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斌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農業(yè)農村辦公室,江蘇 新沂 221439)
在綠化林中,楊樹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樹種,當前廣泛應用于防護林中,其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較強。可以加大對此類樹種的引入力度,促進環(huán)境美化和保護效果有效提升。楊樹成材后易于加工,因此在建筑和家居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楊樹的實際生長中,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所以,為了將楊樹種植面積擴大,確保其健康生長,相關部門與技術人員應不斷深入探究楊樹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的應用。
要使楊樹高產、穩(wěn)產得到保證,需要對良種進行合理選擇。立足于楊樹生產態(tài)勢可以看出,優(yōu)良的品種為楊樹的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立足于楊樹苗木選擇的角度來看,應以相關標準為基礎合理選擇楊樹苗,通常而言,壯苗均是1~2年生的苗木,苗高和胸徑分別為3.5m和2.5cm左右,同時必須確保苗木充分木質化,沒有病蟲害等。此外,立足于楊樹育苗的角度來看,林業(yè)部門主要運用無性繁殖,此繁殖方式的再生能力很強,種條使用更加便利,所以當前運用十分廣泛。
楊樹栽植對整地要求并不高,豐產林造林盡量選擇具有充足光照和較好保水性的區(qū)域,嚴禁在低洼易積水、重堿性、保水性不好、灌溉不方便的地方栽植。楊樹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根系發(fā)達,但其生長對土壤的通氣性以及林間條件要求較高。在土壤較為貧瘠的地方,栽植前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深度約35cm,以此促進土壤通透性、保肥和保水能力增強。應注意,如果種植地土壤具有較強的黏性,應適當地把整地深度提高。在正式造林前,要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對種植穴進行挖掘,通常種植穴的長、寬、高控制在60~120cm范圍內,具體要和林間條件以及林分結構的規(guī)劃相結合。
在栽培楊樹前,要嚴格規(guī)定栽培穴的深度,若是栽培穴不到30cm,要重新返工,只有達標后才能進入到栽培環(huán)節(jié)。在栽培楊樹的過程中,可以以 “四大一深”的方法為參考,幼苗高度在3.5m以上,大倍行距、大水灌溉,栽植深度為30cm。除此之外,在栽培楊樹的過程中還可以運用“三埋、兩踩、一提”的方法,先填埋表土,之后將楊樹幼苗放入,埋土為30cm深,踩實填埋的土壤,最后提拉幼苗,舒展根部,保證幼苗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在栽培楊樹的過程中,應確保幼苗軀干直達栽培穴底部,保證幼苗干部在土中的深度超過35cm,在栽培穴中重新回填土壤。當土壤水分不足的時候,要第一時間澆水,促進幼苗成活率的提高。
首先,施肥主要是為了確保楊樹養(yǎng)分充足,對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予以補充。因為楊樹生長速度快,同時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會將土地的含氮量有效降低,此時便可以施加適量的有機肥,使土壤養(yǎng)分含量得到改善。在施肥的時候,應把林木周邊的土壤與肥料攪拌均勻,防止施肥量不足或過大,以免樹木直接接觸肥料,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使樹木根系生長的正常性得到保證,為了促進楊樹生長效果顯著提高,可以將適量的過磷酸鈣加入到有機肥中。其次,修剪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楊樹可以茁壯生長。在栽植大苗的時候,為了減少楊樹整體水分的流失,應第一時間修剪截除多余的側枝。栽植好的楊樹可能會發(fā)生死亡,或一些不能存活。所以,栽植人員應事先將各項勘查工作切實做好,第一時間進行有效地補救和處理。
通過分析諸多數據了解到,在剛種植楊樹的幾年時間中,為了促進土壤的種植效益提高,在樹林間會種植其它農作物,所以在楊樹郁閉期之前,種植人員不用對林地進行除草,只需要在管理農作物的過程中一同展開除草處理工作,但是當楊樹到了郁閉期之后,因為其它農作物已經不適應樹林間的環(huán)境,這時候,種植人員需要第一時間清除林間的雜草,同時展開松土工作,以促進土壤的通透性。
2.1.1 楊灰斑病
楊灰斑病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會影響諸多品種的楊樹,不管是幼苗、幼樹,還是大樹,均容易染病,其中感染最為嚴重的是幼樹和苗期。因此在楊樹栽植過程中,應積極防治楊灰斑病。楊灰斑病主要在楊樹的嫩梢和葉片上發(fā)生,葉片上出現水漬狀,之后病斑上會有一些突起的綠色毛點產生。楊灰斑病喜濕,每年的6~7月為高發(fā)期,高溫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在防治此病的過程中,可以噴施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等防治,通常15d噴一次,連續(xù)噴施3~4次,同時要第一時間清除患病葉片和樹枝。此外,在栽植過程中要控制好密度,密度過大也會為此病的發(fā)生提供有利條件。
2.1.2 楊樹潰瘍
若是楊樹出現潰瘍病,便會嚴重威脅楊樹的主干和枝梢。一般情況下,早春和晚秋兩季是此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大苗和幼樹最易感染。在具體的防治過程中,應對楊樹幼苗的來源密切關注,所以應開展全程性的幼苗檢疫。只要發(fā)現楊樹枝條或枝干患有潰瘍病,需要第一時間清理干凈。若是有必要,還可以選用一定比例的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噴灑楊樹枝干。在對楊樹苗木進行運輸的過程中,應適當縮短運輸時間,同時防止假植時間過長。
2.1.3 黑斑病
雨季是黑斑病的高發(fā)期,這種病害的流行速度迅猛,秋季后病情會有所好轉,就這一類的病害,可以運用下述方法展開防治:盡量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能力的樹種。選擇意大利63楊或69楊,此類樹種對黑斑病的抗性較強,在剛發(fā)生這類病害的時候,可以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溶液進行噴灑,每10d噴1次,堅持噴灑3~4次后,便能有效控制病情。為了防止出現黑斑病,應合理修剪楊樹,確保樹冠透光性和通風性良好,在進入冬季的時候,應對病殘體和落葉進行收集,同時集中燒毀。
2.2.1 楊樹舟蛾類害蟲
此蟲害適應溫度的能力較強,10~40℃左右的溫度均可以滋生繁育,同時生長速度較快。這類害蟲在75%~95%的濕度和23~32℃的溫度范圍中更容易蔓延和滋生,溫度的變化會嚴重影響楊樹舟蛾類害蟲的越冬成活率,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這一類害蟲的生長可以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夏季應對楊樹舟蛾類害蟲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視。
2.2.2 食葉類害蟲
在楊樹生長過程中,食葉類害蟲發(fā)生率較高,為了使這一類害蟲的發(fā)生得到有效預防與控制,在進入冬季前,需要第一時間將枯枝敗葉清理干凈,防止更多的食葉害蟲滋生。同時在固定的時間對楊樹生長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發(fā)現食葉害蟲,要第一時間開展防控工作。如針對葉蟬,可以噴施敵敵畏和敵百蟲溶液進行防治;針對紅蜘蛛,噴施三氯殺螨醇溶液進行防治;針對草履蚧,噴施氧化樂果。
2.2.3 蛀干類蟲害
在楊樹栽植過程中,蛀干類蟲害也是常見蟲害的一種,此類蟲害會嚴重危害楊樹的樹干,只要發(fā)生此類蟲害,會嚴重侵蝕楊樹樹干,因此必須對蛀干類蟲害的防治要高度重視。蛀干類蟲害有效防治,可以運用第一時間將幼蟲除去的方法,確保楊樹通風性良好,同時確保楊樹光照均勻,從而將蛀干類害蟲的幼蟲有效去除。在楊樹中的蛀干類蟲害尚未成熟時,可以運用用有機磷農藥500倍液,之后利用毒簽或注射器把液體注入到楊樹樹干的蛀孔中,同時再借助濕潤的泥土把蛀孔封住。
總而言之,在栽培楊樹的工作中對栽培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從幼苗的培育到之后成年樹木的管理,需要種植人員的精心管理和養(yǎng)護。同時,相關技術人員也要積極總結經驗,準確把握楊樹特性,對多樣化、新穎性的楊樹栽培技術進行探索,同時加大對楊樹病蟲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力度,與不同病蟲害防治相結合,展開有效、科學的綜合防治,從而將楊樹受病蟲害的威脅降低,為楊樹快速、健康生長提供保障,有效提高楊樹產量,達到最佳化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