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欣彤
祖母家有一面老墻,寒來暑往,原本白色的墻面斑駁破舊,卻依舊堅固。
小時候,我喜歡踩著石凳在墻上爬上爬下,看著四季變化的美景。
那時,每當我玩得盡興時,甚至忘了吃飯,每次總是祖父跑來叫我。
他在墻的一側,張開雙臂,接住從墻頭上跳下來的我,順勢將我放在他的肩頭,腰桿挺得很直。祖父在我眼里,是屹立不倒的巨人。
時光如白駒過隙。老墻越來越破舊,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愿意爬上去玩了。祖父也越來越年邁,甚至不怎么認得人了,有時還任性地將飯勺摔在地上。
祖父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他有時會看著我發呆,還會念叨著我已故小姑的名字。因為我長得像小姑,身材高挑且模樣具有南方女子的溫婉。
我放學晚了,特別是下雨時,祖父必會撐一把傘站在雨中等我,一直不肯回家。甚至我喊他回來,他也先呆呆地看著我,然后跟在我后面,不停地說“怎么已經回來了,我沒看見你”之類的話。
有一天,他似乎終于認出了我,指著老墻問我怎么不爬上去玩。我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留下他一人站在墻邊。我禁不住回頭張望,發現他和老墻一樣老,似乎被世界遺忘了。
那天,那面老墻被家人修葺一新。祖父站在那兒,喊出了我的名字,我回頭發現,他像墻一樣慢慢倒下了……
他的臉上仍是孩子般無憂無慮的笑容,他將我拉到病床前小聲說:“我沒叫錯你的名字,下次從墻上跳下來,爺爺再接住你,好不好?”
老墻還在,祖父仍像巨人一樣,在我心中屹立不倒。
教師點評
小作者圍繞“墻”這個線索,從有形的墻延伸到無形的墻,最后回到修葺一新的老墻,寫出了童年的歡樂、長大后與祖父的疏遠以及對祖父的理解和敬重,可謂構思新穎,匠心獨運,體現了良好的寫作素養。(周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