設備的使用為企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往往伴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其運行所帶來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了保障企業特種設備安全有效的運行,對企業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茅春華.特種設備管理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10):57-58.
[2]楊斌.淺談特種設備管理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 (24):275,277.
[3] 許振微.關于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管理的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9,(29):214.
[4] 鄭豪,項科忠,吳雷,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安全標準化研究及與HSE管理體系融合實踐[J].現代職業安全,2021,(2):86-89.
[5] 武翔.探究如何開展好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7(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