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軍
(沈陽市沈北新區基層社會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121)
鄉村振興是黨在十九大期間提出的重要戰略,其與社會發展、城鄉發展、居民生活密切相關,是落實“三農”工作的著眼點和總抓手。在開展鄉村振興中,組織振興是保障和基礎,基層黨組織則是各類組織中的實踐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在實際工作中要發揮引領和組織作用,帶領其他組織共同為了振興鄉村經濟做出貢獻。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提出的重要戰略,是拉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在落實這一戰略中,地方政府和基層黨組織要以中央要求為核心,貫徹加強和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突出組織振興的特殊地位和突出位置。同時,基于現代農村地區的現狀,發展集體經濟、培育特色產業以及創新現代農業,是當前黨員干部和黨組織的重要任務和關鍵內容。鄉村振興屬于一項系統的復雜工程,其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繁瑣性,因此,振興鄉村需要組織先行,提升黨組織的文化興村力、社會治理力、經濟發展力、組織動員力以及政治領導力,突出在戰斗堡壘、建設先鋒的作用。
隨著現代農村經濟結構的轉變,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核心,而想要實現產業振興,則要發揮組織振興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其是保障、是基礎、更是關鍵環節。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組織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以及產業振興屬于五個關鍵環節,五個環節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鄉村振興的基本路徑、目標任務以及豐富內涵。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目標,其也是保證實現其他振興的基礎和前提,基層黨組織作為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組織,其聯系農民朋友的紐帶和橋梁。同時,組織振興不僅能夠聯系廣大群眾,更可以將更多的農村基層組織聯系在一起,進而形成發展合力,共同實現鄉村振興目標。
在黨的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想要促進鄉村振興,各級黨組織和黨委都要發揮領導和管理職能,凝聚黨組織和社會各方的力量與智慧,共同為了實現鄉村振興這一目標而努力。在鄉村振興進程中,黨組織要體現自身的領導力,集中黨政資源為人民群眾辦大事、辦實事,發揮政治優勢,通過科學的領導全面落實振興戰略,將黨的提倡和主張,轉變為干部群眾和黨組織的實際行動。基層黨組織是“主心骨”和“原動力”,更是匯聚其他各類組織的核心,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指導力,可以將各種組織以鄉村振興為導向團結在一起。
在開展鄉村振興中,不僅需要黨組織的科學引導和正確指導,同時還要社會各類組織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密切的配合推動組織發展。但是當前,農村地區的各類組織在發展中存在一定的滯后問題,其具體體現在:第一,農村現有的經濟組織類型單一、數量不多,例如銀行、合作社等,其在產品服務中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一些合作社難以發揮服務職能,在運行模式方面也存在較大缺陷;第二,各類社會組織在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經費來源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參與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能力不足;第三,社會組織在體系建設中存在問題,沒有向廣大基層延伸,在農民群體中缺乏影響力和輻射力,雖然開展了一些村鎮活動,但是由于組織不足,鮮有農民朋友參與,沒有發揮其服務功能。
集體經濟是現代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而集體經濟薄弱也是制約組織建設的關鍵因素,阻礙了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例如一些集體經濟組織增幅不高、結構單一,主要通過土地發包獲得經濟利益,沒有發揮其在優勢產業中的價值;又例如一些集體經濟底子薄、基礎差,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基層黨組織要突出領導職能,積極擴寬發展方式和發展思路,探索集體經濟的發展新途徑。
現代農村的青壯年更加傾向到城市發展,人才流失已經成為當前鄉村振興中面臨的關鍵難題,現有的鄉村干部隊伍年輕人不多,明顯缺乏活力,隊伍年齡老化嚴重,協調組織能力不足、整體素質不高,難以形成凝聚力和團結力。同時,一些村干部在思想解放方面做的不夠,缺乏服務意識、市場意識和服務思維,在推動鄉村發展進程中沒辦法、缺思路。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職能,更要體現各類組織的協同作戰能力,實現各類組織之間的互通互作,為了鄉村振興這一共同目標而努力。因此,黨組織要發揮領導和組織功能,將經濟組織、群眾性組織團結到一次,形成強力有效的組織合力。首先,充分發揮和體現農村合作社的作用,服務和指導合作社有效運行、規范操作,對于一些農民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相關部門要組織人員進行宣傳指導,提升農民群體的合作意識,推動合作社的穩定運行;其次,加速培育農村地區的龍頭企業,加速家庭農場、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的緊密合作,形成現代的經濟合作體,在這一合作體中,合作社發揮服務職能、家庭農場負責生產勞作、龍頭企業加強產品流通加工,進而形成完善而合理的產業鏈條,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通過規模化經營打造市場品牌,利用農業資源和優勢農產品,加速企業的快速壯大;最后,社會組織要積極向農民群體延伸,為自發性組織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加大人才資源、財力資源的投入,尤其要結合農村地區的組織短板,大力發展法律服務、中介性組織,發揮其在社會服務中的職能。
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動力,是保證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正常運轉的物質支撐,因此,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是當前村級組織需要貫徹和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首先,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帶頭作用,結合當地具體情況,摸索發展新思路和新途徑,挖掘公共設施、房屋建設以及土地資源的經濟潛力,利用租賃、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以及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實現產業的協同發展,創設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其次,黨支部領導和機關干部要發揮作用,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根據鄉村實際制定發展路子,通過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以及清產核資等工作,突出增收致富的心渠道;最后,加大對集體經濟的政府扶持,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非農資本參與到集體經濟中,促使集體經濟更加穩定的發展。
組織振興的基礎和干部隊伍建設,通過建設一支能力強、素質高、懂業務、善經營的村級干部隊伍,能夠加速推進鄉村振興進程,因此,基層黨組織要給予人才隊伍建設以高度重視,尤其要做好財務管理、市場營銷、農業技術、產業發展、市場經濟發展的培訓,通過黨員干部帶領廣大群眾,共同進行專業創新和發展探索,推動全體群眾致富增收。首先,黨組織書記要根據現有的干部隊伍情況,做好基層調研工作,結合干部隊伍的需求,對培訓課程進行科學設計,堅持貫徹“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原則,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到先進地區學習經驗,擴寬干部隊伍的文化視野和專業視野;其次,對培訓模式進行適當的創新,摒棄以往以“會議”為主的培訓方式,結合人員培訓需要引入情境模擬式、案例分析式、會議研討式以及觀摩體驗式等新型培訓模式,帶動所有學員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開展人才培訓中,基層黨組織書記要發揮帶頭作用,主動學習先進的經驗和知識,促使廣大學員以黨組織書記為榜樣,以端正的態度對待培訓學習;最后,對培訓手段和培訓模式進行創新,堅持實踐指導和理論學習并重,引導廣大學員將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生產和鄉村建設中,同時,還要注重搭建鍛煉和時間平臺,為了發揮培訓效果,可實行黨組織書記交流制度,提升書記的專業能力、履職能力和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開展鄉村振興中,要充分發揮組織振興的作用和價值,通過黨組織的科學指導和服務,將各類社會組織團結到一起,共同為了鄉村振興做出貢獻,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實現城鄉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