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向陽鎮農業服務中心,廣西 河池 547306)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農產品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人們對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效率開始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從根本上解放農業生產力,農業機械推廣力度越來越大,甚至已經發展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農業生產變化趨勢。基于此,討論農業機械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促進作用有著極為重要的研究意義。
對我國農業生產總量進行直觀衡量的比率之一就是農業生產率,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評價農業生產效果的因素不僅是農業生產面積,更重要的就是農業生產總體效率。我國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依靠大量的勞動力,而絕大多數的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差,難以掌握科學且先進的種植技術,目前存在于農業生產中主要問題就是農業生產率低下。人工種植依靠的是種植經驗而不是專業的種植技術,因此在實際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種植間隔不合理導致的農產品收成不均勻、施肥過多或過少導致的農產品質量差等等。應用農業機械就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保證農作物種植間隔均勻,施肥量合理,為農作物提供了足夠的生長空間與養分,不僅能夠提升農作物的整體生產效率,同時也有利于節省勞動力。不僅如此,在對農作物進行收割時,人工收割的方式過于緩慢,導致有部分農作物收割不及時,或者因收割不徹底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問題,而農業機械的收割速度快且徹底,有著提升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推廣價值。
隨著農業機械推廣的進程加快,我國農業生產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從根本上節省了農民的勞動力與時間,并且我國農業生產技術不斷優化,已經有效地解決了曾經存在的糧食短缺問題,農民的收入成正比例增長,同時推動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即便如此,部分農業生產地區仍舊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生產力低下問題,農業機械的推廣是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農業機械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數倍人工的工作量,農業勞動生產率提升,促進農業長遠發展。農業生產與農業機械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作用,農業機械的發展促進著農業生產的規范化,而農業生產的需求增加同時促進著農業機械推廣力度的增加。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占總人口數量的36.11%。絕大多數的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于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效率及質量的提升直接決定著農民的最終收入。因此,推廣農業機械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生產活動,減少農業勞動力的同時減少了農業生產成本,也提升了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隨之農民的收入增加。農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賴于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只有大力推廣農業機械,才能幫助農民放心大膽地擴大經營規模,最終達到強化我國農業生產整體實力的目的。
在開展農業機械推廣工作時,想要達到更加理想的推廣效果,就必須要地方政府及相關財政部門投入足夠的資金加以支持。但是實際上,地方政府對農業機械推廣的力度較低,也不夠重視農業機械推廣工作,導致可以用于相關推廣工作中的資金較少,不能聘用數量充足、專業的推廣與培訓人員,農業機械推廣速度緩慢,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從事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人員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較差,并沒有經過培訓上崗,推廣人員本身并不了解農業機械,難以勝任,更無法受到農民的廣泛認可,推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主要存在于我國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中的問題之一就是推廣內容過于單一,造成這個現狀的因素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于政府層面,指派的推廣人員能力不強,或者地方政府在傳達中央整體工作任務時出現失誤。另一方面來源于農民層面,農民的種植技術存在局限性,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單一,導致在進行農業機械的推廣時只能針對糧食農作物開展,很難涉及到其他農產品種植領域,推廣工作的開展不全面、內容不完整。
對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推廣效果進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發現,推廣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農業機械的推廣要求相關人員深入基層農村,開展宣傳教育,之所以宣傳的速度緩慢,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從事推廣工作的人員數量稀缺且綜合素養較差。農業生產給地方政府帶來的經濟效益往往不如工業,導致政府部門不夠重視農業發展,而是將絕大多數的精力放在工業研究上,上級部門撥付的財政資金也多用于工廠及工業園區的建設,錯誤的認為只有工業才能夠起到對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地作用。進而在農業機械推廣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較少,推廣人員及農民的推廣積極性較低,直接影響著推廣工作的開展效果。
提升農業機械推廣工作效率的首要途徑就是增強思想層面的認識,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普通農民,都要從根本上認識到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首先,作為地方政府,應當認真傳達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指示要求,同時在第一時間對地方政府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與教育,對地方政府未來開展的農業機械推廣工作進行監督與指導。地方政府作為推廣工作的主要責任人,必須提升思想認識深度。其次,地方政府對農民的培訓也很重要,農業機械推廣的對象為農民,作為農業機械的使用者,只有充分掌握農業機械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應用效果,才是促進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進行有效推廣的關鍵。地方政府應當為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開展做好基礎工作,例如選派具有優秀專業素養的推廣人員深入農村基層地區,舉辦專業性較強的推廣講座,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認識程度,促進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對農業機械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動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就是推廣人員的專業能力,首先,地方政府部門應當確保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準確地掌握農業機械操作方法,加大培訓力度與培訓頻次,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吃苦耐勞等綜合素養。為了杜絕專業水平低下的工作人員影響到后續的推廣效果,要對推廣人員采用培訓上崗的方式,只有通過培訓并考核合格的人員才能參與進來。為了保證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應當增加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激勵員工認真負責地開展工作。其次,為了保證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政府應當建立一支儲備推廣隊伍,不斷招收新的員工,時刻保持推廣人員數量能夠完成繁雜的工作,同時一旦出現推廣人員請假或外出情況時,儲備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及時地頂替上來,發揮其作用,保證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連續性。
農業機械推廣的跟蹤服務指的是推廣人員在宣傳推廣農業機械應有優勢之后,還要對農民的后續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包括傳遞農業機械操作方式、使用知識、基礎的維修方法、故障診斷、保養清理等等。同時,農業機械會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發展不斷更新與進步,因此推廣人員還要定期深入農村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解決農民在應用機械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首先,推廣人員應當考慮到農民的實際情況,我國很多偏遠農村的居民文化水平較差,難以掌握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推廣人員應進入基層農村,為農民進行現場示范,讓農民真正掌握使用技巧。如果農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推廣人員都要耐心地回答問題,并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必要時也可以提供上門服務。除此之外,為了解決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后顧之憂,可以在每個鄉鎮建立農業機械咨詢服務站,對每位購買農業機械的農民進行記錄,并對其農業機械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記錄,定期回訪,免費將先進的農業種植方法傳授給農民,為農民提供長期服務。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開展的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工作存在著諸多困難,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質量與效率。甚至在未來,我國仍舊面臨著嚴峻的農業機械推廣問題,因此政府部門必須重視這項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