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萍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 401520)
全業務運營環境下,企業用戶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話音服務,而是要求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意終端與任何人進行各種數據業務的融合通信。目前移動信息化應用正向縱深方向發展,而且在每一行業內的應用,已不單單是移動通信工具的簡單使用,而是需要將移動網絡和資源應用到某行業或企業的管理、財務、生產、運作、銷售等價值鏈條上的多環節,實現融合應用,這就對運營商網絡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市場調研發現企業存在如下問題[1]:
(1)企業移動信息化需求非常迫切: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實施完整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于移動信息化的需求已經非常迫切。
(2)群發類業務不能滿足企業業務發展要求:單純的手工群發已不能滿足企業業務發展要求,更多的企業需要和自身的IT系統進行無縫耦合,以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3)缺乏專業供應商服務:企業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通道存在發送質量差、發送不穩定以及信息安全等問題,造成很多企業不敢使用移動信息化業務。
(4)由于電商平臺快速發展,驅使模板短信的需求大增,用戶可自行創建各類業務場景的短信模板,滿足各類營銷推廣、會員服務、消息通知等的業務需求[2]。
建立企訊通平臺目的:
(1)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移動化應用水平,優化企業移動業務應用流程;
(2)實現企業IT系統和企訊通的無縫耦合,從而實現企業移動信息化業務需求;
(3)利用移動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和客戶的深度溝通,提升企業服務水平。
企訊通以集團客戶為服務對象、以短/彩信通道服務為基礎,滿足客戶自身系統對運營商短/彩功能進行耦合的需求。通過標準化的接口接入,使集團客戶的信息化應用由桌面延伸到移動終端。它就像公司提供給客戶使用的短彩行業應用網關,用戶使用企訊通提供的標準產品手冊自行在自身業務系統上進行二次開發后,即可實現自身系統接入移動網關下發短/彩信功能[3]。圖1為企訊通平臺架構。

圖1 企訊通平臺架構
企訊通平臺按照三層結構部署:后臺管理層、接口層和業務層,主要功能包括:
(1)用戶側業務系統能夠和部署在公網的企訊通接口完成通訊;
(2)用戶自行負責按標準接口完成其自身系統的改造、耦合,以實現接入企訊通平臺;
(3)用戶接入行業平臺后先進行業務測試,測試通過后即申請正式商用;
(4)移動側負責在用戶簽約后,為用戶制作網關數據以及計費;
(5)移動側配合客戶完成接口聯調,以實現業務正常接入。
為幫助集團客戶實現標準的短/彩信業務,企訊通平臺設計了webservice、CMPP2.0和CMPP3.0接口協議。圖2是企訊通接口設計圖,EC集團客戶側包含了客戶服務器、交換機和防火墻等設備,企訊通平臺側包含企訊通的業務服務器及平臺軟件[4]。

圖2 企訊通接口設計
以上三種接口方式的性能及特點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三種接口方式對比
某銀行在進行MAS短信業務改造過程中,提出了如下需求:銀行方需要實現銀行卡資金動賬變化短信通知,實時性要求比較高;同時要求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銀行自身已有相應5位短信通道接入號,需要做好相應網間數據。
采用企訊通平臺進行解決的方案:
(1)需要企訊通和銀行業務系統進行無縫耦合以完成動賬短信的發送,企訊通一共提供兩種接口方式短信WebService接口、標準CMPP2.0開發協議,通過和銀行方技術工程師進行幾次溝通最后選擇標準CMPP2.0協議開發,因為銀行自身有很好的開發力量,對自身業務處理邏輯特別清楚。
(2)企訊通平臺中,客戶采用專線接入,這樣能夠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實時、可靠性。
(3)企訊通平臺配置網間數據及接入號,為每個客戶分配一個唯一通道號,以匹配銀行已有相應5位短信通道接入號。
在進行企訊通改造過程中,存在有硬件、網絡及軟件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無法滿足短信業務量的快速增長。詳細的問題如下:
(1)現僅有1臺MAS服務器提供7*24的短信服務;
(2)現有的MAS服務器性能不高,短信延遲相當嚴重;
(3)現有的MAS服務器軟件系統性能不高,采用“單線程”模式接收業務數據,在高并發時會發生丟失數據包的現象,總體成功率在85%左右;
(4)現有的MAS服務器接入的帶寬太小,短信延時嚴重;
(5)現有的MAS服務器缺乏技術維護人員,出了問題不能及時排障;
(6)現有機房面臨停電問題。
項目實施主要包括硬件安裝改造、軟件設計和功能確認與測試。
(1)硬件安裝改造:依據圖3的項目網絡拓撲圖進行設備硬件改造及安裝。

圖3 企訊通銀行專線組網方式
(2)軟件設計:通過分析銀行的短彩信需求,銀行方項目開發人員按照CMPP 2.0標準協議進行項目開發,在開發過程中,企訊通平臺提供接口的技術支撐,同時在后臺為銀行方開通測試賬戶以及短信通道號等業務數據并提供銀行方。在改造過程中,涉及到的數據接收接口開發工作,主要考慮系統開發包的切換流程、切換方式、消息轉換涉及的模塊及功能點,并且需要經過嚴格的功能點、性能測試之后再實施過渡階段方案,最終考慮成熟的解決方案。
(3)功能確認與測試:
軟件功能確認:企訊通部署于郵政端的前置服務程序功能完整,評估標準為操作界面滿足客戶需求,功能點齊全,可以完整、低時延的接收不低于200條/秒的短信寫入速率。
對接確認:需多線程的接收外部系統發送過來的短信,這需要與外部系統完成對接,以確認重慶本地能夠并行接收。
與企訊通的多線程確認:能夠多線程下發短信。
程序功能及壓力測試:企訊通與前置程序的通信功能測試完畢,并完成系統并發、回執以及壓力測試。
網絡環境測試完畢:協調郵政完成四臺前置機的網絡環境調試。
該銀行通過實施銀行卡動賬短信即時通知服務后,從企訊通平臺的經分系統導出相應的成功率如圖4所示,可見企訊通平臺)

圖4 企訊通平臺短信成功率
的整體成功率在92.9%以上,相比改造前的成功率85%,有比較好的提升。同時客戶反映短信延遲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可見,改造后提升了客戶服務水平,增進了銀行和客戶的黏度。
個人短信業務萎縮嚴重,而集團短彩信業務卻發展迅猛,得益于模板短信的需求大增。本文設計的企訊通平臺是針對集團短彩信業務,且只針對本運營商手機號碼[5]。隨著三大運營商針對集團客戶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集團客戶對異網短信需求越來越顯著,異網短信發送能力平臺的建設需求越來越迫切;今后將企訊通能力平臺、業務平臺進行分離,保證其平臺的專一性;同時將為第三方異網短信資源平臺提供標準聯通SGIP標議、電信SMGP標議接口,供企訊通核心能力平臺接入便于下發用戶異網消息;以及針對異網短信路由、WEB后臺配置及異網話單等功能,這將是企訊通平臺后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