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技術層面需要選擇有效的技術環境。社交平臺既能作為學生與老師溝通的平臺,更是學生與專業人士交流、拓寬視野、多角度理解教學任務的途徑。本文以《金融服務營銷》課程營銷方案設計單元為例,采用課程任務與社交平臺相結合,介紹了社交平臺交互式信息化課程融合的實施及效果。
關鍵詞:社交平臺;信息化課程融合;營銷方案設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在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還需要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后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讓學生進行知識重構。鑒于社交平臺已滲透到職業工作和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并重塑了我們的學習、工作和休閑空間。能否運用大眾媒體力量提升工作效率和完善工作效果,是信息化課程融合在技術層面對教學的要求。
一、營銷方案設計單元的信息化改革
引入大眾社交媒體,發揮數字媒體在職業教育中的特殊潛力,這包括:
(一)微信
學生在此與教師討論專業問題,并及時得到教師指導,這解決了學生由于空間和時間不同步產生的困難;
(二)論壇
學生通過論壇,學生在論壇上與有同樣興趣的外界人士交流,多角度的理解任務,拓寬了視野,也掌握了學習的其他途徑。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內容的改革
高職營銷類課程中,營銷方案的編制是一個獨立的教學單元。其重點是讓學生全面了解營銷方案的編制原則和格式,掌握營銷方案的內容和編制步驟,并能完成某一商品營銷方案的編寫。其內容包括制定營銷計劃大綱、市場環境調查、確定營銷目標,制定營銷策略、營銷計劃的執行與控制。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營銷方案的內容及流程。能力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營銷方案的編制方法,在任務討論和分工協作中增加團隊合作能力。
教學效果是營銷方案設計單元的難點。就營銷設計方案這一教學單元來說,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教師講述營銷方案的設計要點,學生記憶。項目化教學要求在“做中學”,所以一般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就是設計某一營銷方案的任務,由學生以團隊的形式來完成任務,教師總結講解知識要點。這樣的教學設計,雖然實現了在“做中學”,學生可以掌握營銷方案的知識要點,但其設計與現實市場營銷方案相去甚遠,學生只是掌握了營銷方案的步驟,至于方案設計中的要點和難點,除非教師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銷實踐經驗,否則這種差距無法通過教師的點評來認識和修正。另外,團隊協作能力是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必備的能力,但這種小組協作往往只是組長分配任務,每人完成自己的一塊,無法領會團隊合作的意義。
對于高職水平的學生來說,要完成的任務不能專業性太強,如在沒有學習金融產品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設計一款金融產品的營銷方案,這難度超出學生能力,無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本單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營銷方案的設計流程,如果選擇一個學生非常熟悉和了解的產品,降低了任務完成的難度,學生也更容易發散思維,有更多的創意發揮,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激發更深入學習的興趣。因此可以先選擇一個學生熟悉的產品進行營銷設計,再針對同樣的營銷方案設計觀摩視頻,學生對照、討論、總結營銷方案的要點和難點,再針對某一款金融產品設計營銷方案。
營銷方案設計單元要實現最接近現實工作體驗的效果,就必須知道現實工作中營銷方案設計的真實面目。借助信息化技術,老師可通過布置任務----分組討論——組間對抗-----教師點評——觀摩視頻——網絡互動——教師總結——營銷方案設計的方式完成。
三、信息化實施給學生提供學習平臺
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施,可考慮利用網絡資源獲取營銷方案設計的資訊,還可以引入網絡聊天平臺。網絡論壇被認為是聊天的平臺,很少有教師會將網絡論壇設計在教學內容中。實際上,知乎、豆瓣、百度貼吧既是聊天交友平臺,更是學習平臺。借助網絡論壇,學生在論壇中提問,可以吸引真正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前來解答。學生不僅可以得到一手的營銷經驗和建議,還可以通過與專業人士的互動來獲得更多營銷、就業的資訊。這樣有針對性的論壇互動成為學生了解社會的窗口。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任務和視頻的選擇必須符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學習者特征。另外,本單元的設計需要在網絡論壇上與其他專業人士交流,視頻的選擇不僅要符合課程內容,更重要的是,只有較高點擊率的熱點視頻才可能吸引感興趣的專業人士進入論壇交流。因此,本單元選擇了《職場青春》第一集《營銷36小時》這一視頻。《職場青春》是上海越營影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學生真人秀,8個從全球海選出來的大學生在沒有任何營銷經驗的情況下被要求設計萬科泊寓公寓的營銷方案及海報。整個視頻展示了兩個組的大學生籌劃、準備、制作的營銷方案的過程。該視頻被放在優酷播放網站上,截至2021年6月1日,點擊率已經達到52577次,在百度搜索中也居于排名第一的位置,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這一視頻的選擇,不僅與教學內容緊緊相扣,更重要的是,視頻展示的都是大學生完成任務的跟拍,學生觀摩起來更加有代入感,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學安排上,教師要求學生先通過網上查找資料、討論設計關于萬科泊寓公寓34平方米小戶型的營銷方案,再觀摩視頻中幾個大學生的表現和方案展示,學生不僅在“做中學”,而且還在“看中悟”,對知識點的認識更加深化。
信息化教改有效要求教師與學生對應用的技術具備相應操作能力,才能實現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營銷要點的理解,要求學生以方案制作中的總結、觀摩視頻中的感悟為內容到豆瓣、知乎等網絡論壇開帖子進行討論。這些論壇學生本來就非常熟悉,操作起來非常容易。該論壇成為學生與外界聯結的平臺,學生和其他對該視頻感興趣的專業人士就營銷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討論的內容不局限于營銷方案本身,可外延至團隊合作的關鍵、企業對新人的考量標準。網絡論壇這一平臺,給學生打開了一扇新的學習的大門。
最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營銷方案設計流程,結合在論壇中討論營銷方案設計的要點和難點,以小組為單位非常高效地設計出針對大病險的營銷方案。這是典型的由易到難的學習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信息化改革在營銷方案設計單元的效果
信息化教學過程的實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中做”“看中悟”“問中學”。網絡論壇上的帖子吸引了很多有營銷經驗的人士前來討論,最大的意外莫過于《職場青春》制片人的進到帖子里與大學生互動、交流。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們收獲了以下幾點:
1.掌握了營銷方案設計的要點和流程。
2.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增強分析能力。
3.觀摩視頻中團隊協作,比照自己在團隊中協作的過程,清楚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
4.通過網絡平臺交流拓寬了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途徑。
5.通過視頻觀摩、網絡論壇聊天了解職場中對應屆畢業生的素質要求,明確努力方向。
6.意外之喜是學生們在網絡論壇上與制片人聊天,得到了對方免費的面試培訓。
五、信息化課程改革的思考
信息化改革在營銷課程中的實施,大大激發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與學生“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強化。2014、2015年全國信息化教學比賽中將信息化教學設計單列出“教學效果”這個一級指標,分值為15分,說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最終目標是希望通過運用信息技術達到教學目標。總結信息化改革在《金融服務營銷》課程中的實施,可以看到,信息化教學改革是否有效取決于兩點:一、技術的選擇、運用方式符合教育教學過程,例如符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另外必須結合學習者特征等。二、對要實施的信息化技術,教師和學生應對技術具備相應的技術操作能力,才能實現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的實施,需要信息化技術滿足教學目標、適應教學對象,要注意推進課堂中新老技術、教與學資源、多種學習方式的合理混搭,實現技術與學習方式的無縫對接,推進教學創新。另外,網絡聊天平臺的采用突破了傳統課堂局限、重構教學結構、體現出教學新理念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胡曉玲.信息化教學有效性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5):33-37.
[2]李敏嬌,汪穎.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6):19-22.
[3]邱婷.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小本推進策略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8) :39-41.
[4]褚笑清.信息化教學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15(16):57-58.
[5]洪瑛楠.社交平臺在金融互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243-244.
作者簡介:魏曼(1978-),女,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