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濤
(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遼寧阜新 123000)
我國是農業發展大國,農業科研院所是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重要力量,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地。院所內的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黨的建設工作的基本單元,在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同時,應按照黨的綱領和章程,科學地進行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利于激發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達到新的水平,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一重大戰略目標任務,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豐富時代內涵。科研單位的基層黨支部在創建“三型”黨組織的標準應該更高,走在前列。
農業科研院所黨員普遍文化素質水平高,思想活躍,執著于農業科學創新研究,參加黨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教育活動熱情不高,個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顯著。目前,大多數農業科研院所基層黨組織開展組織活動,都本著簡練、高效的原則,盡量壓縮時間,以保證科研、生產、管理等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而且,支部委員大都由部門領導、科研業務骨干兼任,這種兼任模式有利于黨的工作和業務工作相結合。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模式對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聯系群眾紐帶作用的發揮并不顯著。
黨支部是黨在社會基層單位中直接領導、參與、服務行政工作和經濟工作的堅強核心。就科研單位來說,黨支部作為黨在農業科研院所中的基層黨組織,是聯系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基礎組織,是團結和帶領職工做好農業科研的前沿陣地。
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最貼近群眾,是黨的思想陣地最前沿,是黨與廣大職工緊密聯系的橋梁與紐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科研院所通過基層黨組織把本單位的發展方向目標貫徹到黨員群眾工作中,帶領黨員群眾實現黨的任務。
在當前形勢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要黨的建設工作,黨章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院所科研人員在基層黨組織中占比非常大,它不僅為實現黨的政治任務而開展工作和組織活動,還應該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當前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浪潮下,農業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比較關注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工作。他們將精力大多放在科學項目的立項與研究、論文的發表、晉級職稱上。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關注較少。部分農業科研院所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沒有嚴格按照上級黨組織的任務要求完成,而是利用工作之余壓縮時間和內容來完成。
大多數黨支部委員是科研團隊的學科帶頭人,業務骨干兼任,他們在科學研究、產業開發和學科發展等工作,發揮著領頭羊的作用。但是,也由于自身工作繁重,精力有限,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基層黨組織活動內容和形式單調,還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造成黨的理論知識滲透力較弱,黨員凝聚力不強,與實際工作結合不緊密。沒有因勢利導,將黨建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
農業科研單位的黨員隊伍總體而言,情況是不錯的。絕大多數的黨員能夠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科技創新、產業開發和行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但是,有的黨員黨性意識較弱,思想覺悟較低,在工作中沒有以黨的紀律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把自己當成普通群眾,表率作用不突出,損害了黨在職工群眾中的形象。
一些科研單位基層黨支部的同志在以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的背景下,片面的認為只要把農業科研工作做好,黨建工作按要求完成,或者少做一些,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一好百好,敷衍了事。因而對黨的建設工作不上心,認識不到位。在內容、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思維觀念陳舊,工作方法老套、創新意識不強,以會傳會,以文傳文。因此黨建工作脫離實際,與科技體制創新、職工思想實際聯系的不夠緊密,導致工作缺乏針對性、實效性。
新形勢下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活動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社會上“四風”問題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部分黨員的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宗旨意識淡薄,使科研院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職工群眾中沒有發揮出先鋒模范作用,影響了黨在職工群眾中的良好形象。面對這種情況,單純的“說教式”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顯得蒼白無力。
基層黨支部所需要的支部委員不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人員,更要懂得黨建工作,所以支部委員的配備直接影響了基層黨支部的工作質量和水平。當前,基層黨組織支部委員大部分是院所里一線科研骨干人員兼任,但是他們黨的理論知識和黨務工作經驗不足,在擔任支部委員之前對黨務工作了解不深,也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培訓,因此在支部黨建工作只能被動的學習傳達上級的文件精神,沒有真正做到積極主動、創新支部黨建工作。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是我國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這一總要求的前提下,要從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和總目標,正確加強認識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從保持黨的先進性、鞏固執政黨地位這個高度,正確加強認識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必要性;從凝聚人心、創造和諧環境,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高度,正確加強認識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堅定性。中共中央“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建,已經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農業科研院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層黨組織必須切實把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成推進農業科研創新的強大動力,為農業農村發展貢獻力量。
基層黨支部一方面要找準黨建工作與科研創新發展的結合點。另一方面要注重改進創新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要善于在黨員的作風建設、思想教育、隊伍建設等工作方面,找到新的宣傳教育形式,又要堅持和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好傳統、好方法,更應該結合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通過改進創新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將黨建和科研工作真正的融合到一起,有效地解決黨建工作與科研等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真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基層黨支部要加強黨員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經常性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將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情況在支部黨員大會上進行通報。在教育學習內容上,組織支部黨員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既提高廣大黨員的理論水平,也促進了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劃化、制度化。
一是農業科研單位要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和打造政治素質過硬、精通黨務業務的黨建工作隊伍,是基層黨組織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選拔、培養上注重年輕的科研骨干培養成為合格的黨務工作者,使他們能夠將科研工作與黨建工作同時兼顧做好。二是把文化層次高、能力素質好、作風正派且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黨務工作知識的黨員干部培養成專職的黨務工作者,充實到黨務工作中。三是加大黨務干部隊伍的培養。在政治思想工作過程中,通過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學習班、講座、研討會,組織政工干部學習政治理論,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講求實效,全面提高理論素養和業務素質。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政工干部隊伍培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