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妍 李文華 鮑彥澤
本文簡要分析了新環境中城域網運行5G業務面臨的承載問題,給出了支持5G業務高效運行的新型城域網構建方法:確定組網目標、梳理組網方案。借助新型組網體系,加強城域網覆蓋能力,保證5G業務運行順利。
在網絡通信速度逐漸增加的背景下,積極發展SDN體系。從接入、組網和業務等視角轉變通信流傳方式。在云平臺、中心網絡體系功能逐漸完善的情況下,IT、CT各類業務以DC為出發點,獲得了有效發展,但是,在各類業務規模、數據量增加的同時,加重了城域網的運行負擔,對城域網進行優化重組,勢在必行。
城域網運行問題
其一,城域網內部含有較多數量的層級與設備。如果對城域網承載容量進行擴建,所需網絡運行、后期運維各項成本較高,還會產生較高的系統能耗等問題。
其二,業務部署表現出流程繁瑣、耗時等特點。部署BGP、LDP等多類協議,在用戶開通對應服務時,由人工登錄CLI接口,完成協議配置,或者發出網管指令,比如信息回傳、網絡接入等各類指令。在協議加載、人工配置和指令傳送的過程中會形成較大時耗問題。
其三,設備跳數增加,轉發存在時延問題。比如,在基站反饋主業務信息時,構建區域與跨IP的組網。在建網時融合承載網,便于區域承載中心有效連接IPRAN,使設備跳數增加至6,延長網絡轉發所用時間,形成多種故障問題。
其四,無法及時進行DC類業務的通信升級。在5G業務發布背景下,最新城域網試點開始運行,現有的網絡體系難以順應DC業務的通信需求,無法進行通信體系的自動升級。
構建新型城域網、有效支持5G業務的設計方法
設計目標
其一,集中承載:使用同一個網絡體系,集中完成信息回傳、網絡連接、各類專線組網,形成整體的承載機制。
其二,優化協議:融合SR-EVPN技術,規范調整路由協議,進行標簽配置,提升MPLS界面的優化效果。
其三,互聯轉型:使用SDN、NFV各項技術,確保網絡資源處于集中調用狀態。在業務編排程序的輔助下,給予用戶自助操作便利條件,使城域網具備業務自助操作的功能。
組網方案
重新構建新型城域網時,設定中心組網功能為DC,使用Spine leaf網絡體系,積極發揮SR+EVPN技術功能,使網絡協議獲得優化。圍繞SDN構建的調控設備,能夠有效進行轉發信息的分離處理,給予網絡合理定義。在控制層中進行業務規劃設計,便于用戶自主操作。
其一,組網框架。組網體系與DC架構具有相似性,本地網絡的整體框架,可視為一組AS。IGP位于AS框架時,可使用配置方案為“IS-IS”。與此同時,啟動segment協議,使MPLS層中承載的各類協議獲得簡化處理。以設備為中心,進行設備調控、信息轉發時,進行業務分離。與此同時,在區域網體系中,給出SDN控制程序的部署,便于網絡框架中各類設備處于智能管理狀態,結合業務的信息需求、設備情況,智能轉發流量。
其二,業務承載。網絡體系中各類業務接入時,統一使用Leaf節點。接入的業務類型包括:信息回傳和專線組網等。5G業務在進行接入時,一般采取端與端的連接方式,確?;?、DC平臺之間信息的互通效果。
其三,流量模型。在回傳業務信息時,在Leaf節點的輔助下,5G業務能夠順利接入網絡。啟用L3EVPN協議,完成無線業務辦理。在業務封裝后,將其回傳至DC云存儲空間,使網絡平臺與核心通信模塊形成順暢的信息交互體系。
其四,業務添加。結合城域網各類主流產品的使用情況,進行業務添加、位置設定,形成區域內功能完善、運行高效的業務模板。在設計業務時,可連接BSS訂單處理平臺的對應接口,確保業務訂單信息的互通順利。
其五,云網協同。結合能力開放需求,在組網中增加業務自助操作服務,提升網絡便民性。在平臺中,可申請各類智能云服務,比如主機、硬盤和網絡地址等。組網一層接口在連接時,確保平臺信息開放性。組網另一側接口,使用CLI形式,進行設備連接與調控,構建以SDN技術為主體的云網協同體系,協同項目包括資料存儲、資源交互等。
綜上所述,在城域網重構時,初期以5G業務順暢運行為構建方向,給予用戶優質的用網服務,中期加強業務安全監管,后期拓展城域網覆蓋面積,加強各類業務運行,形成網絡一體化承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