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艷梅
(廣西寧明縣林業局林政站,廣西 崇左 532500)
林業建設的初心就是為了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改善生態環境。林業的健康發展會受到有害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影響,造成林業產業不能健康發展,不僅危害了生態健康,還使林業無法實現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所以林業管理方面必須重視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其中無公害防治技術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健康,還能夠對林業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原本的林業產業中,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通常采用噴灑農藥的方法,對某些經常出現病蟲害的問題進行遏制。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有效防治害蟲危害,但是農藥的噴灑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比如土壤中的營養降低,影響動物植物的生存,甚至使人類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
保護生態環境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所以需要通過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既要有效消滅有害生物,防止其危害生態環境,還要盡可能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嚴格遵守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并且林業產業人員需要高度重視對于環境的保護。
以往僅僅通過大范圍噴灑農藥來遏制有害生物的產生,該方法不僅加大了林業產業的經營成本,還對環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污染。現如今通過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有害生物對環境的破壞還能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同時也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林業產業的經營成本,從而實現林業產業更大的經濟效益。
如今林業產業中仍舊存在的問題,就是林業管理技術人員對于無公害防治技術不夠重視。并且如今的無公害防治技術還沒有足夠完善,導致該技術的使用效果沒有農藥噴灑方式的效果明顯,并且該技術的使用時間過長。對此,造成很多林業產業繼續使用農藥噴灑的方法來消滅有害生物。同時,由于很多林業產業沒有真正落實無公害的防治工作導致林業產業的發展受阻。
無公害的防治技術對林業產業的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熟練掌握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技術人員非常有限。所以目前很多的林業產業沒有真正意義上落實無公害防治技術。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也包括了林業產業管理人員對于無公害防治技術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大。并且林業的產業大多都設置在山區,這導致很多技術人才不愿意在山區工作而難以滿足林業產業管理技術團隊的人才需求,從而使無公害防治技術難以真正得到落實,與此同時,由于大多數林業產業對于無公害防治技術所需要的設備、器材的質量不夠重視,導致林業產業人員不能夠高效操作有關無公害防治的必要設備和器械,最終使生物防治工作難以正常進行。
首先,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尤為重要,所以政府部門必須加大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宣傳力度,完善無公害防治措施,讓人們深刻了解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優勢和作用。并讓林業產業的有關技術人員能夠熟悉掌握無公害防治技術內容,提高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度,可以通過開展環境保護教育來提高技術人員的環保意識。其次,必須要讓林業管理人員對這項技術非常了解,從而熟悉掌握無公害防治的相關技術要求,政府也需要派遣相關林業專家對該區進行實地勘察,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通過實操訓練幫助員工熟練掌握無公害的防治技術。最后通過運用網絡技術提高對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宣傳力度,運用多種網絡手段向人們宣傳有關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優點和作用,讓人們深刻了解該技術,對于環境保護的優良作用,大家可以通過網絡分享自己的意見,共同實現無公害防治的生態效益,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
無公害防治技術對于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所以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確保無公害防治技術能夠正常進行。對此,林業產業需要加大對于該技術的資金投入力度,確保能夠為林業產業引進高質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幫助無公害防治工作,實現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林業產業還需要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作出相應的鼓勵措施,建立健全完整的激勵政策和管理制度,從而促進林業產業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使工作人員能夠完全置身于林業產業的無公害防治工作中,并且其管理制度必須科學合理化,真正意義上落實無公害的防治工作,通過規范化的管理過程,推動無公害防治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的保護體系,要以防止土地沙漠化、土壤失去營養等現象為基礎制定出保護環境的相關決策,比如禁止亂砍濫伐、實行退耕還林、種樹植樹等相關防范措施,從而維護生態環境的安全,提高生態環境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生物防治技術的核心是引入害蟲的天敵,從根本上遏制害蟲的產生,其是無公害防治的主要方式,如果害蟲不加以遏制,就會嚴重危害植物的質量危害林區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應,所以降低蟲害影響是林區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可以引入鳥類和節肢動物來防治一些害蟲,比如鱗翅目的蟲害的天敵是喜鵲和啄木鳥,如果引入喜鵲和啄木鳥就能極大程度上降低蟲害的危害。天敵昆蟲的引入是最有效的無公害防治方法,因為害蟲的種類非常的多,可以寄生多種害蟲,所以林業產業必須運用引入天敵的無公害防治方法對蟲害現象進行根源上的遏制,從而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
林業管理中還要注重樹木健康情況的檢測,需要定期給樹木松土,除去雜草并為樹木修剪枝葉。對于林鼠等害蟲可以通過物理防治技術對害蟲進行消滅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捕鼠夾來捕捉這些林鼠,并且林業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氣候因素和環境因素,選擇耐高溫的品種種植在土壤中,這樣既能夠消滅,一些病菌還能夠有效消滅樹種中存在的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加強對于樹木正常發育的維護,可以通過捆綁樹干或者給樹冠下覆蓋誘集害蟲的塑料薄膜,以及翻樹盤凍死越冬害蟲、套袋綁塑料裙阻隔、黏蟲環、人工捕殺、燈光誘殺、糖醋液誘殺、樹干涂白等無公害防治技術有效消滅有害生物,從而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
營林防治技術的核心是對于苗圃的選擇,這種方法必須預先實地考察實施該技術的區域,從而科學制定出適合的樹木種類進行種植,并且需要對種植環境和林水分布情況進行優化和完善。營林防治技術需要多以混交林的種植為重點,選擇不同種類的林木,從而有效防止害蟲的侵擾,從根源上盡可能減少有害的生物源,使林木對害蟲的抵抗力得到提高。
綜合防治技術是通過了解害蟲的實際情況和該區域的環境和氣候來確定最終的防治技術,從而對害蟲進行有效的防治,該方法的核心是以環境觀和生活觀為防治前提,并且從經濟效率和技術安全性為出發點,結合該區域的地理環境狀況,對防治模式作出綜合性的判斷,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適用于該區域的防治措施,該方法會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一個整體的防治方案,從而對生態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使其能夠健康發展。
林業產業必須嚴格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以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切實落實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地優化。由于林業產業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影響著我國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還關系著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所以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非常重視,在防治工作開始前需要預先進行該區域的實地勘察工作,分析環境問題和氣候問題對生物防治工作的影響,從根源上遏制有害生物的產生,并且為了獲得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需要加大對無公害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從而確保無公害防治技術工作能夠高效進行,從而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