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蓮 張 瑞 呼 源
(1.神木市城郊農牧業技術推廣站,陜西 榆林 719300;2.神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陜西 榆林 719300)
神木市分布于陜西省境內,氣候特點以大陸性季風氣候為特征,當地具有較好的生態條件,同時土壤條件也適宜于種植綠豆。近年來,隨著市場上人們對綠豆需求的不斷增加,當地綠豆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為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為了進一步提高綠豆種植整體水平,推動當地綠豆種植產業持續穩步發展,下文當中對綠豆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神木市近年來在在不斷調整農業結構種植過程當中,充分考慮神木市的氣候和土壤情況,不斷擴大綠豆種植面積,近年來當地的綠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綠豆高產種植過程當中,其產量的高低和種子的選擇質量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性,因此在種植綠豆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優質種子的選擇,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以及水文環境條件等,科學合理的選擇種子進行播種,保證綠豆健康生長,提高其產量和品質。
完成選種工作后,還必須要科學的處理種子之后開展栽種工作,處理種子過程當中要進行測試、曬種以及選種和拌種等工作內容。①曬種。過程當中,在晴朗天氣條件下進行,把種子攤鋪在干燥的區域進行2d晾曬,來有效殺滅病菌,保證種子發芽率。②選種。通過人工手段或者機械手段進行選種,首選籽粒飽滿均勻的優質種子,將其中的雜質、破損種子等全部去除。③測試。主要測試種子的發芽率情況,確保能夠達到95%以上的發芽率。④拌種。利用拌種方式,可以控制和減少各類病蟲害的發生。⑤接種。開展播種之前利用根瘤菌或者40%多菌靈開展接種工作,有利于提高綠豆產量。
綠豆種植過程當中在土壤肥力方面沒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實際種植時,為了對種植模式進一步優化,應當科學選擇相應的種植地塊,保證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透條件之后開展播種工作。一般在6月中旬階段開展播種工作。及時除草,深翻土地,整地之后便可開展播種。為了提高土壤肥力條件,在整地工作當中,應當合理的吃入一些腐熟的有機肥和化肥,種植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實行輪作或者間種套作。結合整地根據400 kg/667 m施入有機肥料,施肥工作完成之后,對土地進行深翻,如果條件具備,便可通過旋耕機械設備對地塊兒進行旋耕,確保土壤和肥料充分融合,提高土壤肥力,保證綠豆健康生長。
綠豆生長過程當中不耐濕,不耐寒,具有播種周期短,生育周期短等特點,所以當地地表以下5cm地溫處于15℃條件下便可開展綠豆播種工作,播種時間太早或者太晚都會對綠豆的健康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繼而降低綠豆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綠豆播種過程當中,必須要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對播種時間科學合理的進行選擇。確定綠豆播種量時,要充分考慮土壤的肥力條件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綠豆品種生長特性,做到因地制宜,科學確定播種量,一般情況下播種量應當根據留苗數的二倍進行控制,土壤有著較好的肥力,而且綠豆品種優越,播種量可以適當的減少。
2.5.1 除草管理
由于綠豆喜溫,所以綠豆生長過程當中,應當確保溫度處于10~40℃的溫度條件,但是在這樣的分度條件當中也會生長出很多雜草,這就需要結合實際,將田間管理工作充分做好,及時的進行除草,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避免發生土壤板結,使土壤水分蒸發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土壤溫度,盡可能為綠豆生長創造更加優質的生長環境。當綠豆展開第一片復葉時,便可實施淺鋤,當綠豆展開第二片復葉時,進行第二次除草工作,綠豆分枝期間實施第三次除草工作,并對其根部進行培土。
2.5.2 水分管理
為了有效提高綠豆產量,還應當進一步強化水肥管理,開展澆水工作,而且還要結合綠豆不同生長期,充分考慮綠豆的生長長勢和土壤水分條件,科學合理的澆水,保證綠豆生長過程當中水分得到充足供應。
2.5.3 病蟲害防治
2.5.3.1 病毒病
(1)癥狀 這種病害在綠豆的出苗期以及成株期比較多發,有病害出現時,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病斑會出現在葉片上,造成葉片發生皺縮,有有的品種的綠豆葉片部位發生明脈以及葉片扭曲畸形等情況,這種病害比較常見,是綠豆苗期階段常見的一種病害。發病輕時,幼苗期出現花葉和斑駁癥狀的植株。發病重時,幼苗出現葉片皺縮,花葉植株呈現叢生特點,葉片部位發生皺縮、畸形,葉肉也出現隆起,有皰斑出現,皺縮花葉表現為黃綠相間的特征。
(2)發病條件 ①種子播種時攜帶病菌,引起直接發病。②田間存在大量蚜蟲,發病重。③大風降雨天氣條件下,植株間的彼此接觸摩擦,加重傳染。
(3)防治方法 ①首選無病蟲害和抗病蟲害的優質品種及時用 40%氧化樂果 1000 倍液,噴霧防治蚜蟲。②利用500倍液20%的病毒a進行噴施防治,每7天一次,連續應用2~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5.3.2 葉斑病
(1)癥狀 病害發生時在葉片部位有水漬狀小斑點出現,之后不斷的擴大形成圓形病斑呈現褐色,有的表現為不規則狀,壞死斑出現在后期階段,引發綠豆干枯以及落葉。
(2)發病條件 這種病害的發生和溫濕度條件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性,當達到85%~90%相對濕度時,溫度在27℃左右,會快速的萌發病菌分生孢子,當達到32℃溫度條件時,菌絲體出現快速的生長,病情也快速發展。
(3)防治方法 ①首選抗病品種,控制種植密度,確保田間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②重視田間管理工作,大雨之后及時的排澇散墑。③利用500倍液70%的代森錳鋅進行噴施防治,每7天噴施一次,磁性應用2~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5.3.3 根腐病
(1)癥狀。病害發生的初期階段 心葉逐漸地變為黃色,如果將植株拔出之后觀察其根系,便能發現莖下部主根部位呈現黑褐色,并存在一些凹陷,將綠豆的莖剖開,能夠發現暗褐色的維管束,根部出現大量腐爛時,植株便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①選擇抗病品種,落實輪作措施。②并加強中耕除草,降雨之后及時的進行排水,增加地溫。③選擇600倍液15%的腐爛靈噴施防治也可選擇600倍液75%的百菌清進行噴施防治,每七天噴施一次,連續應用2~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5.3.4 蚜蟲
綠豆生長過程當中常常遭受蚜蟲的危害,當發現綠豆植株遭受牙蟲危害時,植株生長速度也會明顯變慢,影響綠豆的開花結實,導致葉片發生卷縮,引發嚴重的減產問題,在治理蚜蟲過程當中,可以撒施毒土進行防治,將樂果粉以及細沙和敵百蟲粉合理調配成毒土進行撒施,可以很好的抑制這類病蟲害。同時在早晚時段,根據2 kg/667 m2比例,選擇10%的樂果粉或者2.5%的敵百蟲粉進行噴灑。還可利用2000倍液,50%的磷胺乳油進行噴施防治。
由于土壤肥力和光照條件的不同,綠豆在成熟過程當中也存在不相同的成熟時間,應當與具體實際充分結合,運用隨熟隨采方式進行及時采收,如果種植面積較大的,應當運用一次性采收模式,當綠豆的莢果2/3達到黑褐色改變時便可統一的開展采收工作,成熟莢果在高溫的條件下極易裂開,收割過程當中應當在早晨或者傍晚時進行收割,收割完成之后及時的進行晾曬,脫粒,合理儲存。
上文當中結合神木市綠豆種植實際對綠豆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進行分析探討,希望能為廣大綠豆種植戶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同時,為了提高綠豆產量,增進綠豆品質,在種植綠豆過程當中還應當和當地的具體實際充分結合,研究綠豆種植相應的配套技術措施,并科學運用,為綠豆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