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春,阿斯哈提·馬哈巴提
(特克斯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新疆特克斯 835500)
特克斯縣地處天山西部,特昭盆地東端,隸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行政總面積8 352 km2,東西寬109 km,南北長116 km,轄3鄉5鎮,人口17萬人,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縣,山區面積占97%,草場50.28萬hm2,全縣有耕地3.33萬hm2,海拔800~1 600 m,農區耕地海拔在800~1 200 m。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冬長夏短,春秋相連,無霜期平均為126天,全縣年平均氣溫6.9℃,基本上無嚴寒和酷暑,無干熱,有效積溫≥10℃以上為2 751℃,光合有效輻射能較豐富,年平均在60 kCal/cm2以上,年日照時數達到2 527.6 h。年降雨量平均為375 mm。土壤主要以耕作栗鈣土、旱作黑鈣土為主,土壤肥沃、土質疏松,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能較好,主要農作物以春小麥、玉米、油葵、亞麻、大麥、油菜及各類蔬菜為主。2020年總播種面積為3.33萬hm2,其中玉米種植面積8 020 hm2、小麥1.16萬hm2、其他谷物1 080 hm2、其余1.27萬hm2為油料及經濟作物。
特克斯縣設施農業基地及拱棚建設在北山的半山坡,坐北朝南,屬逆溫帶小氣候,緩坡背風且利于采光,能較好提高棚內溫度。特別適宜9—12月初上市的西紅柿種植。
根據西紅柿的生物學特性及對溫度、光照、水分、營養等環境條件的要求,結合每年9—12月期間集中出口及內地上市的需要,我縣多選擇耐高溫、抗病、座果率高、再生能力強的紅瑞娜、賽琳娜、凱麗娜、金石王子8號等西紅柿品種,在每年4月15日—5月1日期間在育苗棚集中育苗。定植時間安排在5月20日—6月5日之間,農戶也可根據西紅柿上市時間需求,在合理時間段內選擇安排育苗和定植時間。為利于高產穩產,西紅柿最好輪作倒茬,前茬一般是葉菜類。
我縣運用穴盤育苗法育苗。首先進行穴盤消毒,可用1 000倍液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浸泡穴盤消毒,基質消毒用精甲·惡霉靈兌水均勻噴灑育苗基質拌勻,第二天可以裝盤放種,進行正常管理,保持溫度與基質的濕度,預防病蟲害發生培育壯苗。
耕地前施底肥,施入腐熟的畜禽糞便8~10 t/667m2或成品有機肥1 t/667m2,復合肥50 kg/667m2,過磷酸鈣40 kg/667m2。采用小型旋耕機進行旋耕兩至三遍,耕深25~30 cm,使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勻,旋耕深度25~30 cm,耙平,然后起壟、壟高20~25 cm。1壟雙行壟底部寬60 cm、壟頂部寬40 cm;單壟壟頂底寬 40 cm,壟頂部寬25 cm。定植在5月底,如果氣溫較高,建議平起栽培,有利于水分養分的吸收。待緩苗后再進行鋪膜,能防治高溫燒苗,有利于根系的生長。覆膜寬度蓋住壟,邊緣要用土壓實,最好全膜覆蓋,全膜覆蓋既可以降低棚內濕度又可以保持土壤墑情,減少病害發生。
定植密度要根據品種確定,一般一壟雙行西紅柿定植株距在35 cm、單壟單行株距在30 cm。整枝方法、留果多少、生育期長短等靈活掌握。單干整枝應密,雙干整枝的應稀;早熟品種應密,晚熟品種應稀;肥力差的應稀,肥力高的應密,一般定植密度在 2 400~3 000株/667m2,可采用大小行或單行定植,定植的西紅柿苗要求大小一致、苗心與地面平齊或深度以穴盤中營養土的高度平齊或微深1~2 cm。太深不利于根系生長,造成緩苗慢,過淺容易造成根基不穩,導致幼苗倒伏。
拱棚西紅柿在5月底6月初定植,一般先定植后鋪膜,因為此時地溫氣溫適宜苗期生長,防止過早鋪膜苗期高溫徒長。定植后的西紅柿苗要忌高溫強光照射,此階段應注意通風透光,遮陰降溫,防治病蟲害,定植后及時澆夠定植水。過3~5天再澆一遍緩苗水,然后進行蹲苗,蹲苗期間一般不再澆水。使用通風及放膜來調節拱棚內溫度。保持白天中午溫度不超過30℃,下午不超過25℃,夜間保持在13~15℃最好。
西紅柿主要以吊蔓及單干整枝法管理。吊蔓一般選用熟料的白色尼龍繩或耐老化的編織繩,一般在西紅柿結第一穗果時,為防止植株倒伏開始綁蔓吊秧,從植株下部莖上可系住進行吊蔓,吊蔓繩直接系在莖稈上,往往有時會勒住莖部。我們可選用吊秧環或夾進行吊蔓,掛套目前也挺不錯的,也可將繩栓在下部的葉柄上。用繩對西紅柿的蔓向上纏繞幾圈。
西紅柿單干整枝法:就是保留一個主莖結果枝條,把所有側枝陸續摘除。打杈不易過早,過早會影響植株生長。要在腋芽長到10 cm時進行,打杈過晚,易引起徒長而造成群體郁閉,消耗養分過多,適時打杈有利于增強植株中位和下位的光合作用,使果實采收期集中利于批量上市,提高早熟性和產量。
西紅柿的生育期大體經過育苗期、幼苗期、開花結果期、果實成熟期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都會因為植株的生長需要,施用不同的營養物質,應以植株的成長特性科學施肥。這樣既省肥效果又好。
主要是培育壯苗,以施足底肥為主。澆水后土地濕潤不粘連的時候,及時中耕松土,在除草的同時以促根壯苗。如果幼苗長勢較弱,可選用復硝酚鈉5~10 mL+葡萄糖粉100 g+磷酸二氫鉀50 g+流體硼或復合微量元素 10 g,兌水15 kg進行葉面噴施,5~7天再噴一次,起到保花促果作用。
開花結果期主要是促花保果,等西紅柿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開始進行澆水追肥,選用大量元素水溶肥(高磷、高氮型)溝灌5~8 kg/667m2;滴管3~5 kg/667m2+加復合型微量水溶肥0.5~1.5 kg/667m2+葡萄糖粉3~5 kg/667m2+鈣0.5 kg/667m2。以后按照后期每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進行沖施。
西紅柿中期用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后期用平衡型大量水溶肥,根據植株的大小來增加水溶肥使用量。根據植株的長勢可以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甲殼素、腐殖酸、氨基酸、魚蛋白等)。注意不要施肥過量,以少量多次施用為佳,以免造成肥害,中后期根據植株長勢情況補施葉面肥。
根據西紅柿開花習性,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采用振蕩器或豐產劑噴花的操作方法。授粉主要以2-4,D和防落素,按說明使用進行授粉即可,以每穗花開放2~3朵時,進行噴霧授粉。
建議第一穗花的第一個花摘除(以免過多爭奪養分),保留3~4個果即可。第二穗以后的花穗根據情況一般可留5~6個果。
西紅柿主要病害有真菌病害(高等、低等)、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及生理性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正確的科學管理,可做到植株健壯,減少病害的發生。
西紅柿真菌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可選用早霜靈、代森錳鋅、多菌靈、百菌清、霜霉威等藥物進行防治。
西紅柿細菌性病害主要選用氰氧化銅,噻唑酮、乙蒜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藥物進行防治。
防治西紅柿病毒病可選用低聚糖素,寧南霉素、鹽酸嗎啉胍等藥物進行防治。
西紅柿生理性病害一般選用碧護+腐殖酸+葡萄糖+生物菌根施進行調節。
特克斯縣拱棚西紅柿一般在9月上旬開始逐漸采收上市。如供應出口及內地市場,根據長距離運輸要求西紅柿微紅或稍紅即可采收,采收后用蠟紙包裹裝箱,太熟不易儲存及運輸,產量在10 t/667m2,商品果在8 t/667m2以上。如供應本地市場西紅柿變成大紅色方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