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亮,蘇妮
摘要:寄生蟲疾病對畜禽養殖的生產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寄生蟲會通過在消化道吸取機體營養物質,導致畜禽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同時部分寄生蟲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降低腸道健康狀況,引起畜禽機體患病。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出現的概率較高,尤其春夏季,很容易導致羊只機體感染消化道疾病。常見的消化道寄生蟲疾病主要包括消化道線蟲、消化道絳蟲、消化道吸蟲以及球蟲和隱孢子蟲感染等,均會對羊只的腸道健康和生產性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顯著降低了羊養殖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對羊養殖中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流行狀況和防治措施進行介紹,旨在為羊的健康養殖帶來幫助。
關鍵詞:羊;消化道寄生蟲;季節;流行狀況;防治措施;飼養管理
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由線蟲、絳蟲、吸蟲以及球蟲和隱孢子蟲等病原感染所導致,在羊養殖的各個日齡階段均會出現寄生蟲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羔羊養殖階段,出現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最為嚴重,同時對羔羊機體所造成的損傷最為惡劣。羊養殖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在養殖的全年均會出現感染的情況,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季節,濕熱的環境適宜大部分寄生蟲的生長繁殖,進而引起養殖環境中寄生蟲數量的增加,導致羊只的疾病感染。做好羊養殖中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防治工作對于保障羊只機體健康狀況,改善羊只養殖的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羊養殖中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可以通過改善飼養管理措施,定期進行驅蟲保健管理等方面進行。本文將對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流行狀況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進行介紹,以期為羊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1 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流行狀況
研究發現,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出現頻率較高的季節大體相似,均是在溫度和濕度較高的季節感染情況較為常見。其中羊消化道線蟲的排卵和成蟲時間在春季和夏季出現高潮階段,隨后在秋季逐漸降低,寒冷季節進一步下降。研究通過考察新疆阿克蘇地區羊消化道寄生蟲蟲卵數量的季節變化發現在每年的5—7月份出現夏季的高潮階段,在每年的10—11月份出現秋季的高潮階段,兩個時間點呈現為成蟲高峰,由于新疆南方地區寒冷季節來臨時間較晚,導致9—10月份部分羊只進行驅蟲管理后仍然出現寄生蟲感染的情況,進而導致第二次寄生蟲排卵高峰期的出現。研究發現在我國湖南綿羊養殖地區中,消化道線蟲排卵時間在全年有兩次高峰期,在每年的春季為小高峰時節,在每年的夏季為線蟲排卵的大高峰時節,綿羊得消化道線蟲中圓線蟲和類圓線蟲在每年的2月份和6月份會出現2次高峰時間,其中2月份為最高峰,夏伯特線蟲為4月份和10月份出現2次繁殖高峰,且繁殖的峰值相接近。奧斯特線蟲在6—8月份期間出現1次繁殖高峰時期,細頸線蟲和仰口線蟲的繁殖規律不明顯[1]。
不同養殖地區所具備的氣候條件對羊消化道寄生蟲的消長規律有非常大的影響,同時與地理環境也有一定的關系。羊裸頭科絳蟲感染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11月中旬,新疆地區主要在多雨的4—6月份,環境濕度較高,是地螨生長繁殖的高峰時期,到每年的7—8月份左右,環境濕度開始下降,地螨的數量出現降低,到8—10月份左右,環境濕度提高,導致地螨的數量開始出現回升。這個時節剛好是絳蟲卵通過中間宿主地螨感染定殖到羊只機體的關鍵時期。研究調查發現青海省羊消化道吸蟲疾病呈地方性流行的趨勢,同時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高發。研究學者通過對河南省羊全年消化道球蟲感染情況進行考察分析發現,每年的1月份、2月份、5月份、9月份以及11月份山羊球蟲感染的概率達到100%,3、4、6、7、8、10以及12月份山羊球蟲感染的概率分別為92%、91%、92%、91%、96%、96%和97%,其中山羊糞便的球蟲卵囊數量最高的為8月份,每克糞便中卵囊數量可以達到277,600個,山羊消化道球蟲感染的強度在春季和夏季逐漸升高,在秋季達到頂峰階段,隨著氣溫的下降,冬季球蟲的感染強度逐漸下降。后續通過對河南山羊全年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全年以球蟲感染最為頻繁,達到92%以上,隱孢子蟲在秋季山羊養殖中最為常見,感染率達到4.6%左右,夏季山羊養殖中未見隱孢子蟲感染[2]。
2 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出現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的特點,通過對寄生蟲疾病流行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全面了解當地養殖地區寄生蟲疾病的發病特點以及寄生蟲的生活史對于羊寄生蟲疾病的防治措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2.1 改善羊的飼養管理措施
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通常與羊只飲用的水源有非常大的關系,羊只飲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源很容易導致寄生蟲疾病的出現,部分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也存在于水中,不潔的飲水往往是導致寄生蟲感染的關鍵因素。羊的飲水最好提供自來水,尤其是放牧過程中,羊只的飲水最好是流動的河水,避免羊只在放牧過程中飲用池塘、沼澤、稻田等不流動的水源,以避免寄生蟲的感染。
營養飼料的充分供給是保障羊只正常生長性能,避免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出現的有效措施,充分的營養物質可以有效提高羊只機體的免疫能力,保障機體對寄生蟲良好的抵抗力。需要按照免疫防治程序合理地使用寄生蟲疫苗,尤其是羔羊階段,由于羔羊是寄生蟲疾病的易感階段,在斷奶前可以通過實行母子短時間分群飼養,避免羔羊感染母羊機體中的寄生蟲。羊只散養過程中需要避免在低洼潮濕的地區放牧,避免羊只感染環境中的寄生蟲,圈養過程中需要對飼料進行良好的存貯,避免飼料受到污染,同時保障羊只欄舍的清潔感染,同時有陽光照射以及良好的通風條件等。羊只圈養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養殖密度,飼養密度過大容易導致羊只出現機體應激的情況,進而導致寄生蟲疾病的易感。同時羊圈養過程中需要做好欄舍的清掃工作,每天定時進行保潔處理,定期消毒,避免寄生蟲在養殖環境中的滋生。在出現消化道寄生蟲患病羊只后及時進行隔離治療處理,避免羊只之間的交叉感染[3]。
2.2 定期進行驅蟲管理
養殖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養殖的實際情況和寄生蟲疾病的流行規律,制定科學合理的驅蟲程序,一方面可以有效治療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寄生蟲病原的擴散,達到控制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的目的。不同的寄生蟲種類所使用的驅蟲藥物有所不同,例如線蟲驅蟲藥物主要是使用阿苯達唑或者鹽酸左旋咪唑,伊維菌素、阿維菌素也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吸蟲類寄生蟲驅蟲主要通過使用硝氯酚等,對于患病情況嚴重的羊只可以通過使用氯氰碘柳胺鈉給患病羊只進行皮下注射。絳蟲感染可以通過使用氯硝柳胺治療,預防絳蟲感染可以通過使用阿苯達唑。球蟲類感染可以通過使用三嗪類、二硝基類和磺胺類藥物治療。
3 結語
羊消化道寄生蟲疾病會給羊只的機體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通過詳細了解寄生蟲的習性特點,采取合理的疾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蟲疾病的出現,促進養羊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樊天喜,馬萍萍,吳錦艷,等.多拉菌素和伊維菌素對牛、羊寄生蟲的驅蟲效果研究[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19):100-103.
[2] 徐文福,木乃爾什,羅拉體,等.羊寄生蟲病調查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4(S1):338-341.
[3] 王春仁,馬桂芬,趙金萍,等.黑龍江西部羊寄生蟲的調查及控制技術的建立[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5(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