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直

如今再提起蔣科,他已經是穿越火線職業賽場上公認的新一代狙神。與仍顯稚嫩的面孔不相符的,是他機器人般的冷靜、專注。初露鋒芒時,他是沖在最前線的尖刀,而在蛻變的過程里,他逐漸成了自己的刀鞘。他也明白了,比狙擊槍更難掌控的,恰恰是自己。
2021年1月19日,穿越火線職業聯賽常規賽,蔣科所在的R.LGD遇上了白鯊DY。強隊對決之外,蔣科與鄭琪兩位小有名氣的狙擊新人相遇,也無形中加重了比賽的火藥味。
簡單的試探后,兩人不期而遇。隔著紅色的煙霧,兩名狙擊手都希望為隊伍獲得明顯的優勢,比如率先擊倒一名對手或者提前獲得更多有效信息。
“嘭!”根據訓練里無數次跑圖的推演,鄭琪朝著可能有人的位置先開了一槍。在蔣科的視角里,紅色的煙霧中一閃而過子彈滑出槍膛時特有的火花。雖然只是一瞬間,但他還是捕捉到了那個信號。
操控著鼠標的右手比思路更快,在鋪滿四分之一桌面的鼠標墊上劃出了一個優美的曲線,然后驟然停下。
右鍵開鏡、左鍵射擊,緊接著是一系列不需要思考的肌肉反應。狙擊槍特有的槍聲再次響起,鄭琪應聲倒下,直到屏幕右上方出現擊殺的信息時,紅色煙霧仍然厚得看不到兩邊發生了什么。
當這一幕順著網線點燃了無數屏幕前觀眾的熱情時,蔣科像是處在另一個空間??谡稚戏铰冻龅陌霃埬樂褐d奮帶來的紅色,視線因為專注而被牢牢鎖在二十幾寸的范圍里,除此之外,觀察不到任何表情,就像他的外號“冷面殺手”一樣。
酣暢淋漓的擊殺、決勝于毫秒間的對決、如計算般的走位與進攻……作為歷史最悠久的電競項目,FPS一直以獨有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而狙擊槍既是FPS游戲里一種極端的槍械,同時也是最能突出FPS項目魅力的一種槍械。
槍械本身的笨重讓使用者無法跟隨隊伍做出靈活的轉移,其自身也必須割舍掉輾轉騰挪的身法。不僅如此,對于將耳朵訓練成雷達的職業選手而言,難以掩蓋的槍聲意味著對所有人暴露自己的位置。犧牲了這么多,換來的是大部分時候能夠一擊斃命的巨大火力。
因此,狙擊手往往是賽場上的焦點。他既可以輕易地撕碎對面精心布置的防線,也可以因為自身的失誤將隊伍推向不利的深淵。
更何況,狙擊手還能貢獻出足夠調動所有腎上腺素的一幕,就像是蔣科面對鄭琪試探時的還擊一樣。
大家總是愛這樣調侃,在極端理想的情況下,一個狙擊手只需要五發子彈,這是狙擊手這個位置最獨特的魅力。
但為了勝任這個位置,選手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們要在上萬次練習里,學會如何與手中的火力怪獸和諧相處。
盡管在蔣科口中,從登上賽場的那一刻起,他從未受到過技術層面即槍法上的困擾。但事實上,更早之前的幾年時間里,在游戲中,他曾無意識完成了無數個“上萬次的練習”。
于他而言,進入R.LGD是一個分界線。
在此之前,他是百城聯賽里小有名氣的狙擊手,以兼具侵略性和觀賞性的打法被粉絲熟知,被拿來和2017CFGI上鋒芒畢露的菲律賓新星Revenge相提并論,是隊伍的尖刀。
在此之后,那些印象、競技風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的負擔。他要尋找一個刀鞘,一個足以藏住自身鋒利的刀鞘。
“冷面殺手”之前,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蔣科,“孤膽英雄”可能更合適。
在百城聯賽里,仰仗著超人一等的槍法和極度的專注狀態,在蔣科手中,狙擊槍和步槍沒有太大區別。
作為一個狙擊手,他總是沖在第一線,在火力交織最密集的地方,重重地轟開取勝的障礙。地圖的隱蔽處總會突然出現敵人,但大多數時候,在蔣科瞬時的反應和千錘百煉的射術面前,這些突襲都是徒勞的。

一定程度上,他享受這種緊張刺激以及隨之而來的滿足感,就像其最開始決定成為職業選手時一樣。
初中時接觸到游戲后,蔣科迅速迷上了《穿越火線》,并像大部分年輕人一樣,盡可能擠出更多時間停留在這個單純又迷人的世界里。
機緣巧合下,蔣科進入到一支半職業戰隊。之所以成為狙擊手,也并非某種偏愛,而是當時的隊伍恰好缺一名狙擊手。
2018年的CFPL晉級賽對于蔣科而言是重要的節點。當時剛滿18歲的他沒能趕上那次晉級的列車,但坐在場下,觀眾跟隨著一次又一次精準擊殺的加油、呼喊聲觸碰到了他內心某個敏感的神經。

一定程度上,這像是一種伏筆,促成了蔣科之后的競技風格。
實際上,蔣科這種“侵略性極強,像一把尖刀”的競技風格并非自己獨有,同期的鄭琪最初也是這種風格。
很多時候,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在百城聯賽和TGA的賽場上,因為對抗強度并沒有那么高,這種在鋼絲上跳舞的感覺有時確實會讓年輕的選手癡迷。
但這種風格的致命性在于,一旦競技狀態不在頂點,握著鼠標的右手沒有那么熱,這些沖在隊伍最前面的狙擊手反而會成為隊伍的累贅,因為他們往往率先倒下,毫無貢獻。
更重要的是,這種“神經刀”式的表現并不穩定,并不能幫助隊伍從激烈的競爭里脫穎而出。
而且,在更高的舞臺上,當槍法優勢沒那么大時,蔣科等人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盡管蔣科當時仍然是隊伍的主力,享受著粉絲的支持,但面對逐漸復現的質疑,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競技風格。畢竟,比個人秀更重要的是登上那個讓自己熱血沸騰的舞臺。
與此同時,一些職業俱樂部開始注意到這位正在崛起的新人。
如果將時針撥回到15年前,可能所有的FPS愛好者都會沉浸在“狙神”的個人秀里無法自拔。但在當下,觀眾們更在乎一支隊伍呈現出的“職業性與完整性”。
站在這個角度看,考慮到R.LGD教練和領隊初見蔣科時的評價,一定程度上,蔣科有著極高的游戲天賦,但卻未必適合成為一個職業選手。
“他太內向了?!痹谥v究戰術的FPS競技里,這是致命的弱點。內向意味著更少的溝通,意味著更少的信息傳遞。
剛到R.LGD的時候,在比賽中,蔣科和隊友之間的有效溝通并不多,“要么不交流,要么報點的信息不準確,賽后復盤也很少說話?!?/p>
如果用100分來考核FPS的戰術,可能其中的80分由一個既定的戰術體系決定,剩余的20分取決于利用獲取到的信息做出的靈活應對。對蔣科而言,他需要融入這個已經被驗證了的競技體系,在100分的評價里貢獻更多。
但另一邊,更高的對抗程度也激發了他身上更多的特質。槍法之外,他具備職業選手都夢寐以求的“大心臟”,特別是作為一名狙擊手,這意味著在任何殘局里,你都可以選擇相信他。
于是,擺在蔣科和教練面前的問題就清晰起來。
為了“撬開”蔣科的嘴,教練和隊員們都開始有意地主動尋找話題,并將話頭拋給蔣科。他們會故意開蔣科的玩笑,一開始蔣科只會回以沉默,但慢慢地,雖然只有幾個字,他會將對話向后延續一個環節。
在一次比賽開始前,教練對蔣科說,在他喜歡的幾個點位上,蔣科的死亡率有點偏高,為什么不試試其它幾個點。蔣科依然沉默著,但在當天的比賽里,他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地圖更多的點位上。
教練和隊員們之所以持之以恒地用“笨方法”開解蔣科,原因在于蔣科只是不喜歡交流,他并不拒絕教練和隊友們給他的正確建議。

成為職業選手后,在基本的槍法訓練外,蔣科還要進行大量的其它練習。比如通過跑圖熟悉地圖、記住對手可能出現的位置、在不同的點位如何最大化發揮道具的效果。
同時,蔣科也開始越來越多思考前輩“綠豆”的打法。漸漸地,在他眼里,按下右鍵后,被放大的視野里不止有需要擊倒的對手,還有更多需要傳遞出去的信息。他開始明白,擊倒對手只是對狙擊手最低的要求,在整支隊伍像是一個結構精密的機器運行的時候,他要為其注入更多的燃料。
他依然追求一槍斃命時感官上的愉悅,但他開始抱有警惕,不再貪戀那種感覺,更不會讓它再牽著自己沖在隊伍的最前面。
在FPS比賽的現場,選手們常常會用大聲喊叫來調動自己的情緒,蔣科非但不會這么做,反而會強迫自己忽略這些聲音。他甚至會強迫自己不和隊友們擊掌,哪怕隊伍掌握了絕對的優勢。
為了達到絕對的冷靜,蔣科逐漸成為了自己的刀鞘,將FPS的熱血,將擊殺的快感統統包裹起來。此時的蔣科看上去就像是一把狙擊槍,冰冷的槍身里藏著熾熱的子彈。

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的蔣科反而成了R.LGD最穩妥的保險,他不再活躍于火力交織最密集的前線,而是開始隱藏在后方,轉向于在關鍵時候射出打破勝負平衡的一槍。
在CFPLS17賽季總決賽開始前,“退居”后方的蔣科反而占據了聯賽擊殺榜的榜首,成了所有人公認的新時代狙神。
CFPLS17決賽五殺、CFPLS18決賽奪冠,毫無疑問,因為懂得了“藏”,所以蔣科才變得更鋒利,也在比賽里更致命。

回顧蔣科迄今為止的職業經歷,從離開四川前往云南,到在百城聯賽上端著狙擊槍沖在最前方,被更多人熟知;從因為年齡不夠蟄伏三年,再到被職業俱樂部選中,相繼在CFDL、CFPL上大放異彩……就像他最初在賽場上的表現一樣,不管對手多強,他總是帶著一種無所畏懼的態度。但最終,在教練和隊友的幫助下,他終究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刀的真意,在藏。
比掌控了手中難以駕馭的狙擊槍更重要的,恰恰在于,他掌控了自己。也因此,在7X.R.LGDdy和蔣科兩種身份之間,他將轉換得更加自如。
在S18總決賽的頒獎現場,作為7X.R.LGDdy,蔣科和隊友們一起舉起了那座他向往已久的冠軍獎杯。那一刻,他不再是轉播鏡頭里的冷面殺手,不再是那個刻意控制住情緒的7X.R.LGDdy,不需要再維持機器人般的冷靜和專注。
他緊緊地挨著隊友,帶著年輕人獨有的驕傲,散發著穿越火線職業聯賽最強狙擊手特有的霸氣,舉著獎杯,笑得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