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茹
摘要: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智能電表獲得了更普遍的使用,企業內部和用戶之間信息交流的及時性提高。與原有的傳統電表比較,智能電表的功能、條件都較為齊全,在功能逐漸完善的同時,其工作故障也出現了上升勢頭。通過對智能電表的常見故障的總結與分析,羅列了現場操作中的主要問題,并根據上述問題找出了合理科學的解決方案,對于進一步提高智能電表的使用安全與穩定性,有著重大意義。
關鍵詞:智能電表;現場校驗流程;故障排查
引言
電力計量技術與管理關系到國家發電的及時性與公正性,同時關系到整個電力行業的正常工作運行,也關系到整個國家和每個使用者的權益。電力公司與電力用戶都參與當中,而如今依賴發電的產業所占的份額也不斷上升。按照我國能源行業最新的數據報告,二零一八年我國總用電量約為68449億kWh,較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八點五。如此高的能耗,使得電能計量的準確度顯得更加關鍵。除通過傳統電力測量設備精確測定電力外,還必須采用現場校準電能表的方法實現對測量設備的準確測定。首先,依據負載情況選用適當的電力測量裝置。除第一次工作前的檢測和驗證以外,還要對現場經常使用的計量系統按要求進行檢查,隨著電能計量技術的逐漸改進,舊的電磁機械式電能表因種種不便利被淘汰,代之以電子充電的智能電能表。該電表測量更精確、負載曲線更加平滑、頻帶更寬、展現出更強的過載能力、能耗小、環境適應性更強、壽命長、計費更精確、可遠程控制等優點,以電子智能儀表為例,介紹了現場校準的全過程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式。
1.智能電表現場校驗流程
1.1現場校驗前期準備
根據一、二、三類電能表的校準周期,以及新裝電能表的安裝與運轉時間,調整現場檢測裝置數量以及制定電能表現場校準計劃的時間。提供現場工具,并檢測其設備是否齊全。攜帶著安全工具,以及其他必須攜帶的必需品。及時聯絡能源使用與維護單位,并溝通現場校準時間。
1.2現場校驗檢定項目
①外觀檢查。②檢查測量點位置和校驗方法是否合理。③接線測試(包括控制電表和變壓器之間的接線,以及電表的螺釘是否正常、是否有生銹等,電表的工作狀況及其各項參數的表現是否正常。④費控電能表計度器組合讀數和所扣減電能的核算。⑤計量誤差檢測。一旦收集到了數據,檢查記錄設備和儀表之間的讀數差。
1.3現場校驗操作步驟
①打開接線盒的鉛封,確定接線柱無松動及銹蝕。②根據傳統電能表接線的方法,將校驗儀流量檢測閥卡在電能表位置上,并注意相應的相線和極性。③將校準儀的電壓采樣鉗夾緊于接線盒的相應相線上,先夾緊零系,然后再夾緊相線,并盡量穩定電壓線,以避免電壓采樣鉗在校準過程中發生脫滑,同時開啟電能表現場校驗儀,并輸入相關參數;打開校準界面后,把校準儀上顯示的參數和電能表上顯示的數值加以對比,進行負荷控制;評估相量圖是否是正常狀況,負載是否穩定。④為驗證電能表的基本誤差,引入了光電采樣分析法或脈沖采樣法。確定無誤后,立即關閉現場電能表及校驗儀。⑤把電壓采樣夾取下(先取相線一側,再取零線一側)。⑥將接線盒重新鉛封,并整理好各個工具,以確保不使它們殘留于接線盒中。
1.4現場校驗結果分析
檢查測量裝置的部件是否有破損,確保儀表和接線盒的連接穩固,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評估用戶是否有非法能耗;確定電能表運行參數在正常狀態,電能表擴展測量故障在可接受范圍內,電能表是否在校準有效期。
2.智能電表常見故障排查
2.1燒表故障
根據誤差分析和近年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儀表燒毀是故障出現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特別注意儀表燒毀帶來的破壞,影響正常使用。經過對比分析,確定表燒的幾個重要原因是:(1)儀表使用電路,導致接觸不良或重載時過熱;(2)電路板本身出現質量不佳的問題,如短路;(3)人為影響,例如,接線端子中的螺釘在安裝過程中沒有擰緊,這會增加電阻,導致儀表發熱的問題。長時間過載也會導致電能表過載,容易燒毀電流采樣
線和內置繼電器;脈沖輸出端有強電流,導致光電耦合器燒壞;在安裝過程中,繼電器輸出端子的零線接線問題也會導致儀表斷路。
2.2顯示故障
智能電表在運行中的顯示問題主要是由于屏幕上缺少筆畫、顯示的數據不正確、黑屏等,同時也存在人為因素造成屏幕問題。通過對顯示不正常智能表的問題進行對比和分析,可以看出顯示器的LCD引腳沒有正確插入,或者錯誤焊接的問題將導致花屏或缺少筆劃,并且LCD在高溫和潮濕環境中也會出現以上的問題。
時鐘電路中的錯誤焊接和鍍錫等問題會導致小時顯示出現問題。電表出現黑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電晶體焊接問題、IC7805電壓呈現不穩定、不能滿足工作負荷。(2)主板上C44短路可能引發IC7805電壓輸出問題。(3)轉換過程中有異常,繞組輸出過程中出現有時沒有的現象。(4)電源關閉也是儀表不能正常使用的主要原因。
2.3使用中的費控問題
遠程控制收費原理:以網絡平臺為聯結,通過測算出實際的電表數據收費。費用管理出現了二類問題:遙控器不合格,或ID認證不通過。密碼鑰匙的損壞,信息交換中未準確輸入的安全密碼和電表密碼。產生問題的因素,主要有:IP地址、軟件密碼和端口號等在通信中的使用不當;安裝密碼鑰匙和身份驗證設備時立即發生斷電,電表也未處于激活狀態;儀表的內部ESAM出現了故障。遠程收費控制的不合格,主要表現在沒有經過驗證和同時通過軟件向電表系統發送的命令來完成這一功能。儀表崩潰但無法完成停機任務,或儀表關閉且無法跳閘等。主要原因是:控制電路的部件存在連接不良的問題,高溫度下開關結構出現松動,運動部件存在問題,繼電器問題主要是由于繼電器觸點故障,生產過程中繼電器中有異物,這一現象導致了拉入和釋放問題,以及立即產生的高電流,導致繼電器燒毀。充電器的顯示時間與操作系統的時間不匹配也是命令無法執行的一個主要原因。應先設定時間,然后進行遙控。
2.4計量過程中出現問題
固定電流和電壓時,電能表的脈沖一直處于閃燈狀態,表明測量功能是正常的。如現場檢查沒有脈沖輸出,第一步先檢查脈沖鉗接線是否正常,然后用數字萬用表在脈沖輸出端測試4V脈沖。如果沒有輸出,則表明電能表中脈沖輸出位置存在焊接故障和減速或電子元件損壞。在額定流量和電壓下,沒有脈沖輸出、指示和測量。目前部件的普遍存在問題,如焊接問題和廢棄;電路板本身也存在著質量問題;導線與接線端子之間出現了連接錯誤、負載電流過大或接觸不良等的問題。電表在輕壓下會存在誤差、不規則脈沖。經檢測,主要原因為在芯片脈沖傳遞過程中插針和高電平間產生的高電位短接。當使用芯片將采樣信息送入CPU中時,內存則會不斷累積。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智能電表時,不同類型錯誤的原因和發生率是不同的。維修和檢查電能表的技術人員應注重對于標準操作流程的學習和運用,以確保所有的檢查和修復活動都依據標準的技術操作流程進行,確保智能電能表的效果,在實現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目標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欣.智能電能表故障處理措施探析[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8):
215-216.
[2]周煦光,姬德森,毛榮軍,鄧高峰,俞林剛.智能電表檢定線路故障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J].江西電力,2017,41(10):12-16.
[3]趙衛光,王海巖.智能電能表校驗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J].電子制作,2015(0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