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敖天 安迪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
談菲律賓政壇,不能不提政治家族。菲律賓獨立后的16任總統里,14任來自名門望族。所以,當前參議員小費迪南德·馬科斯(下文稱小馬科斯)和達沃市長莎拉·杜特爾特(下文稱莎拉)宣布搭檔競選正副總統,立刻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小馬科斯是執政21年的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下文稱馬科斯)之子,莎拉則是現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下文稱杜特爾特)之女。兩個家族分別在菲律賓北部和南部擁有穩固的“票倉”,兩人在民調中也居于領先地位。
11月21日,小馬科斯和莎拉一起為他們的競選總部揭幕。兩人的組合被稱為“團結隊”。
回顧“團結隊”的成局,可謂一波三折。按照菲律賓憲法,總統任期6年,不得連任。9月8日,菲執政的民主人民力量黨宣布提名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吳為該黨總統候選人,杜特爾特為副總統候選人。10月2日,杜特爾特宣布退出副總統提名,執政結束后退出政壇。10月8日,吳提交了競選副總統的文件,此時人們都認為民調第一的莎拉將和吳搭檔參選正副總統,杜特爾特也表示希望看到“莎吳配”。
但莎拉一直按兵不動。11月11日,她宣布加入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13日提交了代表該黨參選副總統的資格證明。隨后,代表聯邦黨參選總統的小馬科斯表示,自己將和莎拉搭檔。杜特爾特則陪吳將競選登記改為參選總統。15日,也就是登記參選的最后一天,杜特爾特登記參選參議員,結束了外界一度想象的他與吳搭檔、與女兒競爭的可能。當日他的發言人表示,杜特爾特父女“不會為任何職位而斗”。
對莎拉和杜特爾特的選情,輿論都很看好。11月16日,倫敦一家智庫稱,基于杜特爾特的高人氣,他和莎拉很可能贏得參議員和副總統職位。但杜特爾特雖未明言對女兒不滿,卻對小馬科斯批評有加。11月19日,杜特爾特表示:“一名總統候選人,也是一個已故獨裁者的兒子(指小馬科斯),是個被寵壞的、軟弱的領導人。”菲律賓總統府則強調,“在選舉這樣的政治活動中,支持不同的候選人是正常的”。
但莎拉對小馬科斯似乎信心十足。她說,與小馬科斯聯手的原因是他長期擔任北伊羅戈省長、眾議員及參議員,有豐富的執政經驗,“這有助于他出任菲律賓總統”。說到自己最終決定參選副總統,莎拉表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是領導者。但有時候,我們需要團結在另一位領導人的身后。”她還呼吁支持者要“保護小馬科斯”。
雖然有波折,但外界仍把“馬莎配”視為馬科斯家族和杜特爾特家族在政治上結盟的標志。有觀察家認為,如果成功當選,小馬科斯很大可能會繼承杜特爾特的現行政策,對內嚴格打擊毒品和分裂勢力,對外遵循實用主義原則。
此前有輿論認為,如果小馬科斯作為副總統候選人與莎拉搭檔,勝選幾率或許更高,但小馬科斯拒絕了副總統角色。他一直把當總統視為人生目標。
和軍人出身、風格冷峻的父親不同,小馬科斯長著一張頗有親和力的娃娃臉。生長在總統之家的他,從小便受到家人的寵愛。1965年,年僅8歲的小馬科斯在一部關于父親的電影中“本色出演”,用稚嫩的聲音說:“我長大后想成為一個政治家,為我的國家服務。我會給小朋友們許多玩具,讓他們不再哭泣。”
左圖: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右圖:杜特爾特之女莎拉。
1975年,馬科斯以兒子的中間名“邦邦”命名菲律賓研發的一款導彈。當年,小馬科斯進入牛津大學讀哲學。他加入了一個酒吧樂隊,成了披頭士的歌迷。不過,他最終沒有拿到學位。1978年,牛津大學給了他一個社會研究專業“特殊證書”。30多年后,他解釋過這件事,說自己當年上哲學課時總是感覺很辛苦,所以沒讀完。至于“特殊證書”,他說這雖與正式學歷不同,但等同于學士學位。他后來還在美國攻讀過工商管理碩士,但也沒有獲得學位。
作為總統長子,小馬科斯沒拿到學位并未影響他回國后的發展。1981年,他出任北伊羅戈省副省長,兩年后當上省長。1985年,他被父親委任為菲律賓通信衛星公司董事長,月薪近10萬美元。
但一路順風的小馬科斯很快就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1986年2月15日,阿基諾夫人領導的“人民力量”革命爆發,菲律賓軍隊內部支持和反對馬科斯的兩派也針鋒相對。此前一直支持馬科斯的美國擔心菲政局不穩會威脅到其在東南亞的利益,最終安排馬科斯一家流亡夏威夷。1989年,馬科斯在夏威夷因腎病去世,彌留之際唯一守在病榻前的是小馬科斯。
馬科斯家族雖流亡,家族地盤沒丟。1991年,小馬科斯重返菲律賓,第二年就當選北伊羅戈省眾議員,1998年出任省長,連任到2007年又當上國會議員,2010年當上參議員。2015年,菲律賓憲法協會授予小馬科斯“偉大的菲律賓憲法保衛者”稱號。在表彰儀式上,小馬科斯半開玩笑地說,自己身為馬科斯的兒子,卻成為推翻馬科斯的阿基諾夫人制定的憲法的保衛者。“我的父親若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一定會撓撓頭,問一句:‘怎么會這樣?”
從政多年的小馬科斯自然明白,在菲律賓政壇最重要的是家族實力。所以,他在為父親的政治遺產辯護時很堅定,不斷強調父親當政期間,菲律賓實現了農業自給自足,擁有全亞洲最高的識字率,基礎設施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也從不諱言,父親的影響是自己從政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說,自己早年曾接觸過不同的學說和理念,但最終選擇了父親的思維方式。
2015年,小馬科斯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副總統,競選搭檔是米里亞姆·桑蒂雅各。根據菲律賓法律,總統與副總統是分開競選的,可來自不同陣營,但兩人的合作還是令許多菲律賓人感到驚異。1983年,桑蒂雅各作為馬尼拉最年輕的法官,以公開反對時任總統馬科斯的戒嚴令而出名。她在受訪時也承認,自己與小馬科斯的合作是跨越政治陣營的。
小馬科斯在競選中。
競選期間,小馬科斯被問到家族的腐敗問題。當時他表示:“那些是在1986年發生的事情,都早已有了結論。我不是歷史分析家,而是一個公仆。我所關心的是人民希望從公仆那里看到什么。(人民的希望)很簡單:有領導力,有計劃,有項目,有能夠改進他們生活的政策。”當時,他將精力集中在爭取青年選民上,提出了減稅、推動新能源發展和公共交通建設等一系列政策,還利用社交網絡贏得了不少大學生的支持。不過,最終桑蒂雅各敗給了杜特爾特,小馬科斯輸給了羅布雷多。當時,小馬科斯還對這個結果提出了異議。2018年,杜特爾特在談到這場爭議時說,如果小馬科斯贏得爭議,自己就把總統職務讓給他,因為他“有足夠的資質管理這個國家”。
對小馬科斯來講,那次競選不過是他未來競選總統的一次預演。通過參加大選,他在一些選民中間建立起親民和務實名聲。許多懷念他父親政治風格的選民,也將他當做理想的領導人。但當時他就強調,自己不會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競選總統。“現在還不是(我競選總統的)時機”,小馬科斯說。
到2021年,小馬科斯認為時機到來了。他沒有選擇代表父親領導過的菲律賓國民黨,而是作為2018年剛成立的聯邦黨的總統候選人參選。《馬尼拉快報》稱,小馬科斯這樣做是因為國民黨已被維拉爾家族控制,這個家族不會選擇小馬科斯作為候選人。而小馬科斯選擇與莎拉結盟,兩個家族分別在菲北部和南部擁有雄厚實力,正好形成優勢互補。如能勝選,對于小馬科斯來講,是實現了馬科斯家族全面回歸菲政壇的夙愿,而對莎拉來講,當上副總統也可以使她進入菲律賓權力中心,為其下一次參選總統打下基礎。
雖然馬科斯家族和杜特爾特家族一直有交往,杜特爾特的父親維森特還在馬科斯執政時在內閣工作,但其中恩怨又很復雜。據杜特爾特傳記《超越意志與力量》的作者帕雷尼奧稱,杜特爾特對馬科斯家族有不滿,因為1965年總統大選時,維森特幫助馬科斯贏得了達沃的勝利。但當維森特1969年競選眾議員時,馬科斯卻支持了維森特的對手。維森特敗選后3個月就去世了。這件事讓青年杜特爾特很受傷害,甚至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獨自哭泣。2016年大選時,杜特爾特起初向小馬科斯的姐姐伊美尋求支持,遭到了拒絕。但隨著大選過程中杜特爾特的支持率上升,伊美突然主動邀請杜特爾特去北伊羅戈省開展選舉活動。為了獲得馬科斯家族的支持,杜特爾特承諾,如果自己獲勝,會將客死異鄉的馬科斯遺體安葬在國家英雄墓園。后來,他確實兌現了這個承諾,還了馬科斯家族的人情。如今家族的下一代雖然聯手,但主角并非他視為政治衣缽傳人的女兒莎拉。未來的選情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而小馬科斯的總統路走得有多順,也要看各種力量的對比變化。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
1957年生,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之子。曾任北伊羅戈省省長,2010年當選參議員,2016年參選副總統失敗,2021年參選總統。與其搭檔的副總統候選人為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