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干波
摘 要:當前我國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形勢較為嚴峻,需要進一步加強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重要性,針對污水治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合理投入使用污水處理技術,提升污水處理效果,同時要加大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優化污水處理技術水平,實現凈化水質的同時,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從而提高生態環境保護質量。
關鍵詞:水處理技術;水環境;保護措施
城市的污水處理工作和城市的環保問題息息相關,每一個城市都需要重視污水處理問題,從城市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制定污水處理的計劃,降低城市污水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實際情況出發來緩解水資源危機,保證每一個城市的居民都能夠有健康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 污水處理對城市環境產生的影響
由于污水處理管網本身在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環境,造成植被大量死亡、破壞生態系統,所以在做污水處理的時候需要更加謹慎。污水處理工作,離不開機械的運轉,機械運轉又會產生大量噪音、造成巨大的噪聲污染,給工作人員以及周邊居民都帶來負面影響。如果長時間生活在噪音巨大的環境下,人們可能會被誘發各種疾病。污水處理涉及到的有害物質很多,相關工作人員要重視有害物質的處理,以及整個處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氣體,不要讓有害氣體外泄。需要在處理污水的同時,保證周邊的空氣質量水平,防止有毒氣體危害人體。
2 水處理技術分析
2.1 生物污水處理技術
沸石是一種內部成分較為復雜的混合物,包含一定的鋁硅酸鹽礦物質。在對相關技術進行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微生物膜的處理情況, 進一步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顆粒狀的沸石作為生物載體,對水污染中的氨、氮、臭味、溴等諸多污染物質進行處理。生物沸石反應器在不斷使用過程中,且在多方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相關技術已經走向成熟。生物絮凝相關技術是生物技術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類型,應用微生物代謝處理污水,從而實現對污水的有效治理。并且,很多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都會形成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質[1],對水體中分散的各種污染物進行吸附,進而形成絮狀沉淀物,有利于過濾、分離和去除沉淀物。
2.2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工作人員人為創造業環境,讓厭氧微生物可以得到更適宜生存的環境和營養條件,最后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這就是常說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進行業務處理時,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來做好污水處理。尤其是污水中存在著有機物分解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形成的時候,更可以使用厭氧生物技術來做好處理工作。隨著技術的發展,生物處理技術的應用水平越來越高,實際應用的效率也越來越好,生物體的節流能力持續攀升,使用效果得到了行業的認可。
2.3 污泥處理技術
污泥處理技術是在處理過程中充分應用活性污泥和生物體分解處理污染物質,部分物質在氧化作用下轉變為二氧化碳。對于很多不溶性的有機物經過污泥處理技術,轉化為可溶性的有機物。但是,這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會影響到水量和水質,因此在氮磷處理中效果不明顯。
2.4 水污染酶處理法
水污染酶處理法是在酶特性的基礎上,利用包埋和吸附等方式實現不溶性載體與酶的有機結合。酶與水接觸后,直接變為水中無法溶解的物質。但依然能夠使物質保持較強的活性。基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能夠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該處理方法也被稱為不溶性酶法,廣泛應用在水污染防治技術當中。由于其可消除水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固定化酶法在農作物加工廢水處理的過程中,能夠將大孔樹脂視作固定化酶的重要生物載體,從而形成水解酸反應器。反應器可穩定運行,還可在低負荷狀態下處理水體污染。
2.5 高壓靜電場相關技術
這項技術在實際利用過程中和生物處理技術存在較大的差別,本質上而言歸類為物理技術。那么,在高壓靜電場地應用過程中,就可以對污水中的細菌、藻類等不同物質進行處理。當所使用的高壓靜電場在水體中發生作用時,就可以形成活性氧氣以及其他物質,之后加上活性作用的發揮,那么水體中的污染物就不能存活,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殺菌、滅藻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這一手段會增加水體中的含氧量[2],那么就會進一步降低水體對氧氣的溶解量,從而使水藻的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因此,這項技術就可以在使用時達到明顯抑制菌藻的效果,并且手段更為環保、有效。
3 污水處理及環境保護措施
3.1 不斷優化水污染處理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水污染處理技術也應不斷進行優化和革新, 積極探索更加高效、價格更加合適的技術方法進行污水處理,并制定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案,緩解城市污水處理壓力的同時,推動我國污水處理與再生,全面提升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從而改善我國的環境治理。
3.2 加強宣傳力度
水環境保護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因而,強化水環境保護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提高公民意識,通過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公民對保護水資源的重視度,而在日常生活之中,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國家多進行相關的宣傳。在實際操作中,首先,在學校教育中,增加學生的生態意識,通過日常行為的約束,使其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養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其次,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廣播等渠道來進行相關的宣傳[3],讓保護水資源成為社會的常態。除此之外,還需要地方政府定期開展相關的座談會, 來邀請鄉鎮的基層管理人員來參加,以此加強水環境保護的宣傳。
3.3 構建完善的水污染治理管理體系
要想有效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效果,建立完善的水污染治理管理體系尤其必要。具體可從這幾點著手:進一步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程的建設,并提高建設水平,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制定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制度,嚴格進行污水排放的管控;定期開展上市企業環保資質的調查工作,建立企業環境誠信檔案[4],加強環境管理,營造嚴格執行環境的氛圍,并通過有效獎懲制度,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意識。
3.4 加強對于生產運營的監管力度
監管對于污染控制來說非常重要,有些高污染企業存在著偷排廢水的情況,政府一定要重點關注,從污染源頭出發,限制高污染企業的污水排放,及時做好整頓,要求企業搬遷甚至關閉。要制定好監管的措施和制度,加強監管力度[5]。可以扶持污水處理企業,幫助企業發展經營,讓污水處理企業可以做好污水處理工作,使污水達到標準再進行排放。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污染處理是生態環境保護中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但目前水污染問題已經上升至不容忽視的高度,加之一些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水處理技術不科學、處理效率低下等問題,使得污水處理效果并不明顯, 這并不利于保障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加強環境保護在水污染處理技術與再生利用的研究中,尤其重要且必要。
參考文獻:
[1] 聶延卓,黃貝貝,康嘉遙.環境保護中水污染處理技術及其再生利用措施[J].寫真地理,2021,(9):44.
[2] 隋巧寧.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與環境保護措施探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 (21):38-39.
[3] 柴健.環境保護中水污染處理技術及其再生利用措施探討[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2020,(11):110+112.
[4] 馬昕玥,殷志平.城市污水處理在環境保護工程中的實踐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1):8.
[5] 蔡建平.環境保護中水污染處理技術及其再生利用措施[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