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源區調整產業結構,夯實生態底色,以“美麗經濟”帶動“美麗鄉村”,為“一谷一城”建設注入新活力、帶來發展新機遇。
每年進入8月,大陽岔鎮后葫蘆村的百畝花海景色宜人,多彩的百合、絢麗的雪菊競相綻放,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賞花觀景、采風拍照。藍天、遠山、花海、人群共同組成了一幅沁人心脾的美麗鄉村畫卷。
自2015年大陽岔鎮打造長白山雪菊基地以來,花開成景、花落成茶的小小雪菊花為村民增收致富帶來了新的希望。去年這里又新增了百合花海觀賞項目,一方面以香水百合觀賞價值吸引游客,一方面秉承“食藥同源”的理念種植長白山甜百合,為村民帶來更多的收益。百合花卉種植基地已逐漸形成規模,大批游客慕名而來,農家樂、鄉村民宿等系列配套產業也為村民帶來更多致富的渠道。家住在后葫蘆村的李炳清正是這份“美麗經濟”的受益者,以往需要外出務工賺錢的她,去年則通過閑置房屋增設民宿項目獲得了經濟收益。
依托青山綠水的“美麗經濟”不僅讓后葫蘆村改變了村容村貌,還一舉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在這里逐漸成為現實。
為了讓后葫蘆村的“美麗經濟”進一步釋放產業發展新能量,助力鄉村振興,大陽岔鎮采取“企業+村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先后與多家企業合作,開發千畝長白山中草藥產業基地,打造 “五彩花?!焙汀爸兴幑取薄?/p>
像后葫蘆村的百畝花海項目一樣,近年來,大石人鎮東潮綜合旅游開發、石人鎮八里坡文化主題休閑旅游等一批主打美麗鄉村的產業項目先后在江源落地。以此為基礎,江源區將構建“鄉村田園綜合體”,推動“一谷一城”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讓“美麗經濟”助農增收,成為帶動鄉村旅游、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全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