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星宇 林瑩彤
(江蘇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豬呼吸與繁殖綜合癥會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如早產、流產、死胎、與呼吸道癥狀感染的一種傳染性病。我國第一次從進口豬里檢測出PRRS陽性豬是在1999年 ,并從中分離出PRRSV。后來郭寶清等人第一次從國內陽性豬群里分離到PRRSV,從而說明我國也開始流行此病,且到現在為止都沒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對此病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
PRRS病毒是屬動脈炎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這種病毒依據遺傳學的不同主要有兩個來源地,一種是存在于歐洲。另一種存在于美洲和亞洲。而中國發現的就是大量存在于美洲的美洲株 。這個病毒在十分干燥的地方是不容易存活的。只需要普通的消毒劑和洗滌劑就可以讓其滅亡。相反,在溫度很低,零下攝氏度的時候反而能存活的時間會長一點。長達數月甚至是數年。
這種病的癥狀在臨床上表現出的不同形式是由豬群的大小,年齡還有免疫狀態,還有易感染性和豬場管理狀況等息息相關。
雖有感染,但無臨床癥狀。
急性感染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為2~5周,它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母豬發燒不吃食物,然后早產、流產或者產出來的是弱仔、死胎等,且容易反復。生出來的小豬會有呼吸道,呼吸道癥狀感染,導致死亡這種癥狀,一般持續1~4個月。
豬場發生急性感染過后,如果控制措施不當的話就會導致豬場一直存在感染的狀況,不斷的出現母豬早產、流產甚至死亡。母豬有時候吃的很多,有時候吃的很少,呈現出一種厭食的狀態。如果不加強對豬場的管理,那豬場將時刻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會不間斷的有豬被感染,然后出現氣喘,咳嗽,結膜炎或者其他細菌感染。這種面食狀態的出現,不僅發生在母豬身上,也會影響公豬的情緒精神,然后導致食欲不振,性欲下降。如果病毒感染了生殖器官,還可以通過精液來排毒。病毒感染生殖器官,可通過精液散毒,而關于呼吸道感染的問題,年齡小的豬比年齡大的豬更加容易感染也更加嚴重。
而且這種病毒是極容易被感染的病毒,它主要是通過細胞內繁殖和淋巴結繁殖,然后分布到身體的各個器官。母豬的身體器官出現的相應的臨床癥狀也會依據被感染的程度不同,然后使得豬體的病變程度也不同。
這種病毒主要是通過豬和豬之間在豬場內傳播。容易被感染的豬和,已經被感染的豬的排泄物或污染物進行接觸時就完成了傳播。如果在豬場內已經存在了還未被感染的豬或者已經被感染的豬,還有抗體正在下降的豬,那么就會加速豬場內的病毒傳播,造成持續感染。在豬和豬的爭斗當中也會出現唾液與血液的傳播。除了上述以外,水平傳播之外,還可以通過母胎進行垂直傳播。不論是在母胎懷孕的早期或者晚期,都有可能出現,胎盤的傳播,甚至導致胎兒的直接死亡。生下來就帶有這種病毒的幼崽,也會對豬場內其他的豬進行感染。除了豬和豬之間的傳播之外,也有可能是通過外來的車輛工具,空氣或者蚊蠅等其他方式進行傳播。
控制這種病毒的至關重要的地方,就是確定這種病毒是否存在于豬場豬場內的感染是否有這種病毒所引起。所以首先要了解豬場的,一年的生產狀況或者發生疾病的狀況。然后通過了解其臨床癥狀或者病理變化作出診斷。因為這種病發生的癥狀較為復雜,所以必須要進行血清學的檢測。識別和確定疾病發生的根源。對病毒進行分析,然后實施免疫計劃。確定其病毒的傳播途徑是屬于母胎的垂直性傳播還是屬于水平性傳播,然后針對傳播方式和途徑確定正確的控制措施,保證豬場的正常運行。
對這種病要進行一番和控制的話,首先要確定它的傳播方式及傳播途徑,然后針對性的采取相關的控制措施。減少這種病毒的傳播和控制它的臨床癥狀。加強對這種病毒的深入了解和科學研究。然后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和控制。主要措施如下。
通過打疫苗來控制藍耳病的傳播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豬場的選擇,采用弱毒疫苗來控制和穩定豬場,提高豬場的產量。其中疫苗的正確選擇,合適的免疫程序至關重要。它決定著是否能從根源上減少或者控制這種病毒。
5.1.1 選擇正確的疫苗
再進行疫苗的選擇的時候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元素。既要確定它對病毒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又要確定它沒有任何的副作用。目前中國市場上存在兩種疫苗,一種是藍耳病滅活苗,一種示弱毒苗。再加它的毒株來源地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歐洲和美洲疫苗。而又因為弱毒,產生于細胞免疫,所以它控制藍耳病的效果較好。那就現有的研究來看,中國大陸的豬場一般采用的都是美洲疫苗中的弱毒苗。而該疫苗在歐美各地區已經做過大量的臨床性實驗,確保了其安全性。
5.1.2 免疫程序的制定
豬場應當依據自己的臨床反應,診斷數據。判斷疾病發生的形式,傳播的渠道,確定適合自己的免疫程序。對于有可能通過母胎進行垂直傳播的,要在早期就進行隔離,切斷傳播渠道,確保豬場的穩定。對豬場進。了解,確定未感染的豬群,并且清除未感染的豬群。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田間隔離,不僅僅是簡單的用鐵欄桿進行隔離。必要時對豬場內的前體豬進行免疫。加強豬場的管理,防止病原進入豬場。對感染的發病豬進行清洗隔離消毒豬舍。加強飼料管理 對發病豬進行隔離,根據臨床表現進行對癥制藥。緩解病情,保持前進錢出前進錢出的原則,以預切斷傳播途徑。
除上述措施外,還可以通過定期清群、全進全出和群豬封閉等措施來確保豬場的穩定。對豬場進行定期的清群,來切斷傳播源,確保母豬的無病傳播,讓新生小豬遠離豬場,不接觸原來的群體,對其進行特殊的飼養。豬場可以1—2年進行一次這樣的清群活動。還有全進全出的方式,是最普遍也是做容易實施且具有顯著效果的一種手段和措施,它最主要是針對呼吸道感染群體的,首先對原有的豬場進行改造,將原來的大范圍改成小隔間。不只是停留在用鐵柵欄或者玻璃來隔開豬與豬的距離,而是用實體墻來隔開,避免新生豬或者新來的豬與原來年紀大、生長速度緩慢且生長狀況不好的豬混雜在一起來飼養,同時還要注意對每個隔間進行痛風,安裝通風設備,保證空氣的流通,確保豬群的安全,切斷感染源。另外如果前一個豬群豬群離開了,要接待新的豬群,那要注意對原來豬場的清掃,徹底沖刷干凈,對每一個角落都要仔細地進行消毒。確保壞境的整潔和干凈。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豬群進行血清檢測,對病毒攜帶者進行清除,避免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必要時,可對群豬進行封閉,雖然這種方法相比較其他方法來說,成本比較高,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就是4—8個月不引進新的豬,對原來的豬群進行定期的,不斷的檢測,清除那些帶有病毒的豬,它的缺點就是實施期間就沒有新的豬進來了,可以解決的辦法就是,在豬場外重新開設新的豬場,然后引進新的豬群進行培育和飼養,可是這種方式會增加成本。
綜上所述,豬呼吸與繁殖綜合癥是屬于傳染性疾病,是因為感染了這種病毒形成的呼吸道感染與一種繁殖障礙。它的感染和發病不受品種、性別和年紀的影響,每種類型都有可能會感染此類疾病,其中嚴重的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豬場的經濟收入,進而影響整個豬場的繁榮發展,嚴重的甚至會對我國的養豬行業造成沖擊,所以我們要加強對這一問題、這一病癥的重視。了解它的病理和病原,臨床反應,然后制定相關的防疫措施,確保豬群的健康成長,穩定整個豬場的狀況,促能整個行業的興旺發展,提升豬場的管理手段,創新豬場管理模式,提升豬場的經濟水平,確保群豬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