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認為高血壓是成年人的專有病,尤其是老年人為多發群體。殊不知,青少年甚至兒童也會罹患此病,而且,高血壓患者呈現出持續年輕化的趨勢。然而,這種情況卻被很多人忽視了,因而造成青少年高血壓不斷發生。因此,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提高思想認識,及時進行早期監測,謹慎預防青少年罹患高血壓。
導致青少年高血壓的原因很多,在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中,致病原因主要有精神緊張和性格急躁、學習壓力大、經常熬夜、食鹽過多、運動過少和肥胖等。尤其是肥胖和超重,已經成為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增長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此外,其他疾病也可導致繼發性高血壓,如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肝炎、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中毒等。
青少年高血壓癥狀較輕者,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感覺不到任何癥狀,但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身體的主要器官的功能,造成身高增長遲緩、體重激增、體弱消瘦、頭暈心慌、胸悶不適、頭部脹痛、面色蒼白、多汗等。如果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血壓越高,對人體血管、大腦、腎臟和心臟的損害就越大,高血壓堪稱健康的“隱形殺手”。血壓持續升高,逐漸發展就會導致腎、腦、心發生器質性病變,致使身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或喪失,病情嚴重的,不易治愈,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嚴重后果。高血壓不僅會導致心臟擴大并致心力衰竭,而且還能導致腎衰竭。更為嚴重的是高血壓患者還會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出現血管堵塞、破裂或心臟病突發而猝死,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極大。
中醫一貫倡導“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防重于治。所以,預防青少年高血壓要盡早。然而,由于高血壓早期往往沒有不適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許多高血壓都是在偶然的其他疾病的檢查中發現的,所以平時應提高警惕,及早預防尤為重要。
首先,應定期對孩子進行血壓檢查,尤其是有高血壓家族史、血壓正常偏高,以及肥胖者,應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定期或不定期地測量血壓、血脂、體重等。家長應督促肥胖的子女減肥,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平時還要注意觀察孩子有無出現頭暈、頭痛、耳鳴、心悸、胸悶、失眠、乏力等高血壓癥狀,一旦發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診斷是否患有高血壓,爭取早發現,早干預。同時,還要積極防治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一些疾病,應明確病因,對癥治療,有效控制或去除病因后,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可以緩解或消失。
其次,日常應注意合理飲食,清淡富有營養,不挑食,不偏食,盡量多樣化;可適當多食用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食物,以及豆類、雞蛋、瘦肉、魚蝦、奶類等,應保證青少年生長發育所需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尤其要注重補充足量的鈣,有助于預防高血壓。平時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及低熱量食物,如各種粗糧、全麥面、糙米,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注意少吃快餐和動物脂肪及煎炸、燒烤、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品,戒煙戒酒,每天控制食鹽攝入量在5克以內。少吃高熱量的食物,如冰激凌、漢堡包、堅果、糖果、碳酸飲料及巧克力等,控制體重不超標。

再次,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并要持之以恒。較為適合的鍛煉方式是平常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乒乓球、騎單車、羽毛球、游泳、爬山等。這些輕度的運動,每天練習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就會有幫助預防高血壓的作用。長期堅持適當的運動,可使新陳代謝旺盛,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熱量,不僅能夠促進青少年健康的發育和成長,而且還能助力青少年遠離高血壓。
最后,還要注意正確的作息時間,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每天早睡早起。晚上10點至早晨6點是最佳睡眠時間,每天保證8小時,不熬夜,不賴床,做到勞逸結合。保持積極向上、樂觀友善的心態。及時緩解各種壓力,注意調節精神緊張、暴怒、煩躁、焦慮、生悶氣等不良情緒,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則可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總而言之,只要家長和孩子同心協力,就能將高血壓拒之門外。
(作者系山東省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理療科退休副主任醫師)
(編輯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