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婕,朱志清,王 蕊,閆莉莉,鹿 玲,張 琴,任振華
IgA腎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指腎小球系膜區以IgA沉積和系膜細胞增殖為特征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IgA1合成和糖基化異常,導致循環半乳糖缺陷型IgA1增加失調。異常糖基化的IgA1與特定的自身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引起其系膜細胞增殖[1]。同時,免疫復合物誘導增殖的系膜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和趨化因子,促進腎臟組織炎癥反應,進一步導致腎臟間質纖維化[2]。目前,IgAN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臨床以保守治療和皮質類固醇藥物治療為主[3],但藥物毒副作用較大且療效不顯著。因此,明確IgAN的發病機制,尋找新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迫切。C-C趨化因子受體2(C-C chemokine receptor 2, CCR2)信號通路被認為與多種腎病相關[4-5],但MCP-1/CCR2在IgAN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奧美沙坦是一類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常用于IgAN治療[6-7]。本實驗著重探討CCR2在IgAN模型大鼠腎組織中的表達及與腎臟病理的關系,分析CCR2信號通路在IgAN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為臨床治療IgAN提供參考。
1.1 試劑兔抗大鼠CCR2抗體購自BioVision公司;CCR2阻滯劑RS102895購自Tocris Bioscience公司;炎癥因子IL-6、IL-17和TNF-α抗體及趨化因子MCP-1抗體和山羊抗大鼠IgA抗體,均購自Abcam公司。二抗、DAB顯色試劑盒等,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奧美沙坦購自國藥集團;ECL增強化學發光試劑盒、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二硫蘇糖醇等,均購自美國Sigma公司。逆轉錄酶、DNA聚合酶等,購自Promega公司;造模用蓖麻油和四氯化碳,均購自天津光復化工公司。
1.2 實驗動物及分組Wistar大鼠48只(6周齡),雄性,每只質量(150±10)g,購自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Wistar大鼠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14只)和IgAN模型組(34只)。參照湯穎等[8]的造模方法建立IgAN模型,首先用BSA(100 g/L)每隔1天給大鼠灌胃(4 mL/kg),合計8周;皮下注射0.3 mL蓖麻油和0.1 mL四氯化碳,每周1次,合計注射9次;第6和第8周的第一日尾靜脈注射0.05 mg脂多糖,對照組采用等量氯化鈉溶液。第7和第12周末取2只對照組及IgAN模型組大鼠,取腎臟皮質以備熒光染色和病理染色。造模完成后,將30只IgAN模型大鼠隨機分成IgAN模型組、CCR2拮抗劑組和奧美沙坦組,每組10只。CCR2拮抗劑組大鼠RS102895(10 mg/kg)灌胃,奧美沙坦組以Olmesartan(10 mg/kg)灌胃,IgAN模型組以同等劑量生理鹽水代替,1天1次,持續2周,第14周末處死大鼠,取腎皮質備用。
1.3 方法
1.3.1血液和尿液標本檢測 收集各組大鼠尿液和血液樣本,在第7、9、12、14周末收集24 h尿液,在第12周末和第14周末采集血液樣本。生化分析儀測定24 h尿蛋白(NP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e)和血尿酸(UA),各組樣本分3次檢測,取平均值統計比較。
1.3.2腎組織切片及染色 處死動物,取腎皮質組織塊,經4%多聚甲醛固定,石蠟包埋,5 μm厚連續切片。標本行HE、PAS、PASM和Masson染色,觀察腎臟組織病理改變及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切片常規脫蠟至水,分別行IgA熒光染色和DAB染色。熒光染色一抗采用山羊抗大鼠IgA過夜,二抗為FITC標記兔抗山羊IgG;DAB染色采用3%H2O2室溫30 min,5%BSA室溫封閉1 h,加一抗4 ℃孵育過夜,室溫復溫1 h。洗滌后,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二抗室溫孵育1 h,DAB工作液顯色,蘇木精復染,封固后顯微鏡觀察拍片。陰性對照以PBS代替一抗染色。
1.3.3Western blot法 腎臟組織稱重加入裂解緩沖液,4 ℃震蕩破碎,低溫離心30 min取上清。測定蛋白濃度,煮沸蛋白,-80 ℃分裝保存。30 μL蛋白樣品電泳,PVDF膜電轉,5%BSA或5%脫脂奶粉封閉1 h,加入一抗4 ℃孵育過夜,TPBS洗膜3次,每次5 min,HRP標記的二抗IgG室溫孵育1 h,ECL化學發光試劑盒顯色,Bio-rad凝膠成像系統拍攝。

2.1 各組大鼠腎功能損傷表現實驗過程中IgAN模型大鼠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造模第7周大鼠出現NPr,并呈進行性加重。造模第8周,大鼠出現鏡下血尿。造模第14周末,IgAN模型組大鼠24 h NPr、SCre、BUN水平明顯升高(P<0.01,圖1)。與IgAN模型組相比,CCR2拮抗劑組和奧美沙坦組處理后,24 h Npr、BUN和SCre水平明顯下降(P<0.01),UA水平未見明顯變化。

圖1 各組大鼠尿液和血液樣本檢測:A.24 h尿蛋白;B.血肌酐;C.血尿素氮;D.血尿酸;**P<0.01,##P<0.01
2.2 各組大鼠腎臟病理學改變第14周末IgA免疫熒光結果顯示,IgAN模型大鼠腎小球系膜區IgA沉積,強度為IgA(~),CCR2拮抗劑RS102895能明顯緩解IgAN模型大鼠腎小球系膜區IgA沉積。HE、Masson、PASM和PAS染色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可見腎小球腫脹,體積增大,系膜區細胞及基質增生,基膜空泡變性。與IgAN模型組相比,CCR2拮抗劑組和奧美沙坦組能明顯緩解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圖2)。

正常對照組IgAN模型組CCR2拮抗劑組奧美沙坦組IgAHEPASPASMMasson
2.3 各組大鼠腎組織炎癥因子的表達正常對照組和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均表達CCR2,以腎小管的表達最為強烈(圖3A)。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與CCR2拮抗劑組大鼠的腎臟組織CCR2的表達明顯增強(P<0.05),以CCR2拮抗劑組更為明顯,而奧美沙坦組CCR2表達降低(P<0.05,圖3B)。Western blot法結果亦證實,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與CCR2拮抗劑組大鼠腎臟組織CCR2表達明顯增強(P<0.05,圖3C、D)。

圖3 大鼠腎組織中CCR2表達檢測:A.各組大鼠腎組織中CCR2的表達,PV兩步法;B.免疫組化OD值分析;C.Western blot法檢測各組大鼠腎組織中CCR2表達;D.Western blot法檢測CCR2表達的定量分析:*P<0.05,**P<0.01,#P<0.05,##P<0.01
正常對照組大鼠腎小球基本無MCP-1陽性信號,IgAN模型組大鼠腎小球僅有少量MCP-1陽性細胞,MCP-1陽性信號主要集中于腎小管。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中MCP-1陽性信號明顯增強(P<0.05),而CCR2拮抗劑和奧美沙坦處理后能明顯降低MCP-1的表達(P<0.05,圖4)。

圖4 大鼠腎組織中MCP-1、IL-17、IL-6和TNF-α表達檢測:A.各組腎組織中標志物的表達,PV兩步法;B.各組免疫組化OD值分析:*P<0.05,**P<0.01,#P<0.05,##P<0.01
正常對照組大鼠腎組織中有少量IL-6和IL-17表達,主要集中于集合管。與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中IL-6和IL-17陽性信號明顯增加(P<0.01),IL-6陽性信號主要集中于腎小球和集合管,而IL-17陽性信號主要集中于腎小球和腎小管。CCR2拮抗劑和奧美沙坦能降低模型大鼠腎組織中IL-6和IL-17的表達(P<0.05,圖4A)。
正常對照組腎組織僅少量表達TNF-α,IgAN模型大鼠腎組織中TNF-α陽性信號明顯增加(P<0.05),陽性信號主要集中于腎小球和集合管。CCR2拮抗劑和奧美沙坦能降低IgAN模型組腎組織的TNF-α陽性信號(P<0.05,圖4B)。
IgAN又稱Berger病,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其病理特征是異常糖基化的IgA1復合物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4]。目前,IgAN發病機制仍不清楚,可能與感染、炎癥、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有關。IgAN臨床、病理表現多樣化,預后有異質性,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MCP-1屬于CC亞家族,具有較強的趨化性,可以激活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分泌多種炎癥因子和纖維化因子。有文獻報道IgAN患者中MCP-1水平與24 h NPr、腎小管間質損傷和血肌酐呈正相關,表明MCP-1可能與IgAN進展有關[9]。CCR2是MCP-1的受體,在炎癥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10-11]。有研究報道,MCP-1和CCR2基因多態性可能影響IgAN的進展[4]。目前,尚未有研究報道CCR2信號通路在IgAN中的作用及機制。本實驗通過建立IgAN大鼠模型,用CCR2拮抗劑干預后,對大鼠腎組織病理變化和相關臨床指標進行檢測,并以正常對照組、IgAN模型組和奧美沙坦組作為對照,觀察CCR2在IgAN中的作用。本實驗發現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24 h NPr明顯升高,BUN和SCre水平顯著上升。用CCR2拮抗劑RS102895干預后,大鼠24 h NPr、BUN和SCre水平顯著降低,提示CCR2拮抗劑對IgAN模型大鼠腎功能有改善作用。
異常糖基化的IgA1免疫復合物系膜沉積參與IgAN發生、發展,且系膜區IgA沉積物面積大小與IgAN病理組織學分級密切相關[12]。IgAN的診斷需評估腎活檢標本并檢測IgA符合物沉積,通常伴系膜/毛細血管內細胞增多和纖維化[13]。免疫熒光染色結果顯示,IgAN組腎小球系膜區IgA沉積,熒光強度為IgA(~)。病理染色結果顯示,IgAN模型大鼠腎組織中,系膜區細胞和基質增生,基膜空泡變性,提示造模成功。給予CCR2拮抗劑RS102895干預后,IgAN模型組大鼠腎小球系膜區IgA沉積明顯減少,且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被緩解;提示CCR2拮抗劑能改善IgAN大鼠的病理學變化。
IgA1沉積于腎小球系膜區,引起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14],而異常增殖的系膜細胞釋放各種趨化因子和炎癥因子,進一步促進系膜細胞增殖,進而導致腎小球損傷[2]。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中炎癥相關因子MCP-1、TNF-α、IL-6和IL-17陽性信號增強,與Zhang等[15]的結果一致。第12~14周給予CCR2拮抗劑干預后,上述炎癥相關因子的陽性信號明顯減弱。即CCR2拮抗劑能緩解IgAN模型組大鼠腎組織中的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本實驗結果顯示,阻斷CCR2信號途徑能改善IgAN模型組大鼠的腎功能,減少系膜細胞增生和炎癥反應,提示CCR2信號途徑可能參與IgAN的發生、發展。為臨床治療IgAN提供新思路和理論依據,但CCR2信號通路在IgAN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