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許
(貴州省盤州市烏蒙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貴州 盤州 553527)
農業的先進化發展,需要依靠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當前我國農業發展處于嚴峻的發展環境中。針對各種研制成功的,以及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手段,必須要加大力度進行推廣以及運用,促進將我國的整體農業發展水平提升,做到與時俱進。農業屬于維護社會經濟發展穩定的關鍵,必須要加強在農業中運用科學的農業科研成果,全面普及優秀技術手段,將我國農業的發展帶進新的發展層次上。
很多農業技術人員的注意力,都是集中于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以及較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地區,對于部分比較偏遠、貧困市縣的農業技術人員是比較缺乏的。現有的農業技術人員不能做到這些地區的農業技術高質量、高效率的推廣,從而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具有區域化的差異現象,這是影響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全面展開、有序推進的重要因素。
調研顯示,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是:農業技術人員隊伍整體狀態的老齡化、低齡化,缺少中間技術人員。很多年長的農業技術人員在思想上、技術知識掌握方面等具有滯后的特點。而年輕的農業技術人員由于缺乏經驗,不知怎樣運用簡單有效的語言對于農業技術進行講解,導致農業生產者聽完以后只是對新技術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抵觸農業技術的情緒。這些因素是阻礙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順利進行,制約我國農業發展速度的重要方面。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主要群體是面對農業生產者。由于城鄉教育資源存在不平衡的情況,所以通常很多農業生產者學歷水平不高,思想較為落后,傳統的固化的農業生產經驗,讓農業生產者對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難以接受,這會阻礙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程,使得農業技術不能良好地銜接農業生產,不利于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地推動我國農業穩定向前發展,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通過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經濟發展中,農業屬于主導地位,加強推廣農業技術,是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重要動力。創建先進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確保國計民生,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使經濟發展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以往我國因受農業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農業生產活動通常是通過人力勞動實現,盡管機械化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具有較大的比重,但人力資源依舊是農業生產的主導模式。我們要運用農業技術推廣手段,全面改善這種局面,解放勞動力。
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農業增產、增收。農業生產者的生產熱情度,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效益,為了推動農業產者對農業技術的興趣,應大力推廣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知識教育,提升農業生產者的科學文化水平,使他們深刻地認知農業技術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可以減少勞動力的同時,最大化地創造經濟效益,進而提升農業生產者群體的熱情度。
為了全面推廣農業技術,要采取科學的推廣體系,依照法律法規,構建起地方農業技術推廣保障制度,作為推廣農業技術的支撐。在實施體系內容方面,應該包含監督制度、用人管理制度,科學的考評機制等確保農業技術綜合運用水平提升。另外,增加資金投入,全面加強投資力度。政府保障撥款充足的同時,綜合運用多元化投資方式,形成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科學地利用好民間資金等保障農業技術推廣順利進行。
傳統的推廣農業技術的舉措就是分級推廣模式,主要的不足就是形式化嚴重、推廣效率低,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為了最大限度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應該高度地重視技術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注重技術手段的創新。
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可與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建立起合作的關系,成立實體經營股份制企業,遵循技術入股模式,私人企業、個人資金和農民群眾共同經營,帶動農民群眾加入其中,有效的處理好農民實施農業技術之后的各種問題,給當地農產品打開產品銷售渠道,同時構建品牌效益,將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切實提升。采取股份制后,可以吸引外部的資金,讓農業技術服務產生一個共同體,由中間向周邊農村地區進行輻射,帶動農民一起致富。
另外,部分地區可采取多元化模式進行農業技術推廣,讓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面對面與農民接觸,傳授先進的技術方法,集中力量將有關部門職能進行充分發揮,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更具備實效性,穩定農業經濟發展。
農業技術推廣屬于政府管轄范圍的公益性活動內容,為了促進這項內容的良好展開,需要不斷地擴充人員。為了避免僅局限于已有的農業推廣技術人才,需要做到擴大編制,合理待遇,引進人才,給農村納入更多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技術指導員自身必須要擁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耐心精神等,給農民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所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需要積極地培訓技術指導員,定期地考查專業能力,確保技術人員具備知識的專業性,能夠讓群眾們接受技術推廣后,真正地受益匪淺。
國家可以積極的引進部分社會資金,全面支持落實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社會資金方面,實現資金投入的關鍵就是綜合性的推廣效益,使得技術轉化的成果非常明顯。這樣可以讓投資者獲得相應資金回報,同時提高當地農業生產水平,達到推廣和實踐生態農業技術、循環農業技術的目標。積極引進社會力量的模式,提升經濟效益,屬于未來農業發展重要趨勢。
很多先進的技術研究成果、新型技術手段,明顯可以產生應用作用,但在推廣中,往往受到阻礙,因為農民群眾的興趣度不高,同時基層農村的配套設施缺少完善性,甚至具有滯后性的特點。為了進一步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農業技術網絡推廣平臺,運用網絡平臺,專業人員可以及時地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讓農業生產技術得到有效應用。
農業的發展,需要依靠農業科技的研制及推廣,通過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能夠替代傳統農業的發展形式,將農業產品生產效率、質量雙重提升。大力地推廣實踐農業技術,聯系各地區農村的發展特點,有效地轉化科研成果,奠定較優的農業基礎。政府部門需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加強推廣農業技術,適當地增加資金投入,同時注重培養高素質的農業技術人才,不斷地完善健全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以及制度,高質量地利用好農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