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錕,白園園,張璧珠,于小杰,高芹,阮崇美,王凈


摘要:羔羊癱軟綜合癥發病率日益增多,解析病因是治療的關鍵。本試驗對小尾寒羊健康羔羊與癱軟羔羊、健羔母羊與癱羔母羊的血液指標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健康羔羊與癱軟羔羊、健羔母羊與癱羔母羊間的血液免疫、血清酶和抗氧化能力及生理生化指標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IgG、鈣、磷、葡萄糖、白細胞和紅細胞等重要免疫、生理和生化指標,健康羔羊均極顯著高于癱軟羔羊(P<0.01)。綜合分析認為,健康養殖母羊是避免羔羊癱軟病發生的根本。
關鍵詞:癱軟羔羊;免疫指標;生理指標;生化指標
近年來,羔羊癱軟癥發生率日益趨高,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生,多見于山羊,綿羊發病較少。羔羊的發病率在出生3~15d內較高,多為急性,早期表現為目光呆滯、精神沉郁,心悸,心律失常,呼吸短而急促。后期反應遲鈍,黏膜發紺或者蒼白,口吐白沫。強力驅趕步態不穩,脖子生硬,抬頭困難,渾身癱軟不能站立,四肢萎縮,有的呈陣發性痙攣或前肢無目的的劃動,繼而臥地不起。多數腹部臌脹,吮乳困難,食欲減退或廢絕。眼球、肌肉震顫,角弓反張。排便異常,多數發病羔羊排出黏液性稀便或黃色帶黏液糞球。前期喜臥,后期昏睡,最后在昏迷中死亡。病程2~5d不等。目前,該病病因不明,通過臨床診斷對癥治療,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達40%~90%[1],對養羊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為目前對羔羊癱軟血液各項指標的相關研究較少,所以本文通過對小尾寒羊癱軟羔羊與健康羔羊、癱羔母羊與健羔母羊的血液免疫、血清酶及抗氧化能力、生理生化指標進行測定和對比分析,以期為羔羊癱軟綜合癥的診斷提供數據參考。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張家口某羊場的小尾寒羊,剛出生5d左右羔羊呈癱軟狀。選取健康羔羊與癱軟羔羊、健羔母羊與癱羔母羊各4只(共16只),使用金杏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每只羊采集兩管,EDTA抗凝管紫色頭蓋收集血液2mL;惰性分離膠促凝管金黃頭蓋收集頸靜脈血5mL,3,000r/min離心10min,收集血清。將收集的血清和全血及時送實驗室進行檢測。
1.2 血液指標測定
使用AutoLumo A2000 Plus全自動化學發光測定儀檢測免疫球蛋白IgG;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KP)、乳酸脫氫酶(LDH)、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EA)、肌酸激酶(CK)、鈣(Ca)、磷(P)、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使用希森美康XN-20[A1]全自動模塊式血液體液分析儀測定血液常規生理指標。
1.3 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使用SPSS 21.0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來表示,癱軟羔羊與健康羔羊對比,癱羔母羊與健羔母羊進行對比,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認為二者差異顯著,P<0.01認為二者差異極顯著。
2 試驗結果
2.1 免疫指標、血清酶和抗氧化能力檢測
用化學發光測定儀和生化分析儀對羊血清樣本進行免疫指標、血清酶和抗氧化能力檢測。
由表1可知,癱軟羔羊免疫球蛋白G水平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健羔母羊和癱羔母羊差異不顯著。癱軟羔羊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水平均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也極顯著低于健羔母羊(P<0.01)。表明癱軟羔羊和母羊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低于健康羔羊和母羊。
2.2 血液生化指標檢測
用生化分析儀對羊血清樣本進行血液生化指標檢測。
由表2可知,癱軟羔羊的血液尿素、肌酸激酶、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而癱羔母羊則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肌酐、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癱軟羔羊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也極顯著低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血液鈣水平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和健羔母羊鈣水平無顯著差異。癱軟羔羊血液磷含量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而癱羔母羊磷含量則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血液尿酸水平極顯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尿酸水平也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血液白球比極顯著高于健康羔羊,癱羔母羊顯著低于健羔母羊(P<0.05)。結果表明,癱軟羔羊低糖、低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鈣和磷、高尿酸。癱羔母羊腎臟、心臟或者骨骼肌損傷。
2.3 血液生理指標檢測
用血液體液分析儀測定血液常規生理指標。
由表3可知,癱軟羔羊白細胞、淋巴細胞絕對值、嗜堿細胞絕對值、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均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而癱羔母羊則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和紅細胞比積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也極顯著低于健羔母羊(P<0.01)。淋巴細胞百分比、單核細胞百分比、單核細胞絕對值和嗜酸細胞絕對值健康羔羊和癱軟羔羊間無顯著差異,但癱羔母羊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嗜酸細胞百分比極顯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癱羔母羊也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嗜堿細胞百分比和紅細胞均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但健羔母羊和癱羔母羊間無顯著差異。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平均紅細胞體積健康羔羊和癱軟羔羊間差異不顯著,但健羔母羊極顯著高于癱羔母羊(P<0.01)。癱軟羔羊和健康羔羊以及母羊之間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均無顯著差異。結果表明,癱羔母羊可能處于感染性疾病恢復期或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 討論
3.1 體液免疫、血清酶及抗氧化能力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約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總含量的75%,是初級免疫應答中最重要和最持久的抗體,在機體抵抗細菌、病毒等感染時起主要作用,其含量的高低和動物體的免疫力強弱相關[2]。本試驗中癱軟羔羊的IgG含量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說明癱軟羔羊的免疫力水平較低,而對應母羊間免疫力并沒有差異。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等血清酶主要分布在機體的肝腎臟組織中,正常情況下血清中這些酶的活性相對恒定。本試驗中癱軟羔羊及其母羊各血清酶含量均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及其母羊,表明該病對癱軟羔羊及其母羊的肝腎系統有不良影響。
3.2 血液生化指標
血液生化指標是衡量羔羊體況的重要指標,可反映羔羊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水平[3]。王建紅等[4]指出尿素是蛋白質代謝后產生的廢物,尿素濃度的高低能較為準確的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和日糧中氨基酸的平衡狀況。肌酐含量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若肌酐和血清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同時升高則表明動物的腎臟嚴重損傷[5]。肌酸激酶是器官特異性酶,以骨骼肌含量最多,其次是心肌和腦組織,在心肌損害的早期能快速反應,可作為早期診斷心肌損害的主要指標[6]。鈣和磷主要以無機鹽形式存在于體內,鈣對羔羊體內磷的代謝、骨骼的生長發育、神經的興奮、肌肉的收縮等生理生化過程均有較大的影響,而磷含量的高低則直接影響機體肝功能的健康[7],通常鈣磷比超過正常范圍時,會引起動物體代謝紊亂。葡萄糖可反映機體內糖的生成和組織消耗間的平衡狀態[8]。總蛋白、白蛋白和白球比可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狀況,若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易導致幼齡動物反應敏感,抗應激能力減弱[9]。脂類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反映機體對脂類代謝的水平[10,11]。本試驗結果表明血清生化指標癱軟羔羊與健康羔羊、癱羔母羊與健羔母羊間均有顯著或極顯著性差異,說明羔羊癱軟綜合癥與機體血清生化指標存在相關性。其中,癱軟羔羊血清中鈣含量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而癱羔母羊與健羔母羊含量差異不顯著,由此可知,缺鈣可能是造成羔羊癱軟的主要原因。癱軟羔羊及其母羊葡萄糖水平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及其母羊,這與孟慶華等[1]的研究結果相似,可能和癱羔母羊妊娠期日糧營養水平低或機體消化不良有關,進而影響所產羔羊。
3.3 血液生理指標
血液生理指標是反映機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指標[12]。白細胞是機體最主要的免疫細胞,參與機體的細胞免疫過程,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反映了機體綜合的免疫反應能力,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血紅蛋白是動物體內運輸氧的一個重要蛋白質,血紅蛋白含量偏低會影響機體的正常代謝過程,進而影響生長發育[13]。紅細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機體抗感染免疫的因素[14]。本研究中,癱羔母羊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百分比極顯著高于健羔母羊,表明癱羔母羊可能處于感染性疾病恢復期或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癱軟羔羊白細胞、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都極顯著低于健康羔羊,表明癱軟羔羊的細胞免疫和新陳代謝能力較差,抵抗力較弱。
4 結論
羔羊癱軟病與本試驗所測指標具有明顯的相關性,由于母羊存在假健康狀態而導致羔羊癱軟。應加強母羊飼養管理,保證飼草料質量安全,定期驅蟲。總之,母羊健康養殖是避免羔羊癱軟病發生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孟慶華,律海峽,王麗,等. 羔羊癱軟綜合癥診斷方法研究初報[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28(9):148-149.
[2] 楊曉宇.莎能奶山羊初乳理化性質及其免疫球蛋白(IgG)的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6.
[3] 李文娟,陶慧,張蓉,等.日糧脂肪水平對湖羊雙胞胎公羔生長性能及血清指標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18,49 (2):327-337.
[4] 王建紅,刁其玉,許先查,等.賴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對犢牛生長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1,23(2):226-233.
[5] 蔡健森.蛋白來源對早期斷奶羔羊生產性能和器官發育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
[6] 邵金富.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損害8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2,4(1):76-77.
[7] 曹少奇,陳焱森,趙宗勝,等.早期斷奶對舍飼哈薩克羔羊生長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16,48(9):62-67.
[8] 夏萬良,戴小蓮,鐵山.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標與體重的相關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09,2(9):9-13.
[9] 龔飛飛,胡登林,趙正劍,等.補飼營養調控劑對暖季放牧羔羊生長發育及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草食動物,2011,31(4):26-29.
[10] 敖·德古里那,周波,肖芳,等.柑橘皮渣對斷奶羔羊生長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及經濟效益分析[J].中國飼料,2018(5):60-65.
[11] 李文楊,劉遠,吳賢鋒,等.早期斷奶對舍飼福清山羊羔羊生長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福建農業學報,2018,33(11):163-166.
[12] 要笑蕾,陳曉勇,孫洪新,等.寒泊羊與小尾寒羊繁殖性能及雜交效果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4):131-133.
[13] 張玉生,柳巨雄,柳娜.動物生理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4] 王麗.綿羊附紅細胞體的生物學檢測及其對紅細胞、T淋巴細胞影響的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