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某和楊某離婚時,兩人簽訂了一份《離婚協議書》。《離婚協議書》中有一條約定“男方向女方借款20萬元,于2021年10月30日前歸還”。然而,還款期限已過,陳某多次催討,楊某以各種理由拖延不還。楊某表示:“本來夫妻間的財產都是共有的,不存在所謂的借與不借。”
夫妻之間的借款,真的不需要還嗎?
法官表示,我國民法典規定了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一般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可以約定婚內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歸屬,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這充分體現了夫妻對各自財產處理的意思自治。
夫妻一方已經明確確認歸另一方所有的財產,應認定為該方的個人財產。如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存在一方向另一方借用該方的個人財產用于己方個人事務的,應認定為普通的債權債務關系,在離婚后仍然可以向另一方主張返還該款項。夫妻之間婚內借下的錢款實際上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并非用于個人用途,在這種情況下,借條無效。
楊某是在結婚不久后,因為與朋友合伙生意各種虧空,資金周轉不靈,向陳某提出借錢。這種情況,夫妻一方是需要償還其債務的,其間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在法官的引導下,陳某和楊某約定在司法所進行調解。最終楊某與陳某簽訂協議,楊某承諾分十期償還借款,并按銀行利率計算利息。
(《法治日報》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