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河北省阜城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阜城 053700)
1.1 科學選種。如果想要使小麥得到高產,那么小麥種子選種工作就十分重要,因為它關系到小麥日后成長和產量。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小麥種子,無論種植環境是多么適合小麥生長,本身也不會得到高產。因為種子本身沒有抗寒抗蟲和高產能力就沒有后續工作,即使再彌補也是無法挽回的。小麥的選種要根據當地種植的土壤、環境、水文來具體選種。小麥種植一般都是在金秋十月,這個時間段大部分地區都是開始降溫,較冷了,所以小麥要選用耐寒性比較好。如果沒有選用耐寒性較好的小麥種,在今后深秋以及冬天降溫寒潮來臨的時候,就會把小麥苗凍死使小麥存活率降低,也會使日后的產量降低。要想使小麥得到高產,光選用小麥耐寒性也不行,還要選用小麥抗性比較強的,這樣可以讓小麥在今后的生長過程中,能夠抵抗不好因素的影響。在將要播種小麥之前,首先要對小麥進行實驗,下一年小麥種植就應選用在實驗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小麥。河南是小麥種植大省,它所選用的大部分小麥的品種是豫麥49號、新麥9號、豫麥66號等,這些小麥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抗寒性和抗性都比較強,適合華北平原種植。
1.2 播種前進行處理。小麥在播種前一定要對其進行播前處理,這樣才能提高小麥存活率。首先要將小麥進行挑揀,對一些發芽或者是損傷的小麥進行剔除掉。小麥選取也不能選用太小的,一定要選用顆粒飽滿、光滑且沒有損傷的種子。其次,就是要對已經選好的小麥種子,進行包衣處理或者是藥劑拌種。這些方法都是在小麥播種前提高種子的抗性,可以有效地抵抗病蟲害的威脅,提高小麥產量。最后,土壤是培育小麥生長的關鍵,所以良好的土壤環境也能夠促使小麥高產。
1.3 適合播種。小麥播種的時間也會影響小麥最后的高產,如果提前種植小麥,就會使小麥提前生長,一旦遇到溫度降低的冬天就會使小麥過冬艱難。如果過早地種植小麥,此時天氣叫較寒冷,不利于小麥的生長,會使許多小麥難以生長。所以得出結論合適的播種小麥能使小麥生長較好,并且也能夠平順地度過嚴冬,最后小麥的產量也會提高。除了冬小麥還有一些春小麥,對于弱春性小麥我們應該采取機械化精量播種,因為這樣的播種才會使小麥播種的深度和小麥之間的距離統一,保證小麥在播種期間的播種質量,不會出現深淺不一,稀疏不一的情況。因為小麥播種的深淺和系數也會影響小麥的生長和產量。
2.1 精細化進行土地整理。土地是培育小麥種植的場所,所以的土地質量的好壞與小麥產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無論是小麥播種前還是小麥生長期間,我們都應該對土地進行精細化管理,給小麥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第一步就是要將原本的土地進行深耕,一般表層土壤經過上一植物生長吸收大部分的營養物質都已經消耗殆盡,而且土壤也要需要進行休息調整,所以進行深耕就是要將要將深層的肥沃的土壤翻耕到表層來,這樣可以使土壤里的營養得到充分的使用。進行深耕之后土壤的松軟程度也會提高,可以使小麥生長期根部可以深植地下吸收營養。在經過上一時期的耕種之后,土壤經過前一階段的耕作存在著一些雜草或者是植物的根莖,我們在播種之前,一定要將這些細細的清理干凈,保證土壤內部不會存在著一些扎根茬。對于土壤表面一定要讓其平整,也不能出現較大的土壤結塊而影響小麥生長發芽。
2.2 科學施肥。土壤的肥力對小麥生長期間很關鍵,小麥要吸收大量的營養,只有在小麥期間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才能讓小麥茁壯成長,提高產量。對于施肥也要適量,科學施肥。就拿河南省來說,河南省小麥種植每公頃土地施肥大概在45,100千克左右。這種化肥的計量能夠正好地補充小麥在生長期間所需要的營養。但是也不能避免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在小麥種植期間明顯,覺得是施肥這種劑量的化肥還是覺得肥力不足,就應該及時追肥,提高土壤肥力。如果本身土壤肥力比較足,那就應當適當地減少施肥,以免肥力過旺損害小麥生長。總之施肥就是為了能夠使小麥更好地生長,所以我們要靈活地進行施肥調整,給小麥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田間管理工作主要分為越冬雜草的處理、肥水管理兩個重要的工作環節。將雜草和小麥進行有效地區分,運用化學的方式,保證小麥在后續的過程之中得到營養的有效汲取,避免因為雜草過多而增強土地所具有的肥力和水分。除此之外,在整個播種期間,種植戶可以根據具體的雜草藥劑進行雜草的有效處理,在完善的過程之中,根據不同類型的除草劑加強小麥區域的具體性分析,選取適合小麥生長的除草劑進行具體地使用,其中酰胺類除草劑和三氮苯類除草劑的應用最為廣泛。種植農戶可以根據自身的種植經驗,將不同的除草劑進行科學的有效搭配,使其能夠不斷地符合小麥的生長狀況,以此能夠令小麥在整個生長繁殖的過程之中擁有良好的肥水管理。一旦小麥所處的田地肥水能力較差,會使小麥的最終質量與所預期的相違背。在繁殖過程中,小麥的肥水狀況與最終的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必須要時時刻刻地針對小麥種植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問題進行突破性地解決,在拔節期間的缺水會嚴重地令小麥植株的發育不良,進而造成小麥幼穗分化的現象產生。在保潔期間種植農戶要根據具體的發展狀況進行澆水時間的設置,能夠按照拔節進度進行合理地生長。除此之外,相應的自然條件也是重中之重的,必須根據降雨量進行工作方案的有效調整,在小麥越冬前種植或要澆透越冬水,以此促進小麥的幼苗能夠吸收水分。種植戶也可以根據小麥的開花期進行澆水量的適度調整,配合開花孕穗期的發展狀況,進行相應肥料的具體投入。在小麥的后期成長過程之中,加強對于噴施鉀肥的用量使小麥有效地緩解小麥植株葉片的枯萎速度。進而能夠為小麥吸取光能、熱能爭取更多的時間,有力地促進麥穗的實際重量。以此為重要的發展基礎,保證小麥能夠在田間的管理措施之下,實現保產、增產的理想效果。
小麥的正常生長過程之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的影響,產生紋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各種不同的癥狀。根據具體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研究,病害集中在小麥返青期或者是拔節期這兩個重要的階段。銹病,別稱為黃疸、葉銹、稈銹,主要是在整個發病的過程之中,對于小麥的竟莖稈、葉穗等部位進行不同程度的損害,如果對于相關的問題不加以具體措施的根治,會致使小麥的籽粒不飽滿,而導致減產現象的產生,更有甚者會令小麥的植株枯死。因此,必須在整個發病的過程之中,及時地噴濕可濕性粉劑。在藥劑投入階段要合理把控好畝藥用量,對于用量過度的現象進行有效地規避。除此之外,白粉病也是整個小麥發育生長過程之中所常見的病蟲害現象,其較為容易進行識別,在整個發病的階段,小麥的葉子上會出現白色的發霉白斑從人們的視覺角度出發,看上去像白色的粉末狀,在觸摸的過程之中,會令粉狀掉落,白粉病會使小麥的葉子逐漸趨于黃色,令小麥的植株變得短而稀疏,直接的影響著小麥的產量。加強對于粉銹寧和磷酸二氫鉀肥料的有機結合使用,能夠快速地將病蟲害滅殺,并且能為小麥補充相應的成長養分,促進其恢復原有的生長狀態。最后赤霉病的產生對于小麥的生長具有嚴重的危害性,一旦病害的出現會致使小麥的整個植株遭到破壞。并且對于小麥的麥苗、麥莖、麥稈、麥穗等各項不同的部位會產生腐爛,當遇到雨水等惡劣天氣時會使其所承受到的危害加深。因此,在小麥的病蟲害治理過程之中,一旦確定小麥是赤霉病,必須運用殺菌劑進行處理,能夠有效地將其中所存在的各項病毒進行徹徹底底的根除,除此之外,想要加強除害的范圍,可以選擇運用無人機的方式,進一步地提高病毒防治的整體效果。根據小麥所處的不同氣候選擇不同的抗病品種,小麥種植或在整個工作的研究過程之中,要對于小麥的周期進行合理把控。以此為主要的發展依托,能夠降低后期藥品的投入成本和后期人工的使用力度。
根據如今小麥的發展狀況,進行綜合性的技術研究,不斷地關注我國國民的實際發展水平,以農業科學技術為重要的理論支持指導,在具體小麥種植的過程之中,巧妙地運用相關的條文進行實際完善,促使我國小麥產量呈現出日漸增多的發展趨勢,解決我國部分地區所存在的糧食短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