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偉鏡


摘要:設計出性能更好的設備搬運、輔助安裝工具,能夠為電力設備安裝工程建設提供更大的支持。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電力設備搬運及輔助安裝定位工具的整體結構設計、承載架設計、其他部分設計、使用設計,并論述了工具設計的創新點、相關運算,以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為電力事業的建設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電力設備;輔助安裝;搬運工具
引言:
隨著電力系統建設工程的日益擴張,讓電力設備的安裝施工作業量迅速攀升,而施工過程中勢必需要工作者大量地搬運電力設備,因此,為了降低電力設備在搬運期間損壞的幾率,減輕工作者的作業負擔,需設計出一款更加便捷有效的搬運、安裝定位工具,以提高電力工程建設效果,優化電力領域發展水平。
一、設計背景研究
目前,智能化、信息化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尤其是電力領域。人們為了獲得更好的供電效果,加快推進了配電網智能化建設工程的進展。在此背景下,勢必需要將大規模的電力設備投入到安裝施工中。而電力設備的搬運和安裝定位,作為此項施工項目的主要作業內容,安裝工程規模的擴大,就也意味著電力設備搬運、安裝定位工作量的增加。而在傳統的搬運、安裝定位模式下,搬運作業通常在電房內外展開,且需要先用運輸車,將設備送到統一的卸貨點,然后使用叉車,將從運輸車上卸下的設備,搬運到電房門口,然后以人工徒手搬運的方式,將單體設備,搬運到安裝區域,而對于整套設備,則需運用撬棍,搬運到安裝施工區域。此后,在安裝定位中,工作者通常需要運用千斤頂、撬棍等工具,將設備安裝到基礎上,同時,由于安裝定位操作涉及到電纜、纜頭的安裝,這使得設備安裝作業對安裝定位的精準度要求較高。基于此,傳統的搬運安裝定位方法,通常存在以下幾項缺陷:
第一,人力資源耗費大,而且勞動強度高,容易導致工人身體疲憊,影響后續工作效果;第二,大多數電力設備的體積、質量均比較大,人工搬運存在安全風險;第三,搬運過程中,設備底座經常會接觸地面,造成電房地面的防靜電油漆層磨損,同時也容易損傷設備本身;第四,搬運安裝的效率低,安裝定位不準確。
基于此,應當需要設計出一套更為行之有效的搬運安裝定位工具,以消除上述電力設備搬運安裝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電力設備安裝施工水平。
二、電力設備搬運及輔助安裝定位工具設計
(一)工具整體結構設計
在設計中,結合上述設計背景,以及各項相關的力學理論,設計者設計出了由承載架、拉桿、把手這幾個部分組成的工具結構方案,如圖1。其中,拉桿、把手在頂部以固定的方式連接,而承載架,則與拉桿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在工具整體結構設計方案中,設計者還為拉桿設置了延伸結構,并為其配備了滾輪,同時,拉桿底部也設置了支持爬樓搬運的星型輪。此外,承載架的下部也裝配了可轉動的滾輪組。由此讓該工具,支持電力設備的離地搬運、爬樓搬運,以及搬運過程中的靈活轉向,減輕了搬運安裝操作對設備、電房地面的損壞,也降低了搬運安裝作業的安全風險。
(二)工具承載架設計
在工具承載架設計中,設計者為承載架設計了兩個主要部分,即支架、面板,其中,支架是由橫梁、豎梁組成的,面板可拆卸,同時,承載架整體結構與拉桿之間也是可拆卸的連接。這種形式的承載架,能夠更好地適用于搬運過程中與叉車的交接。在搬運安裝過程中,可以直接將承載架,從拉桿上卸下來,然后叉車即可借助承載架底部輪子支撐起的空隙,通過讓叉車托架如圖2,從該縫隙中插入,將電力設備連同承載架一起搬走,這樣就可以在無需人工撬棒操作的情況下,直接運用叉車搬運電力設備。待叉車將電力設備送到指定位置后,還可以利用承載架底部配有的輪組,更加輕松地將電力設備搬運到安裝施工區域,然后將承載架的高度調整到安裝高度,由此實現安裝定位,并在安裝時,只需要將設備從承載架上,推到設備安裝支架上即可。
(三)工具其他部分設計
在工具設計中,考慮到電力設備不僅質量較大,價格也比較昂貴,一旦在搬運過程中出現損壞,則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為其設計一個防側翻裝置,防止電力設備因質量過高,在搬運安裝過程中,出現側翻問題,導致設備損壞。在此過程中,將每個輪組均設計為了雙輪,提高了工具的平衡能力。此外,為了避免搬運過程中,電力設備被碰落在地,設計者為星型輪,以及拉桿延伸結構的兩側,均設置了幾道橫桿,同時,考慮到較重的電力設備,可能會在工具滑行時出現打滑的現象,因此,設計者還為輪組設置了輪剎,以增強工具設計效果[1]。
(四)工具使用設計
根據上述工具結構設計,設計者還出具了工具的使用方案,以便于工作者更好地發揮此工具的效能。在使用設計中,需要先將電力設備,搬到承載架上,然后即可拉著把手,借助輪組的滑動作用,移動電力設備。當搬運安裝工作環境為平地時,星型輪與承載架配套的移動輪組,會共同發
揮滑動搬運作用,讓工作者更加輕松地完成設備的搬運安裝。當搬運安裝工作環境為樓梯時,則可以借助星型輪與其他小輪的公轉,直接通過拉動拉桿,讓工具承載電力設備進行樓梯爬行,使電力設備在樓梯環境下的上下搬運更加省力[2]。
(五)工具設計創新點
在此次工具設計中的創新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使用了傳統搬運安裝工具所不具備的拼接結構,提高了工具與叉車的協同應用效果;第二,適用于樓梯、平地兩種搬運環境,可以極大地降低搬運安裝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和勞動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搬運安裝作業效率;第三,考慮了運輸打滑、側翻、碰落這三項可能發生的問題,并采取了針對性的設計措施,讓基于此工具的搬運安裝作業更加順利[3]。
(一)工具設計相關運算
在工具設計中,設計者運用了摩擦力學公式,f=μN,推算出了工具運輸重型設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打滑的風險,其中,μ為摩擦系數、N為工具使用中向地面施加的力、f為摩擦力。在此過程中,還運用了拉力公式,F=ma,推算出了人工拉動工具完成設備運輸所需的力,并借此評估了工具在減輕勞動強度上存在的效用。其中,m為物體的重力、a為加速度。此外,在工具設計中,設計者還運用了公式,F=p*s,對工具的承重能力進行了分析,以判斷其是否能夠滿足電力設備的承載需求。其中,p為壓強、s為受力面積。
(二)工具設計注意事項
在電力設備的搬運安裝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其減輕勞動力度的效能,
必須保證該工具結構簡單、輕量,但由于電力設備的質量普遍較大,因此,設計者不僅要讓工具結構輕量、簡單,還要使其具備足夠的承載能力,可以順利完成設備運輸。為此,在工具設計中,設計者需要從材料入手,選擇輕量、承載力強的材料,作為工具材料。此外,還要注意,此工具作為電力設備搬運安裝作業的常用工具,購入量肯定比較大,所以,為了避免此工具的應用帶來過高的電力工程建設成本增長,需從經濟性角度考慮,選用價格合理的材料,來制作該工具,以提高整體設計的經濟性、可行性、合理性,從而推動電力設備搬運安裝工程施工水平的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合理化電力設備搬運、輔助安裝定位工具設計,可以提升電力工程建設水平。在工具設計中,根據電力設備施工需求,設計出相應的工具,能夠提高設備搬運效率、降低搬運作業勞動強度、控制電力設備安裝工程的安全風險,從而獲得更好電力設備安裝作業效果。
參考文獻:
[1]盛戈皞,錢勇,羅林根.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力設備運行維護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展望[J].高電壓技術,2021,47(09):3072-3084.
[2]劉光輝,朱婷婷,張慧娥.無線通信網絡的電力系統設備遠程實時監控系統[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21,40(03):47-51.
[3]王均.電力大數據高速存儲和檢索關鍵技術淺談[J].電力設備管理,2021,(09):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