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紅,張秀菊
(遼寧省蠶業科學研究所,遼寧鳳城 118100)
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農業科研單位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推動農業規模擴大、生產水平提升、生態化發展的關鍵。在農業科研單位科研成果的支持下,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將得到有效推進,全面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穩步提升。而農業科研單位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自然離不開一支高素養職工隊伍的努力,而做好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正是培養優秀職工團隊的基礎所在。
對農業科研單位而言,職工整體綜合素養的高低對單位與信念跟和發展而言的重要性極為突出。只有做好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才能為所有職工提供具有實踐意義的積極平臺,促使職工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發展職業素養,讓職工成為完全勝任工作崗位的優秀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優秀職工隊伍,從而為農業科研單位的良好運行和長遠發展奠定可靠基礎。
現代農業發展速度迅捷,相應的農業科技發展速度也十分快,可謂是日新月異。而農業科研單位作為走在農業科技發展前言的關鍵單位,必須充分適應農業科技發展需求,這意味著單位職工必須充分了解最新的農業科技相關資訊,掌握先進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唯有如此才能奠定農業科研單位在農業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可靠動力。而做好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正是促使職工適應農業科技發展需求的有效路徑。
農業科研單位工作的關鍵在于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讓科研成果能夠真正應用于現代農業之中并發揮作用,否則科研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其意義。而要實現農業科研成果的成果轉化,除了要求農業科研單位職工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具有極高的素養之外,還需要職工具備良好創新意識、優秀實踐能力、豐富應用經驗,能夠在成本、作用、應用等方面對科研成果進行有效轉化。做好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正是在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外,對職工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進行全方面培養的有效方式。
農業科研單位對職工繼續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并且投入了大量資源支持相關工作開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繼續教育工作支撐下,農業科研單位職工群體的綜合素養得到了明顯提升,培養出了一大批了解農業現狀、理論知識扎實、科研能力強、實踐應用水平高、經驗豐富的農業科研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相應的單位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目前的職工繼續教育工作也并非全然沒有問題,依舊存在如經費短缺、目的不明確、規劃不合理、專業培訓流于形式、教育內容不對口、時間有限等缺陷,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優化和完善。農業科研單位的經費主要劃撥用于科研工作,留給其他工作的經費相對較少,專門留給職工繼續教育的經費更是十分有限。同時職工繼續教育的目的并不明確,缺乏系統化、科學化、動態化的合理目標指引,相應的培訓規劃和方案制定也較為模糊,不夠明晰,難以有效、規范地指導繼續教育工作落實。而且在落實繼續教育工作方面,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直接照搬其他教育和培訓內容,導致繼續教育難以有效發揮作用,普遍存在浪費資源或者與農業科技發展脫節的情況。再加上繼續教育課程時間有限,職工通常只能在數天的時間內對專業知識、技能、前沿信息等進行突擊性的集中學習,難以有效消化和掌握,實際教育效果較差。
職工繼續教育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必須加大相應的經費投入力度,同時還需要全面優化資金管理,從根本上消除資金對繼續教育工作的限制。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對農業科研單位職工繼續教育高度重視,在劃撥科研經費和事業經費的同時,劃撥繼續教育的專列經費,讓農業科研單位能夠有資本開展繼續教育工作。而單位內部也應當對職工繼續教育加以重視,確保專列經費能夠完全投入到繼續教育工作之中,以免專列經費被其他事業、工作所占用。農業科研單位還需要加強資金管理,明確繼續教育的專列資金的使用規劃,對資金的收入支出明細進行詳細記錄,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務必要確保所有資金都被有效應用到職工繼續教育工作之中,提高資金利用率。
職工繼續教育工作的有序化、高效化落實,需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目標與規劃基礎之上。農業科研單位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及農業科技發展情況,科學制定職工繼續教育目標與發展規劃。首先,明確職工綜合素養要求。對職工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科研經驗、職業道德與精神、行為規范等提出明確要求,而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加以調整,以指標性的明確要求作為職工繼續教育的基礎參考和依據。其次,針對不同職工制定不同的繼續教育發展規劃。農業科研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可分為三個層次,由上到下依次是學科帶頭人員、學科研究人員與科研輔助人員。針對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制定不同層次的繼續教育發展規劃,即提出不用層次的目標和要求。其中針對學科帶頭人員的繼續教育應當將重點放在戰略思維能力、學科洞察能力、方向把持能力、統籌協調能力等方面;針對學科研究人員的繼續教育側重點在于創新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需求把握能力與問題攻克能力等方面;針對科研輔助人員的繼續教育側重點則在于專業基礎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技能、科研經驗等方面。最后需要對繼續教育規劃進行銜接,以總目標為核心,制定長期性的教育發展規劃,將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繼續教育規劃進行有效銜接,從而實現對職工的持續性教育。
建立并完善繼續教育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夠保障繼續教育工作有序、規范、高效開展。繼續教育并非是簡單的培訓,還涉及到規劃、考核與管理,只有將這些進行充分融合,才能充分發揮職工繼續教育作用,形成集育人、選人和用人為一體的人才管理體系。針對職工繼續教育各方面指定相應制度,諸如繼續教育審批制度、登記制度、扶持資金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監管制度、晉升制度等都需要得到有效完善,確保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在確定對象、明確重點、優化內容、控制時間、優選形式、有效考核、公平獎勵等方面都能做到有理有據、規范合理。
對職工繼續教育培訓內容與方式進行針對性優化十分有必要,這是提高培訓水平的有效路徑。首先從培訓內容層面看,培訓內容一定要做到先進與對口。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迅速,只有在職工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中融入大量農業科技前言資訊、信息、專業知識等,才能有效培養出緊隨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職工。而且只有針對職工自身的弱項進行針對性培訓,合理優化培訓內容,才能確保職工在接受培訓后真正有所收獲。其次從培訓方式層面看,積極創新和拓展培訓方式是進一步改善培訓效果的關鍵所在。通過送外培訓進修、組織高級研修班、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鼓勵自我學習等方式,能夠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職工提供合適的培訓方式,進而保障實際培訓效果。
繼續教育只有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有效發揮作用,故而有必要加強相應的監管工作。在制定明確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嚴格要求相關人員按照制度進行操作,逐步實現職工繼續教育的制度化與規范化。通過對職工繼續教育的對象、重點、內容、時間、形式、考核、獎勵等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具體規定,形成相應的約束機制,對繼續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有效約束和規范。同時健全監管機制與激勵競爭機制,對繼續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針對積極參與及接受繼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績的科研人才進行獎勵和扶持,從政策、待遇、職稱評定、晉升、經費等多個方面進行嘉獎。而對有為相關制度與規范的人員,則需要進行追責處理,按照標準進行懲處。另外還需要做好防止人才流失相關工作,要求接受繼續教育的職工訂立約束機制,同時提供支持和獎勵,以免人才流失而導致職工繼續教育白費功夫。
綜上可知,新時期農業科研單位必須做好職工繼續教育工作,從各個方面促進職工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職工隊伍,進而提高單位運行水平,充分發揮單位在農業科研方面的職能作用。在開展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時,需要從資金、規劃、制度、內容、方式及監管等多個方面同時發力,全面完善的繼續教育體系,針對職工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育,保障繼續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