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銀寶輪胎集團有限公司突然發布漲價通知,稱原材料漲價導致公司經營艱難,決定自2021年5月28日起,礦山輪胎、工程機械輪胎、軍用輪胎漲價3%~8%。之前歐洲、美洲市場也接連傳來輪胎漲價的消息。面對輪胎價格再次升溫,業內人士認為,在原材料價格上漲、政策加速供給側改革以及美國輪胎“雙反”終裁相對樂觀的多因素綜合作用下,輪胎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1)原材料價格呈回升態勢。5月26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已經回到了13 700元。輪胎另一主要原材料炭黑價格也不斷走高。
(2)政策加速供給側改革。隨著輪胎市場趨于飽和,輪胎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問題;同時作為重污染行業,輪胎行業也承受著較大的環保壓力。根據山東省印發的《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通知,山東省本輪產能清退涉及輪胎企業18家,其中全鋼輪胎企業8家,共計產能556萬條;半鋼輪胎企業10家,共計產能2 561萬條。隨著落后產能被淘汰,國內輪胎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進入負增長階段,但龍頭企業仍然保持積極擴張態勢。伴隨著龍頭企業的資本開支加大,其市場占有率有望實現跨越式提升。因此,中國輪胎產業將迎來兼并重組的高峰期。
(3)輪胎“雙反”終裁偏暖。5月25日,美國商務部對來自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乘用車和輕型載重輪胎產品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終裁。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輪胎反傾銷稅率略低于初裁結果,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輪胎反補貼稅率與初裁結果一致,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輪胎反傾銷稅率則略高于初裁稅率。短期來看,國內頭部輪胎企業可以通過與美國經銷商及消費者分攤稅率、調整銷往美國的產品結構、自身降本增效等方式消除“雙反”實際影響。從長期看,中國輪胎要想突破關稅限制,國際化和品牌化才是最終選擇。行業頭部企業有望在本次篩選中加快全球化布局,占有更多市場份額,成長為國際化的輪胎巨頭。
(摘自《中國化工報》,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