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堯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積持續增大。為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娛樂消費的需求,建設大型綜合體成為了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大型綜合體的存在雖然給城市居民帶來了生活上的方便,但其潛在的火災風險性卻不容忽視,本文結合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消防安全隱患,并針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相關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大型綜合體;小型商鋪;消防監督管理
大型綜合體所涵蓋的功能較多,包括購物、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且呈現出規模擴大的趨勢。大型綜合體的運營方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價值和商業利益,往往會將建筑外部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并依據區域定位不同而直接對外進行出租或出售,最終構成小型商鋪。此類小型商鋪在建筑結構方面與大型綜合體相互連接,但又互相獨立,部分商鋪直接與大型綜合體連通,其實際建筑面積不等,范圍包括幾十至幾百平米。與大型綜合體內部商鋪不同,周邊小型商鋪的日常經營管理并不與大型綜合體同步進行,自主性較強,且其內設的消防設施和器材均為經營者自行采購。周邊小型商鋪的經營范圍廣泛,且在人流量大的基礎上,整體存在一定的火災隱患,若缺乏有效的消防監督管理,則在發生火災后面臨人員疏散困難的問題,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鑒于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特殊性,其必須高度重視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并針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采取相應的措施。
1?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基本特征
1.1? 整體占地面積大
大型綜合體針對城市中心區域的人們而提供商業服務,其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區域或者主要交通干線。為保證商業經營需求,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數量眾多,盡管商鋪內部面積不一,但整體占地面積較大,且部分商鋪直接與大型綜合體內部連通。
1.2? 行業多樣化
行業種類的豐富性是現代大型綜合體的一大特征,除了零售業之外,還包括娛樂行業、餐飲行業等。不同行業的消防安全管理特征不同,而消防隱患和消防風險也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1.3? 管理難度大
大型綜合體內部商鋪一般與開發單位有著長期的合作聯系,多數商鋪品牌規模較大,具有連鎖性質,其日常經營較為規范,具有完善的消防體系,且從業人員都接受過系統的消防教育,而周邊小商鋪則屬于個體自主經營,獨立性較強,且大型綜合體與商鋪經營者之間的關系為合作關系,管理難度相對較高。
1.4? 建筑結構復雜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處于大型綜合體的邊緣位置,部分商鋪內部設置有承重柱、承重墻等。由于小商鋪所在位置和上層建筑結構的不同,其內部結構會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從消防設施的布局來看,小型商鋪的結構差異性決定了消防設施并不會設置在同一區域,且部分小型商鋪為了經營需求,往往會對內部建筑結構進行二次調整和改造。這也意味著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能一概而論,必須采取針對性的監督管理措施[1]。
2?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消防安全隱患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經營特性決定了其存在多種消防安全隱患,若無法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則可能會成為引發火災的關鍵因素。通過實際調查發現,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的消防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設計不合理,易燃物多
從商鋪經營角度來看,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在面積和位置上均滿足了商業經營的基本需求,且為保證經營需求,經營者一般會在商鋪原有裝飾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裝修改造。二次裝修改造環節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且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管,這也導致商鋪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商鋪經營者為了擴大經營面積,往往會對商鋪內部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導致防火分區變更、疏散通道被占用、消防設施被遮擋的情況,甚至部分商鋪經營者會在未告知大型綜合體運營方的情況下,改變內部消防設施結構、不按照消防規范施工等。其次,改變商鋪內部結構的情況也并不少見,某些商鋪自身的舉架較高,商鋪經營者會私自設置夾層,導致商鋪原有結構發生改變。部分商鋪還將自己的攤位范圍進行擴大,如占用非功能區為自己所有,尤其是占用疏散通道的情況最為常見。疏散通道被占用所造成的風險性較大,一旦發生火災,現有的疏散通道將無法被充分利用,人員疏散緩慢,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最后,為了滿足商鋪自身的美觀和經營需求,控制裝修成本,部分商鋪經營者會在二次裝修改造中大量使用易燃物品。此外,部分商鋪所經營的商品本身就屬于易燃品的范疇,即便是商品本身的易燃性較低,商品外包裝也具有易燃的特性。商鋪經營者為了節約更大的內部空間,一般會將商品存儲區域設置在內部,大量可燃品集中放置,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在短時間內使火勢迅速蔓延,且易燃品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氣體也會影響人員的正常疏散[2]。
2.2? 電器設備安裝不規范
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一般會設置統一的預埋用電設備線路,根據不同商鋪的經營需求,一些經營者會擅自對用電設備線路進行調整或者增設,且不會按照消防安全規范進行改裝。一般用于照明和裝飾需求的場所,要考慮美觀性,線路一般會直接嵌入建筑可燃夾層中,并存在線路接頭不穩定的情況。部分商鋪在裝修過程中會大量采用電焊、氣割操作,一旦操作不規范,則可能會留下嚴重的消防隱患。
2.3? 商鋪經營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識
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的常駐人群包括業主單位管理者、商鋪經營者和雇傭人員。其中,業主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較為繁瑣,且普遍缺乏消防專業知識,商鋪經營者的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和要求相對較低,而且商鋪經營者和雇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相關知識普遍較低,且未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日常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商鋪經營和產品銷售方面,對于消防安全的重視嚴重不足,在面對消防檢查時普遍會采取應付式的態度和方法。當發生火災之后,此類人群不僅無法做到現場指揮人員進行有序撤離,更無法及時利用消防器材對火情進行初期控制[3]。
3? 消防監督管理建議
3.1? 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力度,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大型綜合體的消防監督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按照《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的基本要求開展各項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模式對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開展消防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消防器材設施檢查、裝修設計檢查、商鋪用途是否更改、疏散通道是否被占用、電器設備和線路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嚴格控制室內易燃物等。消防監督人員需要依據地方消防工作建設要求,制定常規消防檢查標準,并明確檢查要求以及相關處罰措施。當商鋪經營者存在消防檢查不合格時,首次給予警告,并責令其限期整改,二次以上則給予相應罰款或者暫停營業等處罰措施,直至整改完畢并驗收合格為止。同時,需要進一步與當地消防部門強化合作關系,構建全方位消防安全監管體系。地方各個職能部門應主動配合消防部門開展各項工作,并督促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嚴格按照消防要求裝修、經營和管理[4]。
3.2? 加強商鋪內部消防管理,定期維護消防設施
商鋪經營者需要深刻認識到消防安全的嚴峻性,并主動參與到消防安全建設工作中。各個區域均需要設置消防安全責任人,同時鼓勵商鋪經營者自我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消防隱患,減少發生火災的風險性。商鋪經營者需要每周進行一次系統自查,并將檢查結果以書面形式上報給消防監督人員,同時需要在每日營業和關門之前,對責任區內的消防安全問題進行檢查,從根本上規避消防隱患和火災風險性。大型綜合體業主單位需要與商鋪經營者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明確指明各自承擔的消防安全職責,并認真檢查消防安全職責的具體落實狀況,以免發生無人管理的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應當與大型綜合體內部使用統一的消防系統,這不僅有利于統一開展消防設施的管理工作,也便于消防設施的后期保養與檢測維護工作。消防設施的質量檢測結果需要以報告的形式統一向消防部門申報,以確保消防設施的可靠性。若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的消防設施為個人管理時,則需要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商鋪經營者還需要每月進行系統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上報給大型綜合體的消防監督人員。而大型綜合體業主單位則需要以季度為單位進行統一檢查,并及時整改相關問題[5]。
3.3? 加強對易燃物的管控力度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中普遍存在易燃物大量堆積的情況,為減少由此造成的火災隱患,必須加強對易燃物的管控力度。首先,商鋪經營者需要向大型綜合體業主單位明確自身的產品經營范圍,并由業主單位對其經營產品的易燃性質進行評估,針對不同性質的產品給出相應的管控方式。非易燃物無需給予額外的消防要求,商鋪經營者需做好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具有易燃特性的產品應加強管控,商鋪應與倉庫進行分離,以降低發生火災的概率,還需要對倉庫區域的消防措施進行優化,如設置煙感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等,以便于在發生火災后及時控制火情。商鋪在二次裝修改造時,需要向業主單位提供裝修改造方案,不得擅自改變商鋪原有結構,尤其要避免出現私自設置夾層的情況。裝修時所使用的裝飾材料均需要向業主單位進行匯報,優先考慮使用金屬、石材等非易燃材料進行裝飾,減少使用易燃性質的材料。
3.4? 完善消防監督制度
消防監督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商鋪經營者的消防意識,有利于強化大型綜合體的實際消防能力。消防監督機制不僅要針對商鋪的經營者,也針對業主單位和消防管理人員,以督促其強化消防意識,提高商鋪的綜合消防能力。為保證監督的客觀性,消防監督制度還應當提供群眾監督渠道,由群眾自行舉報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中的消防問題。
3.5? 加強消防疏散道路管理
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的消防疏散道路為大型綜合體建設初期時統一規劃設計,其兼顧大型綜合體的人流量估算情況,每個疏散口和疏散通道之間的距離均需要經過系統設置。考慮到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的特殊性,實際不乏出現商鋪違規經營占據疏散通道的情況。為從根本上避免這一現象,必須加強消防疏散通道的管理工作,同時制定嚴格的處罰措施。當出現商鋪違規占道時,要依據占用面積大小而決定具體的處罰金額。首次占道經營者給予口頭警告,并要求立刻整改,持續出現違規占道經營則應當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違規次數較多時,應責令其暫停營業。
3.6? 加強消防宣傳,提高商鋪經營者的消防意識
從某種角度來看,消防宣傳工作是保證消防監督管理質量的關鍵。系統的消防宣傳能夠讓商鋪經營者深刻認識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切實保證消防安全。相關部門要注重消防宣傳的覆蓋面積和有效性,并盡量嘗試采取多樣化的宣傳方式,發揮社會力量,大力傳播消防安全意識,以確保商鋪經營者及相關從業人員能深刻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消防應急措施。從現階段的消防宣傳來看,針對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的消防宣傳工作并不到位,商鋪經營者獲取消防資訊的途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大型綜合體業主單位所舉辦的消防活動;二是地方消防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消防宣傳活動;三是網絡渠道自行獲取。從大型綜合體業主單位角度來看,其與商鋪經營者間的關系為合作關系,且消防活動本身并不針對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的經營者,宣傳力度較為有限。而從地方消防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消防宣傳工作的實際中不難看出,消防宣傳手段的單一化是影響消防宣傳效果的主要原因,除了組織會議、發放單頁之外,再無其他的宣傳途徑,商鋪經營者對于此類活動的參與熱情較低,實際的宣傳效果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針對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經營者及相關從業人員的消防宣傳工作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首先,消防宣傳工作需要由自主參與轉變為強制參與;其次,宣傳活動需要側重于消防知識的教育培訓,以確保商鋪經營者能夠樹立正確的消防意識,掌握相應的消防管理方法,并能夠在發生火災時采取合理的應急措施,如組織群眾撤離、控制火情、火場逃脫等;最后,宣傳活動結束后對相關內容進行考核,以檢驗商鋪經營者的實際掌握情況。
4? 結語
綜合來看,考慮到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商鋪行業種類多、火災荷載大、人員集中、難于疏散等特點,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必須保證落實到位。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注重對火災防控技術和消防宣傳等工作的有序開展,并加強對于商鋪經營者的約束管理,確保其能夠高度重視消防問題,主動消除商鋪內的火災隱患,從根本上減少火災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陳麗麗.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消防監督管理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7,17(1):15.
[2]謝慧淋.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消防監督管理分析[J].消防界,2020,6(2):64.
[3]廖志強.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難點及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0,48(5):77-78.
[4]劉銘.芻議大型綜合體周邊小型商鋪消防監督管理[J].今日消防,2020,5(2):1-2.
[5]李超鵬,唐振龍,李世平.城市大型綜合體周邊商鋪消防監督管理的幾點建議[J].低碳世界,2017(23):294-295.
Study on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shops around large complexes
Pang Yaozhu
Xing'an League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density and volume of urban buildings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order to meet the daily life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needs of urban resi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complexe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 Although large complexes bring convenience to urban residents, its potential fire risk can’t be ignore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hops around large complexes and analyzes fire risks of small shops around large complex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Hope to bring certain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words:large complex;small shop;fi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