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輝,陳哲
(1.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第三人民醫院兒科,四川宜賓644600;2.新疆石河子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兒科,四川宜賓843000)
新生兒感染性休克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ΑRDS)是兒科重癥監護中患兒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以體內出現毛細血管滲漏、血液中炎性因子顯著提高、肺部出現不同程度損傷為主要特征[1]。若患兒得不到有效治療,患兒血液中相關指標比例會嚴重失調,且會感覺到明顯的呼吸困難,肺部功能嚴重受損,直接導致患兒死亡。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腎臟替代的方法治療該病,但在治療過程中需進行大量的液體復蘇,可能會導致水腫的出現[2]。高容量血液濾過(HVHF)是新興的治療方案,其目的在于清除體內的大分子溶質,發揮大量液體替換的作用,前列地爾的主要功效在于改善和提高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诖?,本研究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新生兒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124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高容量血液濾過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新生兒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新生兒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12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每組62例。常規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2~7個月,平均(4.32±0.83)個月;患兒Αpgar評分1~4分,平均(2.83±0.26)分;感染類型:尿路感染25例,肺部感染18例,血氣感染19例。聯合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2~6個月,平均(4.46±0.85)個月;患兒Αpgar評分1~5分,平均(2.91±0.31)分;感染類型:尿路感染25例,肺部感染18例,血氣感染19例。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患兒均于本院出生,且年齡<1歲;通過臨床癥狀診斷和病理學檢查,確診為ΑRDS患兒;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臟、腎臟等重癥疾病患兒;對本研究藥物有禁忌或過敏患兒;明顯出血癥患兒。
1.2 方法兩組入院后均行常規檢查和診斷,并給予常規治療,包括禁止食用奶粉或母乳,感染患兒給予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常規組在此基礎上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主要方法為:股靜脈穿刺置管,采用血液透析儀對患兒的血液進行濾過處理,濾過時間控制在5 h內,濾過速度為40 mL/(kg·h),總濾過時間3 d左右。血液濾過過程中需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處理。聯合組在常規抗凝、抗感染治療后采用高容量血液濾過治療,每天大容量血液濾過時間控制在10 h內,濾過速度為90 mL/(kg·h),總時間為3 d。在大容量血液濾過的同時聯合前列地爾(哈高科白天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3072)治療,前列地爾與0.9%氯化鈉溶液按照10 μg∶10 mL混合靜脈滴注,連續治療1周,每天2次。
1.3 觀察指標①呼吸功能:包括動脈氧分壓(PaO2)、呼氣末正壓(PEEP)、氣道阻力(ΑR)、氧合指數(OI)。②炎性因子指標:通過血液分析,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輔助性T細胞/毒性T細胞(CD4+/CD8+)。③采用免疫檢測法檢測兩組患兒體內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PaO2、PEEP、ΑR、O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PEEP、ΑR、OI均低于常規組,PaO2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
注:PaO2,動脈氧分壓;PEEP,呼氣末正壓;ΑR,氣道阻力;OI,氧合指數
指標PaO2(mmHg)PEEP(cmH2O)ΑR[cmH2O/(L·s)]OI(mmHg)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常規組(n=62)53.15±1.64 73.36±3.26 13.94±2.35 8.51±1.25 25.57±2.94 10.35±2.45 83.66±9.24 313.24±12.35聯合組(n=62)53.08±1.72 86.04±5.96 13.28±2.51 6.19±1.15 25.39±2.86 6.42±1.48 84.92±9.53 169.45±8.53 t值0.431 9.572 0.526 10.642 0.561 9.246 0.596 13.467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兩組炎性因子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CRP、IL-6、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CRP、IL-6均低于常規組(P<0.05),CD4+/CD8+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指標比較(±s)
注:CRP,C反應蛋白;IL-6,白細胞介素-6;CD4+/CD8+,輔助性T細胞/毒性T細胞
指標CRP(mg/L)IL-6(μg/L)CD4+/CD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常規組(n=62)127.15±9.65 35.36±2.14 13.94±2.35 6.51±1.25 25.57±2.94 1.53±0.45聯合組(n=62)127.21±9.72 10.04±4.95 13.28±2.51 2.19±1.15 25.39±2.86 2.42±0.57 t值0.531 11.326 0.526 11.257 0.561 7.392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兩組HMGB1和MMP-9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高遷移率族蛋白B1和MMP-9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HMGB1和MMP-9指標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HMGB1和MMP-9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HMGB1和MMP-9指標比較(±s)
注:HMGB1,高遷移率族蛋白B1;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9
指標HMGB1 MMP-9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常規組(n=62)13.05±1.64 9.35±1.26 73.94±7.35 62.51±7.25聯合組(n=62)13.08±1.72 6.04±0.93 73.28±7.51 42.19±5.35 t值0.345 10.357 0.561 11.526 P值>0.05<0.05>0.05<0.05
ΑRDS是兒科常見重癥疾病,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該病患兒因體內肺部產生包括肺部上皮細胞及血管細胞等不同程度組織損傷,進一步增強血管通透性,導致血管內的血小板大量聚集,需做抗凝治療,可激活體內的免疫應激反應,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血栓。在患兒發生ΑRDS后,血管內會進一步釋放炎性因子,導致體內炎性因子指標升高[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PaO2、PEEP、ΑR、O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PEEP、ΑR、OI均低于常規組,PaO2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高容量血液濾過與前列地爾治療,能顯著改善患兒的肺部功能,提高肺泡損傷的修復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高遷移率族蛋白B1和MMP-9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HMGB1和MMP-9指標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合用藥可顯著改善患兒血管通透性,進一步清除毒素,與雷智賢等[4]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CRP、IL-6、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聯合組CRP、IL-6均低于常規組(P<0.05),CD4+/CD8+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兩者聯合用藥,能顯著提高患兒體內炎性因子的清除速度,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對于提高患兒自身的免疫力有積極作用。
國內學者研究[5]發現,ΑRDS患兒體內出現大量毒素后,可采用大容量血液濾過有效清除體內毒素,提高和改善患兒肺部功能指標,改善血液指標,以提高患兒的生存率。前列地爾對患兒ΑRDS治療的改善作用體現在:①對于損傷的肺部有顯著的修復效果,因患兒體內會出現大量中性粒細胞聚集,而前列地爾對于該類細胞的聚集具有抑制效果[6];②能提高患兒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對于提高抗炎細胞的表達具有促進效果,可進一步降低體內血栓的形成;③改善患兒體內的氧合效果,降低肺動脈壓,改善肺部功能。崔文娟等[7]研究指出,HMGB1與感染性休克密切相關,其在體內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休克程度,可作為檢測感染性休克病情的重要指標參數。新生兒患有ΑRDS后,體內的單核細胞激活數量顯著提高,進而會導致HMGB1、MMP-9指標升高,進一步提高血液炎性因子水平,導致HMGB1水平提高,循環往復[8]。
綜上所述,高容量血液濾過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新生兒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降低血液HMGB和MMP-9指標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