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科協的領導下,大力開展服務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積極組織和動員川內高校在寒暑假開展“大學生在行動”。2021年是四川省持續組織開展“大學生在行動”工作的第七年,組織了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成都醫學院、綿陽師范學院、樂山師范學院、內江師范學院、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等10所高校,組建18支“大學生在行動”志愿服務隊在成都市、德陽市、南充市 、內江市、樂山市、廣安市、遂寧市、自貢市、達州市、阿壩州、涼山州等11市(州)鄉村(社區)開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碳達峰”生態環境調研和科普宣傳活動。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基本情況

受疫情影響,有部分團隊根據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及時進行了方案調整,并充分發揮各校專業特色和平臺資源優勢,在社區、村莊、校園開展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生態環境科普志愿服務行動。今年參與高校來自成都、南充、內江、樂山、綿陽等5個市,18支小分隊深入成都市青羊區、武侯區、龍泉驛區、郫都區、天府新區、雙流區,南充市順慶區、南部縣,內江市東興區,樂山市市中區、馬邊彝族自治縣,達州市渠縣、廣安市廣安區、遂寧市船山區,德陽市旌陽區等縣(區)開展垃圾分類、環境與健康、生物多樣性、生態農業、健康養殖等豐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回收各類調查問卷3000余份,發放“守護藍色海洋”“保護生物多樣性”“環境與健康”“垃圾分類”“PM2.5”等宣傳手冊、環保科普紀念品7000余份,系列宣傳報道30多次,微博、抖音、B站等在線平臺,瀏覽量超過10萬次。同時,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網絡知識競答活動和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示我黨在生態文明創建中的偉”大成就,志愿者走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區(市縣、鎮村),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區影像獻禮活動,其中有志愿者線上投票排名第9。

二、學會組織情況
(一)全程做好服務保障
學會領導高度重視,將“大學生在行動”志愿服務行動納入領導職責分工,由學會秘書長分管,科普部牽頭落實具體工作,專人負責對接實施單位,實時跟蹤活動進展及志愿者安全、充實宣傳資料及整理推送活動信息等全程工作。活動前及時指導和跟進各高校隊伍組建、注冊情況及行程安排等,定制“大學生在行動”隊服、隊旗,開展活動前培訓指導;活動期間與各小分隊保持聯絡,并到現場指導部分小分隊開展生態環境科普宣傳和調查,及時將四川活動進展及相關環保科普知識在學會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系列推送展示等;活動后期,學會及時組織各團隊進行總結反饋,做好相關資料歸類整理。
(二)積極爭取多方支持

學會自收到通知后,及時將會議通知轉發至四川高校群及指定聯絡教師,積極動員高校和環保志愿者參與,建立了2021年四川省大學生在行動活動聯系群,并就在活動地點選擇、資料需求、意外保險等多方面充分征求了各參與高校單位和志愿者意見,匯集了涵蓋生態環境領域多方面的宣傳手冊,并在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協助下幫助志愿者團隊落實了活動場地,落實各團隊有專業老師帶隊,保證宣傳內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活動主要內容
(一)聚焦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即將在中國昆明召開,四川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珍貴物種基因庫之一。在這里,川金絲猴跳躍嬉鬧,大熊貓母子攜行,黑頸鶴們昂首高歌,喜馬拉雅旱獺憨態可掬……四川,用總面積達12.03萬平方公里的530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構筑起生物多樣性的護城河,更肩負著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神圣使命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時代責任。四川省“大學生在行動”各團隊都緊貼“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在內江市、南充市等集市進行擺點宣傳,向來往居民發放保護生物多樣性手冊,在南充市、涼山州等地方組織小朋友,開展生物多樣性小課堂。
(二)聚焦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
2020年,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聯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共同發布的“首次中國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調查結果”中的數據顯示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總體水平為12.5%,而四川地處西部,素養水平整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四川省近兩年來一直持續加強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宣傳,今年“大學生在行動”與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提升充分融合,南充市、內江市、樂山市等地方團隊志愿者參與了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調查全過程,完成調查問卷2000余份。調查結束后志愿者們整理了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居民建議,在當地開始了環境與健康素養科普宣傳活動,針對居民不解的環境問題和環境風險進行一一解釋,得到當地居民的稱贊和肯定。

(三)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進學校
2021年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為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真正參與垃圾分類行動,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大學生在行動”志愿服務隊聚焦垃圾分類主題,聯合環保社會組織機構、社區居委會在小區設施豐富的垃圾分類體驗點,面向兒童、成人等不同對象,通過游戲寓教于樂,加深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并聯合學校,將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帶到了課堂。
(四)做好相關服務宣傳
由于疫情防控的特殊節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學生在行動”志愿服務隊等團隊在擺點和入戶宣傳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向居民講解了新冠疫苗相關知識,動員居民盡早打疫苗,告知相關防疫知識。此外,成都醫學院“大學生在行動”志愿服務隊根據專業特色,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還為《健康四川》立法工作開展了問卷調研,為相關管理部門開展《健康四川》立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