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內蒙古赤峰024000)
間質性肺病是一種以彌漫性實質、肺泡炎癥、間質纖維化為病理變化特征的肺部疾病,具有呼氣性呼吸困難、彌漫浸潤性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低氧血癥等臨床表現的疾病總稱。隨著病情的發展,該病具有較高的重癥肺炎發生率。在臨床治療干預中,主要以抗感染、抗炎癥、抗纖維化等藥物為主,通過藥物的使用控制肺部組織的生理狀態,達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1-2]。本研究旨在探究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16例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58例。常規組男33例,女25例;年齡36~59歲,平均(47.51±1.34)歲;病程1~16個月,平均(8.51±1.52)個月。實驗組男36例,女22例;年齡36~60歲,平均(47.45±1.41)歲;病程1~15個月,平均(8.31±1.41)個月。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診斷標準;年齡20~80歲。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傷者;重度營養不良者;過敏體質者;精神功能障礙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對照組臨床干預期間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秋水仙堿片(云南省玉溪望子隆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904,規格:0.5 mg×20 s),每天0.5 mg。每天1次行抗纖維化治療,采用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中國臺灣政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C20150054,規格:0.5 g×10瓶)0.5 g、注射用美羅培南[日本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Ltd.Oita Plant分包裝:住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69,規格:0.5 g×10瓶]1.0 g靜脈滴注,每8小時1次,根據患者藥敏反應調整藥物劑量[3-4]。
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比利時),注冊證號H20130303,規格:0.5 g×1支]靜脈推注,每次40 mg,每天3次,治療期間待患者生理指標有效改善后,治療劑量在最后2 d降為20 mg靜脈推注,每天2次。兩組均接受14 d的醫學干預治療[5-6]。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判定標準:患者機體發熱、胸悶憋喘、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肺部生理功能明顯改善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肺部生理功能有所緩解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肺部生理功能無明顯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機體發熱、胸悶憋喘、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癥狀消失時間。③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估兩組病情干預期間的生活質量,評價內容包括生理狀態、心理情緒、睡眠質量、生活能力4個方面,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7]。④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55%,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2.76%(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實驗組機體發熱、胸悶憋喘、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常規組實驗組t值P值例數58 58機體發熱6.52±0.65 3.56±0.35 30.505 0.000胸悶憋喘6.54±0.61 3.68±0.35 30.971 0.000肺部啰音5.98±0.59 3.21±0.31 31.652 0.000咳痰咳嗽5.85±0.84 3.15±0.33 22.784 0.000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實驗組生理狀態、心理情緒、睡眠質量、生活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常規組實驗組t值P值例數58 58生理狀態20.25±1.14 23.62±1.63 12.903 0.000心理情緒20.85±1.15 23.14±1.41 9.585 0.000睡眠質量19.65±1.21 23.51±1.21 17.179 0.000生活能力19.85±1.18 23.68±1.35 16.268 0.000
2.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干預后,實驗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s)
注:FEV1,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組別常規組(n=58)實驗組(n=58)t值P值FEV1(L)干預前1.22±0.21 1.26±0.23 0.978 0.330干預后1.55±0.22 1.87±0.21 8.013 0.000 FVC(L)干預前1.78±0.46 1.85±0.45 0.828 0.409干預后2.26±0.43 2.56±0.48 3.545 0.001 FEV1/FVC(%)干預前45.44±3.21 45.64±3.54 0.319 0.751干預后55.55±3.45 67.49±3.88 17.544 0.000
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引發氧自由基損傷,膠原代謝失衡,出現多病灶的彌漫性肺泡炎癥,因此,大部分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患者多給予抗感染、抗炎癥、抗纖維化等多方面的臨床干預治療,以改善患者生理狀態。糖皮質激素能抑制“細胞因子暴發”,進一步增強臨床抗炎、抗感染的治療效果,同時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減輕肺部生理功能損傷,抑制病情的進展,改善臨床生存質量[8-9]。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55%,明顯高于常規組的82.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實驗組機體發熱、胸悶憋喘、肺部啰音、咳痰咳嗽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實驗組病理狀態恢復更快,患者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縮短;實驗組生理狀態、心理情緒、睡眠質量、生活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實驗組生理功能狀態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干預后,實驗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糖皮質激素藥物能明顯促進患者肺部功能改善。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間質性肺病并發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縮短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有效提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