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山西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自2020年底《山西省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制度》實施以來,山西已對全省656座井工生產煤礦派駐1141名安全監管專員,累計診斷出主要風險隱患3283條。
自履職以來,結合每月兩次的常態化監管檢查等工作,山西省各級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對煤礦開展了以瓦斯、水和頂板等災害防治為重點的安全診斷工作。截至目前,累計診斷出主要風險隱患3283條,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8667項,并分別編寫了安全診斷分析報告。
“從上報的安全診斷報告來看,全省各級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履職越來越精準,盡責越來越到位。”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鄧維元表示。
鄧維元介紹,自《山西省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制度》實施以來,各級監管專員監管責任心明顯增強,對日常檢查發現問題的跟蹤督促不斷加強,企業整改力度顯著加大;各級監管專員職責定位更加精準,專門針對煤礦落實《山西省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特別規定》情況,以及煤礦是否存在瓦斯、水、頂板等方面的重大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為加強對監管專員的監督管理,山西各地相繼出臺監管專員工作規范。晉城市安委辦制定了《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廉潔履職“十不準”規定》《煤礦安全監管專員管理辦法》,晉中市應急管理局為全市煤礦安全監管專員編制了《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工作手冊》。
據了解,山西省即將啟用全省煤礦安全監管專員移動APP 系統,推動監管專員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煤礦實施常態化監管。下一步,山西省還將出臺煤礦安全監管專員考核獎懲辦法,確保煤礦安全監管專員制度走深走實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