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勇

習主席強調:“要深入開展尊干愛兵、兵兵友愛活動,培養官兵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鞏固和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融洽的內部關系、和諧的內部環境,是部隊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貫徹落實習主席這一重要指示,各級還需緊密結合部隊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用共同事業引領官兵、凝聚官兵、贏得官兵,以真情實感增進相互理解、融洽彼此感情,靠務實舉措鞏固和發展良好的內部關系,努力做到官兵奮斗一股勁、情同一家人、打仗一起拼,在提升官兵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中增強部隊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為強軍興軍匯聚精武強能、敢打必勝的磅礴力量。
同向同行“一股勁”。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目標是前行的動力。基層文化活動中有一個游戲叫作“同向同行”,一個班的戰士分別把左右腿綁在一起集體向前跑,配合稍不默契便有可能人仰馬翻。戰爭年代,沒有理想信念的引領,就沒有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撼天動地的壯舉;和平時期,沒有共同目標的牽引,就沒有“英雄航天員群體”“抗疫英雄群體”“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等英模典型的產生。事實告訴我們,一支部隊能否打勝仗,離不開理想信念、共同目標的引領。當前,一些官兵對組織缺乏應有的信任感,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向組織主動匯報不夠,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有了思想困惑和實際問題,不主動依靠組織解決,對組織不說實話、不報實情,甚至出現當面不說、背后亂說,會上不說、會后胡說,談心不說、網上瞎說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黨組織對密切內部關系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把它當成一項單純的業務性工作任務來看待,上面安排什么就抓什么,強調多了就抓一抓、強調少了就松一松。須知,良好的內部關系始終是我軍團結戰斗潰而不散、面對困難一往無前、歷經艱險所向披靡的重要法寶,需要用心血扎根、以深情澆灌、靠長遠穩固,才能歷久彌新。
針對這些問題,要首先從黨委(支部)抓起,努力當好“三種角色”。要當好“船長”。著眼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注重用政治可靠、人心所向的目標凝聚兵心、鼓舞士氣,引領全體官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勁”,切實解決黨委(支部)對單位內部關系形勢把握不準、原因分析不透、發現和處理問題不及時的問題。要當好“兄長”。堅持用信任、欣賞、發展的眼光看待基層官兵,懂得“揚人之長、避人之短、成人之美”,倡導“七分靠鼓勵、三分靠批評”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實現共同目標中充分發現官兵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激勵他們與單位建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切實解決黨委(支部)對內部關系問題不敏感、不警覺,對官兵的合理訴求拖延應付、敷衍了事的問題。要當好“師長”。懂得“送給官兵最好的禮物就是成長成才”的道理,既為他們設定遠大目標、畫好成長“路線圖”,也給受挫官兵多疏導、多解壓、多鼓勁,讓他們始終“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成長路上不寂寞不迷航,切實解決黨委(支部)培養官兵不系統、幫帶官兵不經常、管理官兵不得力、激勵官兵不靈活的問題。
同心同德“一家人”。當前,隨著軍人生活待遇逐步提高,部隊硬件條件越來越好。雖然伙食有“六菜一湯”、住宿有“一班一室”、醫療有“一卡e 通”,營區內圖書館、訓練館、文體活動室等一應俱全,但仍有少數戰士對部隊缺乏天然的親近感,把戰友當作“最熟悉的陌生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個別干部實行“五同”不同心、身在兵中不知兵,對戰士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不清楚,冷了戰士的心,傷害了戰士的感情。須知,密切內部關系,除了傳統的同吃、同住、同娛樂、同勞動、同訓練的“身入”,更要有與官兵同甘苦、同榮辱、同進退、同生死、同命運的“心入”。只有通過深知兵、真愛兵、育好兵,努力營造情同手足、親如一家的內部關系,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并為之不懈奮斗。
針對這些問題,要注重從基層干部抓起,努力解決“三不”問題。要解決知兵不深的問題。深入開展“說知心話、解煩心事,做一家人”活動,利用“三互”“雙四一”等有效載體,引導干部放下架子融入兵中,鼓勵戰士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切實了解他們的呼聲、愿望和要求,掌握他們的所急、所盼和所需,著力解決對戰士家庭情況、成長經歷、身體狀況、性格特征以及“活思想”了解掌握不夠的問題。要解決愛兵不真的問題。牢固樹立“帶兵一陣子、愛兵一輩子”的意識,與戰士掏心掏肺、肝膽相照,想問題作決策時刻把戰士裝在心中,多干一些實事,少栽一些盆景,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所難的工作,少干一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著力解決存有“官本位”思想、對戰士關心愛護不夠,厚此薄彼、看人行事甚至戴有色眼鏡看待戰士的問題。要解決育兵不誠的問題。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愛中寓嚴、嚴中有愛,著力解決對戰士個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實際困難關心不夠,教育懶散慵怠、管理粗枝大葉,甚至對戰士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的問題。
同甘同苦“一起拼”。古人打仗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精神,講究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今天備戰打仗同樣要有“生死相依、甘苦與共”的意識,講究唇齒相依、呼吸相顧。當前,一些士官骨干參加教育找借口溜邊、組織訓練跟班不作業、參加勞動動嘴不動手,對戰士不打不罵也不愛、不遠不近也不親,與戰士聚不到一堆、玩不到一塊、打不成一片、融不到一起。究其原因,主要是自我要求不嚴、表率作用不好、根本態度不夠端正。須知,士官骨干作為軍中之母,只有多用身影少用聲音、多靠表率少靠表態、多“站著”少“端著”,才能真正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去影響和感化戰士。
針對這些問題,要堅持從士官骨干抓起,努力做到“三個帶頭”。要帶頭端正根本態度。對打罵體罰問題堅持零容忍,充分發揮基層風氣監督員作用,督導士官骨干真正把戰士當兄弟、把戰友當親人,防止和克服陳舊帶兵觀念,如把管理帶兵理解為簡單的“壓服”,信奉“拳頭底下出好兵、不打不罵不成才”“打罵體罰是敢抓敢管”等錯誤認識,對戰士態度不端正,不能正確區分嚴格管理與簡單粗暴、關心愛護與打罵體罰、樹立威信與濫施處罰等關系。要帶頭發揮骨干作用。充分發揮士官骨干在兵中、知兵深、懂兵心的優勢,引導他們帶頭攻碉堡、克險灘、啃硬骨頭,在遂行急難險重任務中錘煉依法帶兵、以情帶兵、文明帶兵、科學帶兵能力,防止和克服綜合素質弱、工作方法單一,組訓方法不科學、急于求成,帶兵方式簡單粗暴、以罰代教、以權代理、以管代導的問題。要帶頭樹好自身形象。廣泛開展“文明帶兵好班長、知兵育兵好模范”評選活動,通過學習先進、見賢思齊,把先進典型的輻射力、影響力、感召力轉換為弘揚優良傳統、密切內部關系的執行力、落實力、推動力,激勵士官骨干始終站排頭、作表率,敢于叫響“聽我說、看我做、跟我練、向我學”,防止和克服盲目攀比、貪圖享受,生活中遠離戰士、感情上疏遠戰士,不愿意挑大梁、擔重任,不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身先士卒、以身垂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