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度《海上得丘》是歐陽江河2021年新作,是對一個特定地域的文化揭秘。得丘園是上海的一個文化藝術園區,位于莘莊工業區,清末至19"/>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 度
《海上得丘》是歐陽江河2021年新作,是對一個特定地域的文化揭秘。得丘園是上海的一個文化藝術園區,位于莘莊工業區,清末至1948年前后這里曾屬松江縣,而得丘園之外的其他地區1292年至1992年,700年間始終為上海縣轄區。這得丘園也是沙路古代遺跡所在地,現有一個熱供站改造的人工智能數字藝術社區。東側為原秦皇馳道;南側傳說為戰國時期春申君黃歇開浚的春申塘;西側竹港原為竹岡,為吳淞江以南三條古岡身之一,是距今5000年的海岸線遺跡;北邊是馬橋文化發源地。
《海上得丘》用歷史循跡的手法重構人文之厚重。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現代文明和歷史的考據學關系變得更加模糊不可辨。歐陽江河的長詩《海上得丘》以歷史為抓手,還原場域歷史原貌,將一個地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緊緊聯系。“時間會不會從煙囪底部開始松動/拔地而起的海岸線遺跡/以考古學眼光看,曾是闊視的大海”“古人星羅棋布地坐在天上/撒下天網:魚群,煽動著鳥群”,歐陽江河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從考據學頭腦里深挖出來”。
詩里嵌入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故事,使長詩顯得更加可讀、生動和豐富。如第4節,描述的是閔行七寶地區毛門皮影戲班的情景;第6節記錄了孟姜女沙路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第13節寫的是秦皇馳道的故事;第14節記錄了戇美畫馬的傳說。“時間本身會不會過期?”一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地殼運動讓大海成為陸地,朝代更迭,讓不同時期的文明得以在此延續和發展,如果土地就是我,那么就很好地解決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哪里?”的問題。
歐陽江河的寫作具有很強的“侵略性”,這為詩人提供了新的詩歌命名可能。詩歌語境大量穿插知識考古和未來考古學的思考和探索,通過厚涂與細描層疊的技術表現手法,從自我生存到宇宙探秘式的大空間轉換,給作品提供了無盡可能,也增加了閱讀難度。“詩歌寫作當然是大地上的事,但它也包含了一個自古以來的律令:引導人的認知上天入地。”歐陽江河在作品《自媒體時代的詩語碎片》與《古今相接》中,塑造和處理了無人機,無人機是傳統戰爭和現代化戰爭的一個重要的變革工具;在長詩《宿墨與量子男孩》中,關注量子時代的科學話語,提出了量子男孩的概念;在《庚子記》中,提出了新冠病毒引發的生命本源的發問和思考;《埃及行星》更是對宇宙、生命、時空的哲學場景思辨。“未來考古學,并無時間入口”,《海上得丘》是一扇通往未來的隧道,火星、宇宙、人工智能、量子、3D、比特幣、大數據、時間銀行、像素、黑洞等等交錯在一起,詩歌的領域無限擴張,有了更多的生命力,當然,這顯然是歐陽江河式的詩歌場景,在第3節、7節、21節、22節都集中描述了這樣的場景。
量子男孩則對莊子說:一念去一念來
沒任何顧望是重復的、同一道理的。
量子男孩和莊子分別代表了不一樣的文明,它們的相遇,似乎揭開了這樣的警示:文明是傳承的,文明也是創新的。很多歷史的、未來的、當下熱點的事物被融合在一起,詩仿佛是處理一切問題的根本。科技時代、數字化時代,詩歌應該如何和它們對話,歐陽江河似乎置身事外,站在幾百年之后,站在不同的星球上,然后再穿越回來看地球,看人們的生存困惑和疑問的現場。
暗夜里,一道斜射過來的手電光
突然直立起來:得丘人,你會不會
沿著這無限延伸的光的解體
穿越自身的時間黑洞,步入星空?
時空的密集轉換更讓整首詩張弛有度,連貫完整。同樣在第2節、第9節、第15節、第20節,對時空發問更是對起源和未來的考證,“一根光禿禿的煙囪,升空再高/也無法觸摸天空本身的極限”。矗立在熱供站的那座煙囪被反復提到,煙囪是考古和哲學的,是歷史和未來的,是舊工業和新工業的,是不同時代的身份轉變,也是文化碰撞后的符號。“所有時間/都不是萬古:不如坐在此刻”。時間的本質在于把握現在,時間的循環就是對“現在”的不斷復現,而抓住現在,才是重中之重。熟讀老子的讀者或許注意到了,“不如坐進此刻”是對《道德經》第62章“不如坐進此道”的挪移與改寫,時間中的“此刻”與超時間的、宇宙觀深處的“此道”兩相疊加,構成詩意的重影。
在山水之間,得丘人遇見孔丘
敬他為水,且將水的簽名刻成金石
古琴一曲,彈得天下歸心
不如明月洗手,不如把手機界面
那些秒逝的、流水嘩嘩的字節跳動
寫成秋風狂草:但誰是高僧懷素
誰又是趙之謙的悠哉父親?
同樣坐進此刻的還有不同的得丘人。“得丘人”在全詩中出現了四次,得丘人既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是泛指的一個歷史主體,也是過去和現在生活在得丘的人,只有人才是大地的主人,歷史和文明的演變最終是人的演變,人在創造和改變著歷史,人的經驗和知識又來源和更新于歷史。記錄了工程師、唱戲和聽戲的人、煙囪底下走過的時裝女孩、霧中之人、修理工、海豚音的花腔女人等,但到詩的最后一節,“得丘人遇見孔丘”完成了微妙的過渡和暗示。丘原為山丘,這里從山丘指向孔丘,這也揭開了得丘園命名的謎底。這里的人從抽象的,變成了特定的具體的人,有孔子、莊子、老子、懷素、趙之謙;這些人是歷史的,他們喜歡讀書論道、喜歡書法刻印,這也是現在得丘人文化精神的來源,這么多得丘人聚集一起,匯聚了人類幾千年歷史上生存的場景。“誰又是趙之謙的悠哉父親?”又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懸念。
歐陽江河像是一個資本時代的語碼操盤手,積極調動所有心智與物像資源,投入到一場寫作的沙盤戰爭中,這是對自我的革命和反抗,也是對當下流行寫作范式的反轉與抵抗。詩學如是,秩序和反秩序可能都不重要了,很多知識、文化、符號、詞像、物像、心像,有如星球大爆炸后形成的光標,聚集在他的腦袋里。評論家敬文東說“歐陽江河長有一顆強勁有力的玄學腦袋”,而他要做的是把這些呈現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