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 燕 高懷松
(勐臘縣國有林場,云南 勐臘 666300)
進一步提升木材儲備的質量和有效性,已經成為了當前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前的木材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同時對木材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為了進一步迎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打造高質量的木材儲存基地、進一步提升基地的發展質量已經成為了資源管理領域的主要發展任務,同時也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為了進一步提升論述的有效性,本文以勐臘縣木材儲備基地作為案例進行針對性分析。勐臘縣自然條件優越,種質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林木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云南省林業廳關于下達2016年中央預算內林業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的通知》云林計財[2016]56號文件、《勐臘縣林業局關于勐臘縣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變更實施方式的請示》臘林報(2017]170號文件、《西雙版納州林業局關于勐臘縣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變更實施方式的批復》西林復[2017)47號文件要求,勐臘縣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總規模2000畝,中央預算內投資100萬元,實施方式為新造林與現有林改培相結合。
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培育珍稀、鄉土樹種,維護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的協調性和穩定性,而本文中案例所涉及到的具體建設方向是建立在實際發展需求的角度落實森林資源的改育,即根據當地的實際樹種以及土壤情況,建立在自然條件、經營目的以及土壤肥力等角度,合理的分析植被的生長狀態,進一步實現植被培育性能的最大化,培育新型的樹種,意在打造多功能森林。
這種改培和撫育的形式能夠進一步提升森林的生產質量,淘汰非目的樹種,能夠為森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實現對整體木材質量和衛生狀況的控制,能夠進一步提升木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可以增強其抵御自然災害以及生物災害的能力,這對于后期提升整體木材的社會經濟效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GB/T26424-2010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程;
(2)LY/T1646-2015森林采伐作業規程;
(3)GB/T15781-2015森林撫育規程;
(4)GB/T18337.3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
(5)LYT2118-2013大徑級用材林培育導則;
(6)全國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現有林改培技術規程(試行)
(7)《云南省林業廳關于下達2016年中央預算內林業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的通知》云林計財[2016]56號。
(8)《勐臘縣林業局關于勐臘縣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變更實施方式的請示》勐臘林報C2017)170號文件
(9)《西雙版納州林業局關于勤臘縣20106年度木村略儲各基地試點建設項目變更實施方式的批復》西林復(2017)47號文件。
建立在上述文件的基礎上,勐臘縣又根據實際的規劃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發展建設原則。
首先,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以珍貴用材樹種為改培目標樹種,多模式開展示范項目建設。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原則。
其次,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布實施的原則。實現資源培育與產業發展相結合,項目建設立足長遠,統一布局,分布實施。
再次,堅持因勢利導、彰顯特色。項目選擇西南樺為培養樹種,培育大徑級珍貴木材,即符合當地實際,也在很大程度上彰顯了勐臘地方特色。
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落實木材改育以及撫育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多功能森林,通過集約化的方式進行經營,合理的規劃不同類型樹木的排列方式和生長環境,這樣能夠落實針對性培養,這種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森林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實現的人工干預,借用了自然生長環境,提升森林的生長質量,不僅符合當下木材戰略儲備的相關需求,也是遵循自然生長規律的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為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的發展提供可持續發展動力,也可以進一步實現自然資源的優質戰略體系創新。
結合勐臘縣生態發展的實際需求和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的建設需求,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環境的樹種進行改革,主要選擇經濟效益較高,同時具備成熟栽培技術和撫育經驗的生態經濟林、珍貴用材林樹種,選擇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進行改育。同時建立在上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多項原則統一的基礎上,勐臘縣在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的過程中,項目的實施區涉及到了勐臘鎮、勐伴鎮、關累鎮三個區域,選定了西南樺、降香黃檀、柚木、格木、大果紫檀、交趾黃檀、合果木作為重點的改育樹種。
勐臘縣2016年度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實施規模近2000畝,總投資近100萬元,根據投資渠道進行統計,涉及到了中央預算內投資,其中,間伐改培共96萬元,撫育工程管理費用共24500元,其他費用共15500元。
森林資源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和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程建設有著直接的關聯,是進一步滿足現代化需求打造的資源儲備體系,因此在當前的木材儲備基地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在長遠發展的角度,利用長遠的眼光打造可持續化的發展理念,這種發展理念能夠進一步提升木材長期經營的有效性,建立在擴大森林覆蓋率的基礎上,實現木材資源的多功能開發,打造與實際自然環境發展規律相符的木材經營政策。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我國長久發展過程中的木材需求,也可以滿足城市綠化以及自然資源保護的相關需求。
在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規劃是提升經營質量和發展質量的前提,而規劃理念的形成又與當前的資源保護規范和相關技術體系有直接的關聯,因此在當前的木材資源戰略基地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科學有效的規劃體系,打造與實際相符的規劃方案,從細節角度入手,打造具有針對性的細化方案,提升精細化管理的質量,這樣才可以在提升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增強基地實際的收益和社會影響力。
木材儲備基地的經營效益主要涉及到了三個方面,首先從生態效益角度來看,在本方案落實之后,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生態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可以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同時森林的自然災害抵抗能力大大增強,在提升森林植被覆蓋率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增強森林資源的自我修復能力和生長能力,對于保土保肥實現水源涵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夠美化環境,減少區域內的自然災害。
從社會效益角度來講,落實森林改培,結合實際的情況打造優質樹種,構建多功能森林,能夠減少珍貴樹種成材的時間和成本,提高森林資源和木材資源的應用價值。能夠維持木材資源基地的循環發展和高效發展,可以進一步增強基地內部經營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勐臘縣木材儲備基地試點工程的開展,為后期基地內部森林資源的優化和建設提供了極強的發展前景和空間,前期試點工程的成功為后期的經濟效益提升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成為勐臘縣自然資源保護體系創新的重要依據,這些都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
首先地方政府以及相應領導必須要注重木材儲備基地的建設工作,將其作為與社會發展和區域建設等同的重要工程,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保障措施,加強項目質量管理,打造專業的技術團隊,落實技術到人、技術到項,同時積極的開展人員的技術培訓以及技術創新,確保技術體系的優化能夠跟進基地的實際發展要求,這樣才可以構建科學、穩定、持久的發展體系。
由于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試點建設項目是國家為推進林業產業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一項重大的生態建設工程,也是惠民濟民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必須要針對性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按照發展優化策略,做到全方位的質量優化,加強發展有效性,才能夠真正發揮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的實際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