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玲 諸 琳
1.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江蘇無錫 214000;2.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院干部病房,江蘇無錫 214000
我國現有心房顫動者約800 萬,其中70%為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是誘發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1]。射頻消融術利用射頻電流產生熱量凝固壞死病變部位,消除病變組織、治療心律失常,但術后易發生血栓栓塞及復發等[2],需要長時間抗凝治療[3]。如何圍繞老年患者心理特征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凝治療的依從行為,顯得尤為重要。順口溜是一種源于生活的口頭韻文,幽默詼諧、形象生動、易于上口、便于記憶,是老年人群兒時記憶深處的念想[4],微信是時下最時尚、最便捷的交流工具[5],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微信主導的順口溜教育在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抗凝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治療91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2010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心房顫動指南診斷標準[6];②抗凝治療符合2006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會、歐洲心臟病學會心房顫動抗凝指南華法林治療指征[7];③年齡≥60 歲;④能正常溝通;⑤能使用微信。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精神疾病史;②伴有心臟瓣膜病史;③合并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④隨訪脫落。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根據治療時間將兩組分為觀察組(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6 月,47 例)、對照組(2017 年1 月至9 月,4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均進行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術后使用相同的抗凝治療方法及健康教育內容。抗凝治療方法:華法林鈉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H31022123,規格:2.5 mg/片)口服治療,初始劑量1.25 mg/d,根據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逐漸增加華法林劑量0.5~1.0 mg/d,維持INR 為2.0~3.0。健康教育內容:參照文獻[8-9]編制《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抗凝治療健康教育手冊》,包括心房顫動及危害、射頻消融術目的、華法林抗凝治療、心理調護、用藥管理、并發癥預防等。
對照組給予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抗凝治療常規健康教育,包括發放健康教育手冊、集中宣教、個體指導、出院指導、隨訪管理等。觀察組聯合應用基于微信主導的順口溜健康教育。
(1)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人員涵蓋護士長、責任護士及主治醫師,科室內定期全科人員培訓學習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抗凝治療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技巧,小組不同人員分工合作,如指定較高寫作水平的護理人員編制順口溜并經全科人員討論通過,護士長負責健康教育質量監督及持續改進,醫師負責治療方案制訂,責任護士負責順口溜的實施等。
(2)編制抗凝治療順口溜:①華法林抗凝用藥管理。“抗凝治療很重要,華法林抗凝效果好,預防出血與栓塞,定時服藥要記牢,用藥用量要看清,千萬不要服錯藥”。②INR 監測。“國際標準化率概念好,2.0~3.0 目標值當記牢,第1 周檢測莫忘記,穩定后4 周1 次也重要”。③生活管理。“煙酒是個導火索,戒煙戒酒不可少;術后飲食莫隨意,水果蔬菜搭配好;康復訓練有原則,自感不累有奇效”。④并發癥預防。“牙出血,尿變紅,大便黑,肚子痛,皮下瘀斑,手腳無力,及時就診風險小”。
(3)健康教育:①制作抗凝治療順口溜展板、卡片,配上圖片、文字解釋,張貼于病房走廓處,發放到患者手中,對患者進行逐一講解,直到患者能理解順口溜含義。②微信支持。組建護患溝通微信群,邀請健康教育小組成員及手術患者和家屬入群,指導患者使用微信接受健康教育。指定2 名護理人員定期將抗凝治療順口溜發送到群中,并引導患者在微信群內通過文字或語音展開互動。采用電話提醒、微信提醒等加強群中管理。患者及家屬可隨時咨詢問題,小組成員定期整理,集中回復。③同伴支持。招募5 名老年同伴支持教育者(高中以上學歷、有較好抗凝認知水平及依從性者),在專科護士指導下,引導其在微信群內通過語音分享抗凝治療的經歷和心得體會。④隨訪管理。包括門診隨訪、微信隨訪、電話隨訪(出院后1 個月內每周1 次、隨后每個月1 次),家庭訪視(出院后1~3 個月各1 次)等。
1.3.1 抗凝認知水平 參照文獻[10]設計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患者抗凝治療認知水平調查問卷,包括心房顫動危害、定期監測INR 等11 個條目,答對記1 分、答錯記0 分。分值越高,抗凝治療認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0.851。
1.3.2 抗凝治療依從行為 參照文獻[11]設計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患者抗凝治療依從行為調查問卷,包括遵醫服藥(按時、按量、按次服藥3 個條目),INR 定期監測(1 個條目),生活方式(戒煙、戒酒、攝入不含或少含維生素K 的食物、不同服用其他藥物4 個條目),每條目評分1~4 分,分值越高依從行為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912。
1.3.3 并發癥 觀察并記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包括出血、栓塞、血栓形成等。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抗凝治療認知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隨訪3 個月,兩組抗凝治療認知評分高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抗凝治療認知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抗凝治療認知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 <0.05
隨訪3 個月,觀察組INR 定期監測、生活方式、抗凝治療依從行為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遵醫用藥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抗凝治療依從行為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抗凝治療依從行為評分比較(分,)
注:INR:國際標準化比值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例(%)]
我國心房顫動總體患病率為0.77%,80 歲以上老齡人患病率高達7.5%[12]。射頻消融術能夠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但術后患者易發生心房血栓脫落,發生血栓栓塞[13-14],故抗凝治療有利于預防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患者血栓形成及術后復發[15-16]。我國心房顫動患者接受抗凝治療比例不足10%,抗凝藥物使用達標率僅為36%[17]。對于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患者,規范接受術后抗凝治療比例更低[18],需加強該群體患者有關抗凝治療知識的健康教育。
傳統紙質媒介結合新媒體是現代健康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式。但老年患者因思維活動僵化、記憶力減退等影響健康教育效果[19]。順口溜是中國口語文化的精髓,句子長短不一,講究押韻上口。源于生活,俗中見雅,通俗易懂。將其應用于健康教育中,可使枯燥的教育內容鮮活起來,增強健康教育中的樂趣[20]。黎玉芬等[21]認為,順口溜教育形式更適合于老年人群,能夠提高老年人群對艾滋病知識的認知水平。微信溝通方便,利于醫患溝通,方便醫護人員以向患者宣傳健康知識。洪攀等[22]研究顯示,微信群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滿意度,提高患者依從性。基于微信主導的順口溜教育可拓寬順口溜教育渠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華法林抗凝治療認知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微信主導的順口溜教育能夠提高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抗凝治療患者華法林抗凝的認知水平。
影響華法林抗凝治療依從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齡、抗凝認知水平、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等[23]。順口溜教育的幽默風趣、易于上口可規避傳統教育的“刻板”形象,給予患者被教育的愉悅感。微信支持借助圖片、音樂、文字等表達形式,方便患者隨時隨地查閱和學習相關信息[24]。同伴支持是由相同經歷、背景的人組成的一個相互給予與接受的互助系統,利用從眾效應及示范效應,可提高同病種患者遵醫行為[25]。高翠榮等[26]認為,運用以微信平臺為核心的同伴支持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隨訪管理是矯正健康教育缺失、監督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2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INR 定期監測、生活方式及抗凝治療依從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組,這也是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主導的順口溜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患者華法林抗凝的認知水平,促進抗凝治療依從行為的養成,降低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