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滿足現代公路養護需求,文章提出預防性養護技術,選取霧封層工藝、同步碎石封層工藝作為處理手段,提出路面處理、施工準備、施工工藝要點等設計方案。結果表明,霧封層工藝的應用恢復了瀝青路面活性,起到了很好的封水、防水作用;同步碎石封層工藝的應用改善了路面石料和瀝青的結合情況,提升了路面強度。
關鍵詞:預防性養護;霧封層工藝、同步碎石封層工藝
文獻標識碼:U418.4-A-06-017-3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從材料選取和項目施工技術等多個方面出發,探究提升公路建設質量的策略[1]。雖然公路項目質量有所提升,延長了使用年限,但是長時間使用仍然會出現輕微病害[2]。為了盡可能減少這些病害的產生,采取預防性措施顯得尤為必要。目前,關于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的研究較少,大部分研究從理論層面出發擬定了預防養護策略,實踐應用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探究[3-4]。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礎上,提出兩種預防性養護工藝及其應用研究。
1 路面預防性養護的必要性分析
以往我國開展的養護工作是在發現公路出現嚴重損壞以后開展,采取一系列修復措施,使得公路重新恢復到可以正常使用以后進行定期養護[5]。施工經驗表明,當公路遭受嚴重破壞修復以后,采取定期養護處理得到的養護效果不佳,公路再次損壞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需要將此類問題防患于未然,即采取預防性養護處理,當公路出現微小病害時,立即進行預防養護,以保證交通安全。其中,微小病害時期指的是公路剛剛出現病害,且處于良好狀況,對交通無影響的時期[6]。在該時期處理公路病害,不僅可以有效阻止病害蔓延,而且可以降低公路維修與養護成本[7]。因此,對于現代公路養護來說,路面預防性養護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2 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選取
本研究以某瀝青路面養護工程為例,通過分析該工程路面的病害類型,挖掘此類病害產生的原因,為其合理選取預防性養護技術,從而充分發揮此類技術在瀝青路面病害預防中的作用。
2.1 路面病害類型分析
通過現場勘查檢測獲取路面病害相關資料,經過統計分析,確定當前路面是否產生病害。如果已經產生病害,根據病害特點,確定路面病害類型。按照此分析思路,本研究對路面資料進行整理,發現該路面存在輕微的龜裂、少量松散,部分區域出現了塊狀裂縫,橫向裂縫和縱向裂縫均有分布。另外,部分地區還存在沉陷、脫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裂縫發展越發嚴重,如圖1所示。
2.2 路面病害產生的原因
通常情況下,瀝青路面早期產生的病害均呈現為不同類型的裂縫。然而,碎石路面面層空隙較大,埋下了早期病害隱患,必須采取預防性養護措施。當瀝青路面有水時,這些水會通過空隙逐層滲透,直至達到道路基層,對公路路基造成破壞[8],如果路面水流量較大,路基遭受的破壞就會更加嚴重;另外,有超重車輛通過時,路面會產生沉降等病害。以上因素都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破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預防性養護措施,在病害早期階段加以處理,從而避免路面出現嚴重損壞。
2.3 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選取
近年來,我國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逐漸增加,并且施工技術工藝逐漸得到完善,主要包括薄層罩面、碎石封層、灌縫、稀漿封層、霧封層、微表處等。本研究以省道326祁門段路面劃分標準,將工程路段拆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其選取預防性養護技術。其中,K26+000~K30+600段路面表面平整,存在滲水情況,部分區域路表有裂縫,綜合考慮路面處理各項需求,選取霧封層工藝加以處理;K35+000~K38+000段路面病害更為嚴重,路表平整,除了滲水、路表裂縫以外,部分路面沉陷,存在少量松散,由于此段路面病害較為嚴重,從技術和經濟層面綜合分析,選取同步碎石工藝作為預防處理措施。
3 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在現代公路養護中的應用
3.1 霧封層工藝的應用
該項養護工藝比較簡單,在對路面使用不造成影響的情況下,直接向公路表面噴灑養護材料,這些材料會在短時間內滲透到公路表面微小裂縫和內部孔隙中,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路表水滲入路基中,并且還具有骨料粘結力增強作用。按照類別不同,可以將此材料劃分為油劑型和乳劑型,前者除了具有較強的封水、防水功能以外,還能夠幫助瀝青路面恢復活性,所以本研究選擇油劑型材料作為工藝材料,應用霧封層工藝。
3.1.1 路面處理
在添加霧封層之前,需要對公路表面已經出現微小病害的部位采取處理措施,包括路面沉陷、路表龜裂等,按照公路維修規范,對這些路面進行處理。
3.1.2 施工準備工作
該項工藝施工準備工作有三項:
(1)檢查原路面情況,確定是否存在病害。如果存在病害,則按照修復標準加以處理,直至路面達到標準以后才可以施工。
(2)除了肉眼看到的微小裂縫病害以外,按照各項病害指標標準進行檢測,通過現場勘查和數據統計分析,仔細核對路面是否存在病害,例如路面抗滑性能、滲水系數等。
(3)為了避免施工期間設備發生異常,或者材料不符合要求,需要在施工前對材料和設備進行檢查,確定沒有問題以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1.3 施工工藝要點
(1)封閉單側車道,保持路面干燥潔凈,采取保護措施,盡可能避免施工現場遭受污染。
(2)配置專屬的噴灑系統,根據噴灑需求設置參數數值。本次施工設置灑布量為0.35~0.45 kg/m2,按照此范圍灑布,避免油量過多,埋下行車安全隱患。由于施工現場環境比較復雜,不排除系統作業異常情況。當系統作業異常時,立即在上面灑布細沙,厚度為0.4~0.6 mm,灑布量大約1 kg/m2。
(3)現場勘查,觀察路面各個路段空隙情況,對于空隙較大的路段,在初期采取人工灑布處理,達到規定的養生期以后,與其他路段一同利用系統自動灑布,保證路面灑布均勻。
(4)施工期間,注意橫向接頭銜接處理,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施工方案。
(5)進入養護階段以后,該路段不允許車輛和行人通行,做好交通開放時間規劃。
3.2 同步碎石封層工藝的應用
為了盡可能縮短石料與瀝青結合時間,本研究選取同步碎石封層工藝作為施工手段。該工藝強調的是同步性,即高溫瀝青噴灑和石料噴灑同步進行。通過控制噴灑高度、覆蓋面積等參數數值,從而保證兩者結合強度。
3.2.1 路面處理
通過實地勘察了解路面情況,針對出現沉陷、坑槽、龜裂病害的路面,在施工之前采取相應治理措施,并清理路面,保證路面無雜物。
3.2.2 施工準備工作
該項施工工藝主要有兩項準備工作:(1)路面檢查,檢查經過初步處理后的路面和其他路面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繼續采取初步治理;(2)檢查施工材料、設備等,確定所有與施工相關的輔助工具和材料均正常即可。
3.2.3 施工工藝要點
(1)避開陰雨天氣施工,選擇高溫干燥季節施工,地表最佳溫度在35 ℃以上。如果測得地表溫度不足20 ℃時,停止此類工藝施工。
(2)定期調試施工設備,根據施工需求靈活調整噴嘴的高度和噴灑角度兩項參數,以此控制瀝青膜厚度。由于噴嘴類型不同,噴灑最佳粘結料用量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施工期間沿著車道軌跡合理用料噴灑,不可以過多。
(3)部分路面的養護對粘結料的需求不同,以改性瀝青作為噴灑材料,此時需要注意瀝青膜厚度和均勻程度,同時控制溫度范圍在160 ℃~170 ℃。
(4)施工期間,需要控制好作業車輛行駛速度,從而保證粘結料和石料用量比例得以有效控制。另外,適當增加膠輪壓路機數量,快速碾壓定位。
4 應用效果評價
分別采用上述兩種施工工藝,對某路面采取預防性養護處理,對比施工前后效果,對兩種養護工藝進行合理評價。
4.1 霧封層工藝應用效果評價
利用霧封層工藝對某段路面采取預養護處理,通過均勻灑布油劑型材料,使得瀝青活性提升,路面從輕微裂縫狀態恢復到初始狀態。
使用此項工藝前路面微小裂紋較多,并且部分區域存在空隙,容易滲水擴大路面損壞范圍;使用此項工藝后路面恢復到平整無裂紋狀態,路表面附上了輕質油層,恢復了瀝青路面活性,起到了很好的封水、防水作用。
4.2 同步碎石封層工藝應用效果評價
按照同步碎石封層工藝施工要點,將此項工藝應用到某路面養護工程中。施工后路面石料和瀝青結合效果更佳,提升了路面強度。
5 結語
本文圍繞現代公路養護問題展開研究,為了加強公路養護,降低路面病害發生頻率,提高公路養護作用,提出預防性養護處理方法。以某路面養護工程為例,根據該工程路面實地勘察情況,選擇霧封層工藝、同步碎石封層工藝作為路面養護方法,擬定施工工藝要點。應用結果表明,這兩種施工工藝可以有效阻止路面病害蔓延。
參考文獻
[1]薛志文.大數據技術在高速公路預防性養護中的探索及應用[J].公路,2019,64(8):185-187.
[2]白茹雪,呂晨煒.開普封層技術在國省干線公路預防性養護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2019,64(11):258-264.
[3]林 泉,王書杰,于冬梅,等.可儲式常溫改性瀝青混合料在道路日常養護中應用技術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15(2):73-74.
[4]楊志剛,徐孝輝,周 華,等.高黏瀝青改性劑在貴州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4):115-119.
[5]譚文英,林 翔,潘小康.普通干線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措施使用效果研究[J].公路,2018,63(3):243-246.
[6]李東彪,徐正林,葉 勤.耐久高滲透再生封層技術在瀝青路面預養護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公路,2018,242(4):269-272.
[7]郝金海,盧先榮,陳 宇,等.浙江省典型養護措施路面性能長期衰變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1):76-80,110.
[8]陳 忱,王九勝,許 輝.動態分段技術在道路養護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171(3):279-281.
收稿日期:2021-03-18
作者簡介:謝增強(1978—),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