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麗霞
(江西省中旭國土勘測規劃有限責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虛擬仿真技術(Virtual Simulation)是最近興起的一種較為新奇的技術手段,也可以簡稱為仿真技術。Virtual: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構建出虛擬場景,Simulation:在三維空間中構建逼真的三維模型,通過在三維模型中試驗、演出和操控,完成一些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技術。當然,這些都必須建立在理論真實的基礎上,就像現在比較流行的AR技術也是依據現實構建的虛擬模型,不同的是,AR技術是可以將現實的場景與虛擬的模型相折疊,真實感更強,但是價格也更加昂貴,不利于工程測量的開發成本,因此將仿真技術和虛擬技術相結合,得到的虛擬仿真技術,即擁有虛擬模型,成本也相對較低,用于礦山工程測量精度分析系統中,有助于更精準地測量誤差[1]。
礦山地形崎嶇,空間較大,用普通測量儀耗時耗力,得不償失。因此需要設計一款遙感測量儀,該遙感測量儀擁有測量范圍廣、地形圖像獲取速度快、測量時間短等特點,可以用來測量礦區的地形和地質結構。并且遙感測量儀會實現與外部環境結合的功能,從宏觀角度對礦區進行實時監測,獲取礦區大面積的沉降和地表高程信息。煙感測量儀可以利用IKOS衛星圖像,生成1:10000幅礦山地形圖,同時對地形圖進行分析,得出與實際測量一致的結論,證明遙感測量儀的使用可滿足礦山工程測量的精度要求[2]。
現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礦山測量設備是經緯儀,但是經緯儀的操作較為復雜,信號不穩定,不能實時測量礦山工程,且測量精度較差,實用性較低,因此,全站儀的設計勢在必行,全站儀的設計需要同時測量礦山的高度信息和三維信息,可以完成露天礦山的精度測量和仿真測量工作。在小范圍的礦山測量上,可以用小型全站儀,方便攜帶,且效果相同,減少礦山工程測量的誤差。在大范圍的礦山測量方面,可以使用仿真全站儀,利用比例尺,還原一個小型礦山,在測量精度方面,更具有說服力。同時,由于全站儀的連續移動性,使測量方式更為準確,提高了精度。比傳統的經緯儀更具有實用價值。
礦山數據是礦山工程的主要內容,采集人員需要打開遙感測量儀,連接礦山與衛星,并打開接收器,建立衛星與接收器的通訊聯系,最終啟動測量軟件,對遙感測量儀進行設置[3]。由于礦區多山,并且測量過程中高度與方向都不同,所以在測量過程中,需要設置參考點,且利用全站儀滿足高度測量要求,最大程度地消除礦山工程測量的誤差。在此次采集數據的過程中,選取了礦山中的四個參考點,來完成遙感測量儀中的坐標變換。
通過上文采集到的礦山工程測量數據后,基本可以了解礦山的大致測量地形,以參考點1(G1)、參考點2(G2)、參考點3(G3)、參考點4(G4)為主要測量區域,并根據校正后的參考點精度測量數據,得出真正的測量距離。根據遙感測量儀與全站儀的數據,可以推測在礦山外圍是巖漿巖,然后是沉積巖,其次是變質巖,最后是礦心位置,每一個巖石的距離約為20Km,所以在礦山測量過程中,越往內部測量越難,精度也較差,所以G1、G2、G3、G4的參考點在礦心外圍,具體礦山地形圖如圖1所示:

圖1 礦山測量地形圖
如圖1所示,礦心的外圍區域,有參考點1、2、3、4,還有礦山斷層,以及休息區,是礦山工程測量的主要位置。再往內部是沉積巖、變質巖以及礦心的位置,超出了20Km,在全站儀和遙感測量儀的測量范圍之外。
在不超過礦山線的情況下,礦山測量的精度均在精度要求內,但是測量誤差仍然存在,但是真實條件下的誤差消除較為困難,因此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勢在必行,因為虛擬仿真技術擁有浸入性,在虛擬環境中,測量技術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適用的儀器,測量在理想狀態下的虛擬仿真礦山工程測量精度分析系統,可以測量出的信息。除此之外,虛擬仿真技術具有虛幻特征,因為虛擬仿真技術不是一個實際的實體,而是借助相關科學技術構建的環境。除此之外,測量精度誤差還來源于光學變化、位置變化、時間變化,以及空間變化,其中光學變化分為三種形式,橫向光改變、縱向光改變。測量誤差均可以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消除,并且以下誤差均在虛擬環境中消除,其中橫向光改變是由于遙感測量儀的遙感鏡不完善導致的,消除誤差公式如下:


式(2)中,p1、p2為遙感鏡的縱向光改變參數。位置變化的誤差可以通過以下公式消除:

式(3)中,α、β為遙感鏡變化的修正系數。減小測量誤差的修正總和以公式的形式表示為:

上述光改變參數是通過專業校正軟件得出的,結合上述公式在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消除礦山工程測量的誤差。
礦山工程測量精度分析系統利用全站儀來采集數據,并根據虛擬仿真技術消除誤差,此外,基于地形圖轉換礦山的直角坐標(X,Y,Z),具體轉換公式為:

式中,Δ代表(X,Y,Z)各坐標上的轉換量,k是精度參數,R是轉換參數。當精度參數達到預期值后,經計算的結果用于礦山工程精度分析中,保證礦山工程測量的精度。
在保證礦山工程的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本文選擇了礦山周圍的六個測量點進行驗證,以礦山為圓心,半徑不超過20km為基準,同時保證六個測量點的平均長度為2.6km,分三個時間段測量,得到的測量精度如表1所示:

表1 個測量點的誤差統計情況
如表1示,01-06個測量點距離礦山由近及遠,測量點距離礦山越近,測量誤差越小,反之就越大,而邊緣點均超過20km的標準,所以誤差較大,且不穩定,所以只要礦山工程測量在20km以內,就符合測量要求,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隨著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仿真資源的不斷豐富,如何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成為研究主題。本文通過設計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礦山精度測量系統,設計了遙感測量儀和全站儀等硬件,并對軟件同時設計,以采集數據為主,繪制地形圖為輔,為消除測量誤差作鋪墊,并對該系統作出精度分析實驗,得出本文設計的系統在測量誤差方面符合要求的結論。為礦山工程精度測量提供一個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