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這意味著,我國在持續為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做貢獻的基礎上,按下了減碳的加速鍵。“碳中和”,這是一場深遠的零碳新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既是一次換道超越,也是一次歷史性機遇。
“建立科學合理而且符合中國社會國情的碳中和理論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講求和諧和平衡,古代典籍《中庸》就有“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描述。中國人深諳物極必反,遵循萬事萬物運行的自然法則,在平衡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上秉持大道,因此,“碳中和”不僅是對能源變革的要求,也同樣與人類社會發展乃至人與自然的關系都息息相關,建立科學合理而且符合中國社會國情的“碳中和”理論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系統性研究二氧化碳過量排放問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國內煤化工企業正在通過引進創新潔凈煤氣化技術,形成獨具特色的“一頭多線”循環經濟柔性多聯產運營模式。碳管理不僅需要國家層面上制定綠色發展相關法律條例,還需要企業以及個人的積極努力,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碳中和”,我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