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龍
(黑龍江細鱗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黑龍江 鶴崗 154100)
森林資源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而且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土壤都有密切關系,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保證環境的穩定。如果森林資源受到破壞,則很難恢復,但是,也有必要開發森林資源,促進林區經濟的發展和滿足社會的要求。隨著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對森林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一些地區也出現了森林過度開發利用的問題。因此,需要探索科學的方式,保護和利用好森林資源,才能夠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滿足生態環境的要求。
進入新時期,森林資源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而且國家逐步通過立法方式明確了森林資源重要性,對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提出明確的要求。從生態系統角度而言,森林資源能夠給整個自然環境提供更多的氧氣,并且發揮出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固碳的作用。因此森林資源是很多地區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穩定的前提條件,對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經濟長期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地區的經濟發展都依靠當地的林業,林業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不可缺少的生存資源,森林資源也影響著國家的戰略方向。所以,必須要從根本上保護森林資源,構建起具有制度性、規范性的保護模式,合理進行森林資源的開發,才能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新時代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的需要。
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以森林資源存在作為前提,而森林資源的保護可以確保森林資源長期存在,兩者相輔相成,從而循環推動森林獲得經濟效益。但是在很多營林生產企業對森林資源的開發中,都有只看重自身經濟利益、無節制地對森林資源盲目采伐的情況,忽視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打破了對是森林資源的采伐平衡,造成森林難以再生,最后導致森林資源的總量不斷減少,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之后的森林資源開發也就不能維持。所以,森林保護是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提條件,為了保證對森林資源的持續開發,就一定要在開發過程中保證開發和保護之間的平衡,為短期經濟利益而打破平衡關系,只會影響長期的經濟效益。
合理的使用森林資源開發方式,不僅能避免對森林生態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也有利于加強對森林資源的防護,推動森林資源保護效果提升。合理的森林資源開發模式因該滿足市場的需求,其次要滿足森林的生長規律和再生周期,而且降低資源開發過度,避免對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在制定開發方案的時候,需要保證開發設計能促進森林資源的發展,提升森林資源的開發效果。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對資源開發工作的基本理念,也是國家發展的核心要求。在對森林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開發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持續性,確保樹木采伐和培育再生中間的平衡,才能讓可持續發展觀得到落實和應用。因此,必須要做好保護和開發之間的平衡,緩解和解決過去在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森林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正確應用。在謀求發展的同時,滿足森林資源保護和森林資源開發的平衡需求,提升森林中的物種豐富度,達到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提供了很多技術渠道和工作途徑,所以因該充分利用技術,滿足對森林保護的要求,發揮技術優勢,提升保護的效率和爭取更好的保護效果。因此,在新時期對森林開展保護工作,不僅要結合當前需要,也要考慮到未來的建設需求,有的放矢和因地制宜的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保護森林資源。例如,應用無人機技術,遠紅外監測遙技術,衛片圖斑比較技術等等。所以,在保護的過程中應該淘汰傳統粗獷的經營模式,革新過去僅僅追求短期利益的發展理念,充分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到森林生態保護工程中,從全局入手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在選擇應用技術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相關技術對森林資源全局的影響。比如,研究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以及提升森林生態穩定性的兩重作用,并且研究技術投入使用后,對森林資源產生的長遠影響及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適用度。
為了構建立體化森林保護制度,在開展森林保護工作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林業結構的建設,新時期的林業結構不能僅僅以追求經濟發展作為林業結構建設的內容,而是要立足于全局,分析林業結構建設對森林生態環境水平的促進作用,實現對森林在保護中開發,調和林業經濟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解決過去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為此,需要充分研究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結合當地的發展需求,森林資源保護的需要,以市場需求作為發展原則,創新森林的發展模式,設計滿足當地發展需求的林業結構。例如,要做好產業的規劃和布局,以及分析地區優勢來謀求發展道路,通過加強林區的細化水平,完善涵養水源林區的構建,規劃經濟發展林區和保護林區域,協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發展過程中,也要不斷積累經驗,統籌優化林區發展結構,加強事件工作,提升林業結構的科學性。對于一些地區,也要解決模式化、固定化的林地發展方式,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也要提高認識,讓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得到落實。
由于森林資源的問題正在日益突出,所以要避免繼續使用過去粗獷的森林資源開發方式,避免影響深林資源的保護工作,而且要給未來的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所以,新時期因該強化森林的防護措施,使用合理的手段,做好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為了能夠確保環境保護和地區發展的協調,需要樹樹立經濟和生態共同發展的發展觀念。為了滿足對森林防護的要求,需要提高是對森林防護工作的重視,充分挖掘森林生長的基本規律構建規范的森林保護制度和發展體系。同時,要避免在發展過程中違背自然的發展規律,保證森林能夠遵循科學的發展道路,在保護過程中,需要做好對森林狀況的排查,加強對違法、違規問題的處理,以及做好防火工作,保證森林的安全,對于一些緊急事態也要做好提前準備。
青山常在就是讓林木采伐和造林同時進行的一種森林資源開發方式,既實現森林資源進行可持續的開發,又實現森林林木的采育結合。使用這種方式能保證林區青山常在,維持和保護豐富的森林資源,也能保護生態環境,為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多維度的發展就是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對森林資源進行空間立體,多方式的利用,提升對森林資源的開發效率,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傳統的開發方式僅僅進行木材的采伐,不僅和保護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理念背道而馳,還存在開發效率低下、經濟效益不足等問題。因此在新時期的森林資源開發中,還要做好對森林資源的多角度,立體式工作。比如通過將一些性能比較好的木材制作板材后,將邊角廢料開發用于助燃材料。通過合理的森林撫育方式,使雜亂無序的林分,形成林分分層顯著,既能更好的提高生態效益,又避免森林資源的浪費現象。
建立保護區對保護森林資源十分有必要,有利于平衡森林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保護區天然的自然資源,進行科學研究,形成的科學成果又可指導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因此,建議加強保護區規劃,同時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對保護區的監管,通過科學的監督管理,逐步完善森林保護和開發利用體系,實現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
森林資源對國家的發展十分重要,應做好對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的平衡,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提高森林生態效益。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地方森林資源的發展情況,分析當地的經濟需求,研究在森林資源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治理森林過程中,也要不斷更新治理理念,實現地區林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