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徐興日
(大連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大連 116000)
當前規劃工作中,各種規劃很多,每個城鎮都有“一堆圖”,各規劃都是自成體系,互不銜接,規劃落地很難,各部門之間的協作也很難,造成多部門多頭管理的問題,辦事效率低。“多規合一”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探索,加強對規劃體系和內容進行重新思考,實現各部門資源共享與業務協同,為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提供平臺。
“多規合一”以優化城鎮產業結構空間布局為目標,以土地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現城市功能區各項規劃相互銜接,依據各規劃區自身的優勢產業定位,明確各自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合理安排土地,統籌重大建設,實現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約集約管理。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空間規劃工作存在“重縱向控制,輕橫向銜接和聯系”的問題,“多規合一”的建設,有望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城市空間布局和資源優化進行合理配置調整,推動資源、環境、社會和諧發展,提高城市規劃的整體建設水平,最終實現“智慧城市”建設。
社會效益上,有利于推進規劃體系全方位改革,促生綜合性規劃;有利于統籌空間資源,落實規劃管控,促進廉政建設;有利于促進高品質規劃,提升市民幸福指數。經濟效益上,有利于盤活土地資產,集約土地管理,推動持續利用;有利于落實主體功能,促進支柱產業,保護關鍵資源;有利于簡化行政事項,縮短審批時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015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委,支持完善“多規合一”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加強城鄉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從技術和人才方面支持各市開展規劃大會戰,健全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統領,近期建設規劃為核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抓手”的城鄉規劃管控體系,實現數據共享。
數據庫建立與更新技術的成熟,針對多規數據格式標準,在具體的操作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已經形成較為規范的數據收集、整理、建庫標準;信息平臺建設技術成熟,針對多規數據的管理平臺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運用行業應用面最廣的地理信息技術ARCGIS實現海量GIS數據管理,實現多規從檢查、入庫、瀏覽、分析、應用、共享及移動應用等一體化的操作;多規數據查看、分析能力應用成熟,當前,多規數據查看、分析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能實現分層疊加顯示不同種類的多規劃數據,完成地圖操作、測量、圖層管理、圖例、地圖打印等,可進行多規數據、建設項目等信息的快速定位。同時可以實現有關多規數據的沖突檢測、控制線分析、用地平衡分析、指標分析等多種分析功能;共享技術方案成熟,共享由服務引擎和服務構成,地理數據引擎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 + ArcSDE,通過服務封裝,對外提供多規信息資源目錄服務、矢量服務、功能應用服務等服務,通過網絡實現多規數據的共享發布。
網絡資源上,市直(含縣區)基礎性千兆帶寬的政務專網,實現所有市直機關單位和縣區的網絡互聯,組網帶寬1000M;同時,大部分自然資源局已建立了連接內部各科室及二級單位的高速局域網辦公系統;數據資源上,通過匯集發改部門的城市主體功能區規劃數據、國土部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地災規劃修編等各部門的數據,實現城市產業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規劃數據的整合和沖突檢測,推動“多規合一”項目的開展建設。
多規綜合數據庫是實現“多規合一”要重點建設的數據資源庫,主要是按照統一標準存儲各數據源部門采集、交換和共享的相關多規數據,包括:規劃數據庫、多規核心成果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規劃專業數據庫:以規劃編制成果的來源為主索引,歸集整合住建、國土、環保、發改等多部門的規劃編制成果數據,實現全市多個行政部門的規劃數據資源共享,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保規劃等。多規核心數據庫:以“三規合一”控制線編制成果為主索引,歸集多規差異圖斑、生態控制線、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基本農田控制線、城市增長邊界控制線、產業區塊控制線、重點建設項目等數據,為多規業務協同提供數據支撐。專題數據庫:以專題應用為主索引,歸集基礎地理數據、地下管線數據、規劃實施數據、規劃監督數據、業務審批及其它數據,實現全市多個行政部門分專題數據應用與服務共享。包括地形圖、影像圖、地下管線數據、規劃管理數據、規劃監督數據、業務審批、城市三維模型及其它專題數據。
“多規合一”是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必須要高度重視,讓規劃更好的服務于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