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煜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得到加速發展,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時,對交通網絡和市政設施的實際需要也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當前,購車數量正呈現出幾何指數的增長,物資流通的速度也面臨著天量的增加,雖然我國一再提高城市建設和市政道路施工的速度,但是依然難于滿足實際的交通壓力和交通需求,在城市范圍內,大面積擁堵成為較為常見的現象,不但影響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體驗和感受, 更會對城市經濟建設產生制約的作用。面對愈來愈嚴峻的交通問題,我們應該將目光前置,從城市市政道路的設計階段入手,通過更加系統、科學、合理的城市市政道路設計緩解當前的交通壓力,形成對城市經濟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防范各種交通事故。對于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滿足道路出行者的要求,如何選擇公路或者城市道路的建設規模,公路設計與城市道路設計有哪些聯系和區別,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公路設計;區別;聯系
1 公路設計與城市道路設計的區別
道路是為車輛以及行人提供出行、貨物轉換的基礎設施。一般而言, 根據道路的特點將其分為公路、城市道路、林區道路、廠礦道路等。以城市的規劃為界,道路可簡單分為公路和城市道路。在城市中,城市道路主要承擔著市內交通,使得城市居民可以進行日常工作、生活,并銜接著城市外部道路的功能。公路則是具有一定技術標準連接城市、城鎮以及特殊控制點之間的道路。在進行公路設計時,主要考慮的是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而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人與車,更注重人文關懷的理念。二者有著不同的設計理念,只有充分認識到兩者的差別,才能做好公路設計和城市道路設計。
1.1 功能的差異性
相比城市道路,公路所提供的出行距離更長。在進行公路設計時,僅僅針對機動車而言,一般忽略行人或非機動車的出行需求,但在一些低等級公路或國省道仍需考慮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使用需求。但在進行城市道路設計時,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要放在首位,要注重考慮行人以及非機動車對于道路的出行需求,因為城市道路主要是滿足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與此同時,排水管道、電氣管線等的設計更是城市道路設計中不能忽略的重要設計內容。與公路設計相比,城市道路的使用屬性更多,復雜性程度也更大。
1.2 道路橫斷面設計
在進行公路橫斷面設計時,公路的等級、交通需求和建設投資金額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不設置人行道和盲道,路燈也較少設置。與城市道路橫斷面相比,較為簡單。而在進行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時,則不僅僅只考慮交通量及建設的經濟因素。城市道路是滿足人們日常出行以及生活的重要通道。城市道路的橫斷面依據城市道路的等級不同有著差異,但還需滿足道路下各種管線的鋪設要求。絕大多數城市道路設置有連續無障礙盲道的人行道,在道路兩側設置有路燈以及行道樹以滿足城市居民步行出行的需求。相對比高等級公路中央分隔帶種植的植被以滿足防眩的要求, 城市道路中綠化帶設計占比更大。一方面是滿足規范中城市綠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但近些年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許多城市道路綠化帶被行車道代替,但這并不是較好地解決城市擁堵的方法。
1.3 設計標準不同
城市道路和公路工程,在數據標準上也存在很多差異。就其不同的數據指標和標準而言,道路類別設計也存在差異,包括車速設計,實際車輛運行速度,以及道路交叉口設計等。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城市道路和公路其本身類別不同,公路的道路類別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高速公路,而城市道路則涵蓋了更多類別,包括主干道,次干道路,步行街等類別,即使類別有一定相似,但是其最終運營并不相同。
以公路道路為例,一級公路是為汽車提供分向分道行駛,同時控制出入。城市主干道路主要是以交通運輸為主;而二級公路為汽車提供雙向行車道路,次干路則是布控在城區內和主干路形成的道路復雜結構,其主要目的是交通集散,并且有一定的服務功能;三級公路則是較低等級的,為汽車提供雙向道路,而支路可以有效解決城市內部分交通擁堵,屬于節點道路,可以有效的消除常見形式的道路矛盾。
2 城市道路與公路設計的方法及聯系
2.1 城市道路與公路的設計思想
城市道路與公路的設計理念不同,導致了兩者在設計思想上有一定的區別。在提供運輸服務這一點上兩者的設計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側重點不同:公路設計中更加注重安全性與經濟性;城市道路更加強調舒適性。公路在總體設計中考慮的是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優化設計降低造價,公路在設計時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沿線的自然環境。城市道路在設計思想上以滿足人的出行舒適性以及道路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為出發點,城市道路在設計時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沿線的現有建筑及地下管線。
2.2 美學功能
城市道路對美學功能的要求和承載能力要比公路多,因為城市道路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其道路寬度與兩側建筑高度都應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協調,使居民能夠看到和諧的天際線,而且人行道旁邊的綠化帶和行道樹種植喬木、花朵能夠使人感到心情愉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緩解道路擁擠帶來的焦慮。公路設計不僅要有承載功能,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美學功能,促使公路各項設計和規劃能夠符合平、縱曲線的要求,使設計出來的道路在俯瞰視角上呈現獨特的美感,形成蜿蜒曲折向遠方伸展的形態。
2.3 城市道路與公路的照明設計
照明系統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道路是各種車輛和行人流動的基本載體,車輛和行人的交通行為都依賴于人們視覺對道路周圍環境的正確認知,從而采取適當行為。當市政道路亮度過低時,人們的視覺會受到影響,辨識能力明顯下降,從而容易引發各種交通問題。因此市政道路照明設計要滿足我國城市的電力規劃規范,采用節省能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的道路照明系統,為行人和駕駛員提供節能、經濟、舒適、安全的道路環境。在公路照明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其一, 合理選擇燈具、光源和燈桿。城市道路與公路照明系統除了要滿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要滿足景觀要求,選用比較美觀的燈型。其二,合理布設路燈,合理設置燈具亮度、路燈高度和路燈間距,綜合考慮市政道路的路面、路況反射特性,根據城市道路綠化隔離帶和道路的寬度,可以采用中心對稱、雙側非對稱、雙側對稱等布置方式。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僅僅局限于當下的基礎生活需求, 同時也更加注重生活品質提高,對目前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的設計路線結構設計也提出了更加創新,尤為嚴格的要求。在保證城市交通順利運行的同時,更加重視環境,生態,安全,穩定的同步發展。無論是城市道路還是公路,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快速穩定發展,同時也需要追求經濟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城市道路工程還是公路設計都應該與人文環境交相呼應,彼此融合,以更好地實現城市道路和公路的良好建設,同時也希望可以通過對道路設計和公路設計的區別和聯系來為其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 劉勝強.公路改建為城市道路設計要點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6): 186-187.
[2] 王超.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設計研究[J].華東公路,2019,42(02):89-90.
[3]劉丁.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的互通設計探討[J].交通世界,2020,25(36):20-21.
[4]王建鋒.公路與城市道路立交改造方案設計[J].中外公路,2020,38(06):305-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