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聰
認識我的人都說我“初生牛犢不怕虎”。殊不知小時候的我可是個膽小鬼,就連媽媽也調侃我像個女孩子。
有一次,我們全家去湖南張家界探親。提起張家界,不得不說說那座著名的玻璃橋。我們也去那里玩了。去的路上我就感覺兩腿已經發軟,走到玻璃橋上面更是不得了。看著橋下那深不見底的懸崖,現在想起來,我都有點兒后怕呢!那時年齡小,我放聲大哭:“我怕!我怕!”
真正改變我的則是下面要說的這個故事。
四年級時的暑假,看到哥哥姐姐們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風馳電掣,我心生羨慕,也想像他們那樣。可轉念一想:如果從自行車上摔下來怎么辦?我這么瘦弱,會不會摔傷……一連串的設想在我腦中不停閃現,最后我得出結論:我不敢。
唉,怎么辦呢?爸爸看出了我的煩惱,走過來對我說:“沒事的。如果你真的想學,我可以在旁邊幫你,不會有事的。”我先猶豫了一下,然后終于下定決心說:“那我就試一試吧!”
第二天一早,爸爸便把哥哥的自行車借來了。“你先騎上車,我在后面扶著你。”爸爸說。“真的嗎?你可要扶好啊。”我有點兒后悔前一天沖動的決定。爸爸鼓勵我:“沒事,我會扶好你的。”我這才放心。
騎了一會兒,沒想到爸爸竟然偷偷放開了手。我一慌,自行車就被前方的小石子絆倒了。“啊———”我大叫一聲,還不忘埋怨他,“你怎么放手啦?!”摔了這一下,我就想放棄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再說,如果你不是心理壓力太大,剛才就不會摔倒了。”父親好說歹說,我才猶猶豫豫地又嘗試了幾次。漸漸地,我騎得好多了,感覺自己也勇敢了不少。可好戲還在后頭。
前方有一段長坡。我一看到長坡,剛才的勇敢瞬間煙消云散。爸爸忙對我說:“沒事,和剛才在平地上一樣騎就行。”“是啊,我剛才不是很勇敢嗎?我不是想改正膽小懦弱的缺點嗎?”我不斷為自己打氣。
于是,我奮力向長坡沖去,不一會兒就騎到了坡頂,感覺也沒什么了不起。
“太好了,你做到了!”爸爸跑過來激動地對我說。是啊,我終于不像以前那樣膽小懦弱啦。我相信:既然我敢挑戰這段長坡,以后玻璃橋什么的也完全不是問題。
讓勇敢走進心靈吧。我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勇敢的人。
教師點評
習作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讓學騎自行車的過程跌宕起伏,趣味盎然。憧憬—猶豫—下定決心—后悔—慌張—勇敢—擔心—欣慰—歡喜,這一系列心理變化真實生動。
(付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