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生
(瑞金市中醫院影像科,江西贛州342500)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常見疾病,好發于老年群體,分析原因主要是因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從而出現骨質疏松狀況,股骨頸脆弱,僅受輕微暴力,即可引起骨折[1]。近年來,股骨頸骨折在我國的發生率逐年增高,僅次于橈骨遠端骨折,病變期間患者多表現活動受限、下肢畸形及髖關節疼痛的癥狀,若治療不及時,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極易出現股骨頭缺血壞死或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導致骨折無法愈合,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由于股骨頸的內部結構較為特殊,且骨折的分型不同,只有及時明確骨折分型,并根據分型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治療,才能保障治療效果[2]。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多排螺旋CT(multi slice CT,MSCT)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CT掃描與多
平面重建(multi plane reconstruction,MPR)技術相互結合的方式也逐漸推廣應用[3]。據相關研究[4]顯示,利用MSCT掃描MPR技術對股骨頸骨折進行診斷,在提高診斷效能及確認臨床分型方面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MSCT掃描MPR技術對股骨頸骨折的診斷效能及在臨床分型中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1例,女199例;年齡65~82歲,平均(76.15±3.54)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28例,高處跌落142例,其他30例;發病至入院時間5 h~7 d,平均(3.78±0.65)d。
納入標準:經X線、MRI檢查確認為股骨頸骨折患者;新鮮性股骨頸骨折患者;存在髖關節疼痛、下肢畸形等癥狀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標準:病理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礙患者;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患者;肝、腎功能存在障礙患者。
1.2 方法X線檢查: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X射線系統對患者進行檢查,曝光情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調整,行常規患側髖關節正位及健側攝片。
MSCT檢查:利用德國西門子螺旋CT機(emotion duo)對患者進行平掃,患者取仰臥位,將管電壓設置為130 kV,管電流設置為50 mΑs,厚層為5 mm,并將模式調節為螺旋掃描模式,從骨盆髂前上棘逐漸掃描至患者的股骨小轉子下方,掃描后對原始圖像進行重建,薄層為2 mm,依次從橫斷、冠狀、矢狀等多個位面對MPR圖像進行仔細觀察。
1.3 觀察指標以手術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X線和MSCT檢查在股骨頸骨折解剖分型、Garden分型中的診斷準確率;隨訪6個月,觀察患者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壞死發生情況。解剖分型診斷標準:解剖分型主要包括頭下型、頭頸型及基底型。Garden分型診斷標準:Garden分型主要分GardenⅠ型、GardenⅡ型、GardenⅢ型、GardenⅣ型,其中GardenⅠ型為不完全骨折,GardenⅡ型為完全骨折但并未移位,GardenⅢ型為完全骨折但存在部位移位的狀況,GardenⅣ型為完全骨折且全部移位。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X線檢查與MSCT檢查對解剖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比較手術結果顯示,300例患者中,頭下型90例,頭頸型150例,基底型60例。MSCT檢查對股骨頸骨折解剖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X線與MSCT對解剖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s between X-ray and MSCT for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
2.2 X線與MSCT對Garden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比較手術結果顯示,300例患者中,GardenⅠ型80例,GardenⅡ型90例,GardenⅢ型85例,GardenⅣ型45例。MSCT檢查對股骨頸骨折Garden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X線與MSCT對Garden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s of Garden typing betweenX-ray and MSCT
2.3 隨訪情況隨訪6個月,300例患者中,骨折不愈合發生率為5.33%(16/300),股骨頭壞死發生率為10.00%(30/300)。
股骨頸骨折在臨床中十分常見,主要由摔倒、高處跌落及輕微暴力等原因導致。一般情況下,臨床多通過手術的方式治療該類患者,但由于股骨頸骨折的解剖結構較復雜,術前,需確認患者的臨床分型,才能確保治療的有效性[5]。以往臨床對股骨頸骨折臨床分型的診斷多采用X線檢查,雖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常規的X線檢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成像清晰度和圖像分辨率較低,診斷效果欠佳[6]。因此,臨床探尋成像清晰度和圖像分辨率較高的影像學技術對該類患者進行診斷,以提高診斷準確率,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近年來,MSCT因掃描時間短、成像速度快等特點,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X線掃描相比,該檢查技術不會受體位及解剖結構的影響,且檢查后還能利用MPR技術對原始圖像進行重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圖像的分辨率,確保臨床醫師在閱片時能全方位觀察患者的骨折情況[7]。本研究結果顯示,MSCT檢查對股骨頸骨折解剖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P<0.05)。表明采用MSCT技術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檢查,并在檢查后利用MPR技術對原始圖像進行重建,能準確地確認患者的臨床分型情況,顯著降低誤診和漏診情況。股骨頸骨折的分型標準較多,其中以解剖分型及Garden分型最為常見,Garden分型等級越高代表患者的骨折程度越嚴重,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療難度[8]。本研究結果顯示,MSCT檢查對股骨頸骨折解剖分型及Garden分型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X線檢查(P<0.05)。表明采用MSCT技術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檢查,并利用MPR技術重建圖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利于及時確認患者的Garden分型。分析原因為,髖關節的解剖結構較復雜,且關節間存在重疊情況,若采用X線對患者進行檢查,其成像清晰度較低,無法完全顯示骨折情況,極易出現誤診和漏診情況[9]。但MSCT技術自身的空間分辨率較高,且該檢查技術擁有十分強大的后處理系統,能清晰顯示骨折位置、范圍及周邊組織的解剖關系,同時,還能顯示骨折線的走向和寬度,在確認股骨頸骨折Garden分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訪6個月,300例患者中,骨折不愈合發生率為5.33%,股骨頭壞死發生率為10.00%。分析原因為,利用MSCT技術對患者進行檢查,能進一步提高股骨頸骨折臨床分型的診斷準確率,可為后續治療提供良好的參考依據,確保臨床醫師能根據患者的臨床分型選擇針對性的手術治療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臨床治療效果,利于降低患者的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頭壞死率。
綜上所述,可利用MSCT技術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檢查,并利用MPR技術重建原始圖像,可有效提高臨床分型的診斷準確率,確保整體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