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本刊對歐洲一些國家會展機構的采訪,許多國家正在有序恢復線下會展活動。歐洲這一年的疫情發展也幾經起伏,一些國家的展會也經歷過多次延期,但是在國家放寬限制后也能積極推動線下展會落地。這與國內的展會情況類似,展會活動行業都是在疫情的夾縫中求生存,需要抓住每一個疫情回落的機遇期。但是不可否認,全球會展業正在逐漸適應疫情,并且嘗試在這種不確定環境下尋求突圍和重生。國內的會展業也在年底前迎來轉機。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全國本輪疫情整體進入掃尾階段。兩天后,西安市商務局于11月22日宣布恢復會展活動的舉辦,隨后,成都也于11月23日跟進。至此,國內會展活動將再次活躍起來。根據國際上一些從業者和行業研究者預測,國際展覽業將于明年或者2023年迎來較大幅度的復蘇。國內方面,我們相信,只要今冬疫情防控能夠取得較好成果,明年國內會展業也將逐漸得到恢復。我國與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防疫方式,動態清零政策下國內的環境更加安全,但是活動的舉辦也免不了“過五關斬六將”模式。國外盡管在民眾出行乃至國際旅行的限制都比國內寬松,但是大型會展活動相比國內依然大量減少。相比之下,國內展會雖然數量大幅下滑,但是仍然維持了市場的整體活躍,這就是常態化防控的功勞。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會展活動依然是未來全球商貿的重要渠道。
與國內相同,國際會展業者也普遍認為數字化已經成為會展業重要趨勢,但是線下展會仍是剛需。國外的同行普遍認為,疫情更加凸顯了面對面展覽的價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國內外的實踐都表明了線下活動無可取代的價值,當前行業面臨的困難并不能打垮會展業,更不會使會展消亡。
全球疫情發展走勢仍難預測,但國外已在謀求進一步放開限制,多個國家已經陸續開始舉辦展會活動,我們期待明顯看到更多國際化的展會開幕,也期待著早日能夠拎起行李去各個國家的展會現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