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儀海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廣西 欽州 535422)
隨著荔枝種植規模以及數量的逐漸擴大,荔枝病蟲害問題十分嚴重,要降低病蟲害對荔枝生長帶來的影響,需要做好荔枝病蟲害的防范工作。荔枝病蟲害防治借助綜合綠色防控技術,提升病蟲害防治水平,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安全的生態環境,注意農藥使用的量,以更加科學的方式以及劑量來使用農藥。
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極大,為了降低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需要考慮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出發思考病蟲害防治措施。當前荔枝病蟲害的防治方面以使用綜合綠色防控技術為主。使用該技術防治病蟲害,不僅能提升農戶綜合綠色防控意識,同時還能提升荔枝的種植質量,促進荔枝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綜合綠色防控技術要求控制藥量來治理病蟲害,考慮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借助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手段,防治病蟲害,進而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保證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1 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生長過程中易出現較多的病蟲害,首先表現為荔枝霜疫霉病。霜疫霉病對荔枝的生長影響較為嚴重,荔枝發生霜疫霉病,其葉子、花穗以及果實都會受到影響,葉子逐漸有綠色變為褐色,花穗變黃,然后凋謝、壞掉,不能生產果實;荔枝產量大大減低,直接影響果農生長積極性,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同時遇到雨季,果園會出現較多的霉狀物,傳染擴大,直接造成大量爛果出現。查詢相關資料可知,該病蟲害的發病率較高,給荔枝產業帶來的影響最嚴重。
2.2 炭疽病。荔枝病蟲害還表現在炭疽病方面,該病蟲害與霜疫霉病類似,主要影響的地方在荔枝的葉子、花穗以及果實上,不過危害的現象表現有所差異。當出現炭疽病時,荔枝的葉尖主要呈現出大塊的褐色斑點,受影響的地方表現為焦枯狀,同時該褐色斑點還會出現在葉片上;花穗的影響是顏色變暗,然后干枯,出現黑色的花柄,造成花朵脫落,進而影響果實的生長。且該病蟲害主要發病時期在荔枝結果階段,因此,直接給果實的成熟帶來較大的影響。
2.3 白粉病。荔枝病蟲害還表現在白粉病上,相較于前兩者病蟲害,白粉病出現的幾率降低,但該病蟲害對荔枝的生長影響較大。主要癥狀表現在葉片與果實上,葉片出現大量的白色斑點,隨即擴大至整個葉片,影響葉子的生長;具體來看,那些白色的斑點呈現出白色粉狀,多為病原菌以及孢子;白粉病對果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果實龜裂處,在龜裂處的縫隙里易生長白色粉狀物,隨即該白色粉狀物不斷蔓延擴大,在果實生長成熟時,直接影響果實的果皮,造成果皮干硬變色,影響果實口感。
2.4 煤煙病。荔枝煤煙病主要影響的范圍主要在葉片、枝條以及果實上,該病也是荔枝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該病初發時,出在葉片的表面出現霉斑,隨即逐漸擴散至較厚的煤煙形狀,漸漸呈現出放射狀的黑色小粒,或者是突起的形狀,直接給葉片的生長帶來影響,霉斑擋住葉片吸收陽光,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從而影響樹木的生長態勢。
2.5 荔枝癭蚊。荔枝病蟲害中除了病害會影響荔枝生長外,蟲害也會荔枝的生長帶來較大的影響。其中便有荔枝癭蚊。從種屬科目上看,荔枝癭蚊是雙翅目、癭蚊科。它對荔枝生長的影響主要在花穗以及幼果上,由于其個體較小,其繁殖較少,一旦出現在荔枝生長中,極不容易發現,而其對荔枝的花朵以及果實的影響又較大,使得荔枝損失較大。癭蚊將卵產于花穗、花蕊以及幼果中,危害荔枝的幼果以及花蕊,花梗被破壞,幼果外表皮出現褐色斑點,當幼果發育成熟后掉落,荔枝果實產量不高。
3.1 生物技術防控。荔枝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借助綜合綠色防控技術來實現。在生物防治技術的使用上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生物防治的重點在利用荔枝病蟲害的宿敵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荔枝蟲害的天敵是平腹小峰。在防治的過程中找準病蟲害的天敵,從而在生物層面達到防治效果,既提升防治水平,有保證了荔枝質量。同時從防治成本的角度出發思考,降低農藥使用的劑量以及頻率,減少農藥使用的次數,因為農藥會給環境帶來較大的危害;具體而言,春季荔枝常見的蟲害為椿象蟲,這一時期是該蟲害的產卵期,借助該蟲害的天敵,為天敵的生存創造環境,就能達到捕殺椿象蟲的目的,同時還十分環保;其次,針對蛾的捕殺來說,可使用性誘劑來達到捕殺的目的。通過性誘劑防治雄蛾與雌蛾交配,影響其產卵數量,達到捕殺的目的;具體來說,制作誘捕雄蛾的工具,影響其正常交配的時間,進而降低幼蟲出現的幾率;再次,借助生物制劑達到捕殺的目的。相較于直接使用農藥來捕殺蟲害,生物制劑對環境的影響較小,使用該制劑十分安全、高效,蟲害不會對制劑有依賴性,也不會影響蟲害的天敵,所以生物制劑的使用范圍較廣,目前的生物制劑主要包括農抗120以及阿維菌素等。
3.2 生態技術防控
3.2.1 間伐密度科學。在荔枝病蟲害的防治上,除了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防治病蟲害外,還能通過生態防治的方式達到防治的目的。生態防治也是綜合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給荔枝病蟲害的防治帶來較大的影響。荔枝植株間的密度也會直接導致病蟲害蔓延,所以需要科學控制荔枝種植的密度,達到降低病蟲數量的效果。針對種植密度較大,且存在嚴重交叉的植株,可采用設置種植密度,間伐以及修整的方式達到抵御病蟲害的目的。通過間伐以及修整能提升樹冠的質量,培育出高大、粗壯、質量上乘的植株,樹木生長結實,才能更好的抵御病蟲害。間伐的規格可從3mX4m變為6mX8m,但間伐的時間應在采果后進行,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果實。
3.2.2 回縮。在生態防治措施上,還包括回縮的防控措施。回縮技術主要在樹冠部使用,針對生長態勢較好的植株使用回縮技術,能直接將那么結果的母枝剪掉,將基部的樹枝保留下來;此外,還可針對枝梢生長直立的情況進行回縮,不過直立狀態的回縮技術力度較大,要將距離地面一米的主干砍掉,在樹冠的位置保留側枝,長度為0.9-1.1m,寬度為3-7m,同時還應注意每平方米有10個左右的枝條,確保植株能快速生長。
3.2.3 修葺。生態防治措施還應做好修葺,不僅要間伐、回縮,還應及時休整樹枝,給荔枝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定期開展修葺工作,將枯枝、病枝修剪出來,為荔枝樹的生長提供空間,陽光充足照射,養分充足,枝條生長得更為粗壯,果實長得更好。
3.3 物理技術防控
3.3.1 黃板捕殺。荔枝病蟲害綜合綠色防控技術應體現在環保綠色方面,使用環保綠色方式達到捕殺病蟲害的目的。綜合體現在全方面的防控上,因此,除了生物以及生態防控技術外,還包括物理技術的防控。物理防控技術一方面表現在黃板捕殺上,從蟲害的生長特性上著手,思考防控措施,如蚜蟲、葉蟬等顯著特性是趨黃,因此可以在荔枝樹上掛較多的黃板,達到捕殺害蟲的目的。具體來說,每一顆荔枝樹上應設置有兩個黃板,利用蟲害的趨黃特征粘住他們,進而達到捕殺害蟲的目的,這一防治措施不僅節約成本,還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3.3.2 太陽能振頻滅蟲。物理防治技術另一方面表現在太陽能振頻滅蟲上,將太陽能滅蟲燈放在荔枝樹周圍,發揮太陽能照射的作用,在太陽能上安裝電池板,調整太陽能光照的亮度,達到捕殺害蟲的目的。具體來說,太陽能振頻滅蟲燈屬于綜合產品,它將光、波、色以及味等都綜合在一起,并且考慮害蟲的趨光、色的特征,通過頻率以及波段等達到滅蟲的目的,一般來說,針對距離較近的害蟲,可通過光照的方式滅蟲,針對距離較遠的害蟲,可通過使用波的方式滅蟲。太陽能振頻滅蟲燈將光和波結合在一起,無論哪個距離的害蟲都能一網打盡,從而更好的防治害蟲。如蛾、金龜子等就需要使用太陽能振頻滅蟲燈,且捕獲的害蟲還能喂養家畜。
荔枝屬于嶺南特色水果,由于其口感酸甜而備受歡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人們對水果的需求較多,其中也包括荔枝,人們不僅要求荔枝外觀好看,還要求口感香甜,這對荔枝種植戶而言,需要從多方面著手解決,提升荔枝生長的質量。荔枝生長中遇到的一大問題便是病蟲害,為了有效解決病蟲害的問題,需重視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利用綜合綠色防控技術達到治理病蟲害的目的,從生物、生態以及物理三個角度上思考防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