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紅
關鍵詞:黨建;鄉村振興;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對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男锣l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山西作為煤炭資源型大省,在“碳中和、資源枯竭、經濟轉型”壓力下,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敢于自我革新,堅決實施綜合改革轉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鄉村振興事關全局、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只有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吸收一切有益的成功經驗,才能夠取得重大進步。
(一)強化頂層設計,抓好改革謀篇布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確指導下,取得的重大成果。太原都市區在黨的領導下,按照“整合、改制、擴區、調規”的思路進行大膽探索,不斷通過頂層設計,激發活力。整合,就是對原有的工業園區整合為轉型綜合示范區,在不改變原有人、財、物基礎上,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政策。改制,就是不斷深化體制改革,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協調各方利益,瞄準發展方向,提高服務意識,打造專業隊伍。擴區,就是在整合原有園區規劃區域基礎上,根據時代發展方向,擴大區域范圍,調整規劃布局。調規,就是利用土地總體規劃整合的契機,及時處理歷史遺留土地問題,依法依規做好總體規劃利用。
(二)推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須在黨管干部這一指導原則之下,積極選拔優秀人才,激發內生動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到人員的配置、崗位的設置以及組織結構設定。在改革中,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實行大編制、扁平化工作機制,不斷減少層級結構,提高行政運行效率,建立起專業化、市場化及國際化的管理運行機制,不斷與世界接軌。在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強化黨的組織作用,實現了領導班子任期制、公務人員聘任制以及績效管理工資制,極大調動了人員的積極性。黨的領導是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的關鍵前提,通過黨的建設,抓住人心、凝聚共識、集中智慧、積聚力量、匯聚合力,取得重大進步。
(三)剝離行政職能和社會事務,專注產業發展。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在黨組織領導下,重現界定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厘清政府職責,專注產業發展。示范區強化其經濟屬性,實行事業單位改革,剝離其社會管理職能,強化經濟職能配置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服務保證。行政事務與管理職能的剝離,使轉型綜改示范區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經濟發展上,更能夠專注經濟發展,實現產業升級,擺脫資源依賴。行政職能和社會事務分離,并不意味著黨的領導變弱,相反更加強化了黨領導。要通過黨的領導,制定產業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前瞻產業布局。黨的領導是剝離行政職能和社會事務,專注產業發展的核心保證。只有通過黨的領導,才能夠協調各方利益,堅持深化改革。
(一)強化黨建引領,激發支部活力。黨的建設關鍵在于黨支部要強,要有戰斗力以及凝聚力。鄉村振興是千家萬戶的振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鄉村振興關鍵要讓村民有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而這些都離不開黨組織的領導和建設。在鄉村振興中,存在于基層的黨支部要加強同組織的聯系,服從組織的命令,擔負組織的重任。黨組織健全與否,是否充滿活力,直接影響到組織的戰斗力。鄉村振興是每家每戶的振興,這就要求每個鄉村能夠高質量發展起來。每個鄉村的黨支部要切實能夠肩負起歷史重任,黨支部建設的好與否,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的成敗。所以,黨支部要選好人、用好人、留好人,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建設黨組織,激發支部活力,才能夠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實現鄉村振興。
(二)謀求整體布局,聚力鄉村振興。黨的建設和引領,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總抓手。通過黨的建設,為鄉村振興謀求整體布局,綜合考量發展。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鞏固和繼續,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在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中,黨組織要進行政治上的領導,為其提供戰略支持。土地問題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是謀求整體布局的物質依托。在黨的領導下,要妥善處理好鄉村振興過程中土地流轉問題,切實保證村民利益,要讓村民認同、村民高興,村民滿意。要想實現鄉村整體布局,必須對鄉村建設進行前景性規劃。黨要發揮好自己的組織作用,組織好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要對振興鄉村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使用,用到實處、關鍵處,避免鋪張浪費。
(三)發展集體經濟、夯實鄉村基礎。在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是關鍵。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能否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鄉村振興就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在鄉村振興中,基層黨員干部要積極進取、敢于拼搏,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途徑,踐行多種實踐,找到符合鄉村振興的最佳路徑。一是,黨員干部要發揮領頭羊作用,敢闖敢拼。二是,要不斷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民基本生活質量。三是,要積極探索,找到符合本地發展的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讓村民有實實在在的收入。
在鄉村振興中,黨的建設、引領和指導是關鍵。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實踐表明,山西能夠從一個煤炭資源型的城市進行轉變,總結起來就是黨的領導、組織、指揮,不斷為山西轉型進行大膽探索,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在鄉村振興道路上,鄉村面臨著資源少、發展難、管理困的難題。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積極探索無疑給我們提供了有益探索,那就是要強化黨的建設,為鄉村振興做好謀篇布局的準備,夯實鄉村經濟基礎。只有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才能夠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譚德俊,陳瀟飛,王國貴,等.農村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其與生態農業建設和鄉村產業振興關系的思考[J].湖北畜牧獸醫.2021,(3).26-29.
[2]丁云杰,張艷娟,周曉超,等.焦作市農業產業扶貧現狀分析[J].農村·農業·農民B.2019,(4).18-19.
[3]劉冬雪,張君.關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沈陽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A];第十四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管社科)[C];2017年
(作者單位: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