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中合
(沂南縣農業農村局,山東沂南 276300)
果樹作為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在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民收入以及推動農業經濟健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就以山東地區來說,果樹種植面積廣,且果樹種類繁多。但由于果樹種植人員對于果樹病害的認識不夠深入,防治不及時,使得有些病害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從而影響了果樹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造成果品產量減少以及果品品質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得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大幅度下滑,生產積極性遭受到了極大打擊?;诖?,本文就果樹病害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治策略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
山東地區,種植葡萄的人有很多,但由于病害問題,導致葡萄的產量以及品質并不高。經過實際調查發現,病害主要以霜霉病最為多見,嚴重影響了葡萄產量的提升[1]。并且,一些低溫多雨的地區經常會出現這種病害。在霜霉病出現的時候,主要會對葡萄的嫩枝、葉片、幼果等較為幼嫩的組織造成危害。當葡萄葉片受到危害的時候,葉片上面會有淡黃色水漬狀大小的斑點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斑點會逐漸的擴大,呈現出不規則或者多角形的病斑,嚴重到一定程度,這些病斑會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不規則狀大斑,導致病葉發生脫落;當幼果受到病菌的侵害時,會有白色霜霉出現在果實的表面,導致病害的部位會發生凹陷、變硬的情況,從而造成果實脫落[2]。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果實較大的時候,也可能會受到此種病菌的侵擾,使其表面呈現出一種褐色的病斑,隨著病情的擴散和發展,果實也會相應的腐爛,進而從枝條上脫落下來。
相比于葡萄樹,蘋果樹的種植面積更廣,為山東地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但在蘋果樹生長和發育過程中,也難以避免會出現許多病害問題。經過實地調研,發現多數蘋果樹都容易患上粗皮?。ㄒ脖怀蔀檩喖y?。?,且不分區域,無論哪個地方都可能發生[3]。一旦粗皮病發作,不僅會對蘋果樹的枝干造成影響,還會對蘋果樹的葉片以及果實造成損傷,導致蘋果大幅度減產,影響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粗皮病的主要表現癥狀是,在枝干上形成暗褐色、水漬狀的扁圓形病斑,如果這種病菌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任由病菌的繁衍和發展,將會造成失水下陷、邊緣開裂的情況發生。病斑嚴重到一定程度,會導致蘋果樹的枝干變得粗糙。正因為如此,被人們常稱為“粗皮病”。這種粗皮病除了會對蘋果樹的枝干造成影響之外,還會損傷到蘋果樹的果實[4]。但需要注意的是,果實在成長發育期并不會表現癥狀,只有在果實成熟期的時候,這種病菌的危害才會逐漸顯現出來,果實因受病菌的侵害,表面會出現褐色的圓斑,且病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擴大,最終導致果實發生腐爛,從而嚴重影響果實品質。此外,還要特別注意一點,蘋果樹粗皮病在溫暖高濕的月份有很大的發生幾率,應加以重視。
細菌性穿孔病,不僅會發生在桃樹上,在杏樹、梨樹、李樹等果樹上也有可能發生。通常情況下來說,這種病菌在多雨、溫暖、高濕的年份比較容易發生,并且以一些中晚熟品種發病較為嚴重。細菌性穿孔病,主要會對葉片和幼果造成危害。當葉片受到病害侵襲后,會有水漬狀大小的斑點出現在葉脈的周圍,若是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病斑會進一步擴大,形成多邊形或者不規則的大病斑,病菌發展嚴重時,將會使葉片出現早起脫落的情況。當然,這種細菌性穿孔病也會影響到幼果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隨著幼果的不斷成長,將會有褐色斑點出現在果實的表面,并且這種褐色的斑點在后期會變為黑褐色,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果實表面會出現龜裂現象。
在山東地區,種植核桃的人不在少數,但在核桃病害防治問題上,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核桃黑斑病,又被人們常稱為“黑腐病”。核桃樹的嫩枝葉以及幼果經常會受到此病菌的侵害。受害核桃樹的嫩枝葉上會有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出現,老葉片上會出現圓形病斑,病斑中部呈灰褐色,外圍呈褐色,并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斑點的顏色會逐漸變黑[5]。幼果受到侵害,起初為褐色小斑點,隨病情擴展,病斑逐漸擴大,果實變黑,并發生腐爛。另外,黑斑病在高溫高濕的年份較為多發,且極易傳播。因此,針對這種情況,種植人員應引起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解決,避免病菌的發展和蔓延。
上文已經對葡萄霜霉病的發病特點以及癥狀表現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因此,在病害的防治上應予以針對性的應對和處理。就以往的工作經驗來看,對于葡萄霜霉病主要有三種防治舉措,可分為農業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物理防治。農業防治:對種植園區加強管理,進行枝葉的合理修剪,適當提高葡萄結果部位,摘除底部老葉,以此改善園區通風、透光條件,控制病菌的滋生和繁衍。同時,應進行合理的施肥,保證葡萄樹能夠獲得充足的養分補給,獲得健康茁壯的成長,以此來提高葡萄樹的抗病害能力。有關研究表明,農家肥相比于化肥有很大的優勢,能夠顯著的提高葡萄的掛果率和果實的甜度。因此,種植人員在實際的施肥過程中,應以農家肥為主,并輔以適量的化肥,提高葡萄抗病性。物理防治:簡單來說,就是針對葡萄霜霉病的發病特點,進行有效應對。雨水傳播是葡萄霜霉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低溫多雨的天氣極易造成葡萄霜霉病的發生與流行,避雨栽培可有效隔絕飄散在空氣中的病菌孢子,并可有效隔絕雨水飄落在植株上及在田間流動,從而隔絕病菌傳播途徑。因此,避雨栽培可有效預防減輕葡萄霜霉病的發生,并通過降低棚內濕度,達到防治的目的。化學防治:病害發生前以預防為主,噴施保護性藥劑,一般7~10天噴施一次。當田間病害開始發生時,要噴施治療性藥劑,具體來說,當發現葡萄樹上有霜霉病時,可選用霜力克、啶氧菌酯等藥劑進行防治,一般需要連續噴灑兩次,如果病害比較嚴重,應連續噴灑四次,注意輪換用藥,避免產生抗性。
在面對蘋果樹粗皮病防治的問題上,應采取“清理病原菌,加強藥劑防治,增強果樹長勢”等綜合技術措施。在冬季對果園內的殘枝落葉予以及時的清除,并對果樹上存在的病瘤進行刮除,以此來從根源上清除病菌?;瘜W防治:果樹發芽前全樹噴施一次波爾多液或其它殺菌劑,對于發病較重的果園,在生長季節針對枝干再噴施1~2次,波爾多液與其它藥劑輪換使用,這樣不僅能夠起到不錯的防治效果,還能大大降低病菌的抗藥性。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強樹勢,預防減輕粗皮病的發生與危害。
在細菌性穿孔病的防治上,可選用兩種手段予以有效應對,分別為園區管理和化學防治。園區管理:加大果園的管理力度,合理修剪枝葉,并及時增肥,以保證果樹能夠茁壯的成長,從而進一步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化學防治:針對細菌性穿孔病這種病菌,在園區管理不能起到有效預防的時候,可在果樹春季發芽前,選用波爾多液進行噴施,能夠將越冬的病菌進行消滅。在桃樹展葉后,可選用33.5%喹啉銅800倍或25%噻枯唑800倍液噴施,視病害發生程度決定施藥次數,可噴施3~4次,間隔10天左右。
選擇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加大園區的水肥管理力度,對果樹下的殘枝病葉進行及時清除,減少病菌基數。同時,需要對果園進行定期修剪,以便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透光和通風條件,以此來降低病菌發生的幾率。此外,對于一些修剪口、傷口,要及時涂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以免病菌侵入。在病害發生初期,可選用中生菌素或農用鏈霉素等藥劑進行噴藥防治。田間觀察有核桃舉翅蛾害蟲發生時,要及時噴灑菊酯類藥劑進行有效防治,避免害蟲帶菌傳播蔓延。
總的來說,果樹病害的發生,不僅會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以及發育,還會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大幅度降低,影響種植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因此,了解和掌握果樹病害的發生特點以及綜合防治策略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希望廣大的果樹種植人員予以重視,將學到的方法以及策略能夠積極的應用于果樹種植之中,以此來推進果樹種植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