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林振強
隨著我國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國家政策的推動,醫療器械耗材行業發展勢頭迅猛。駝人集團充分重視供應鏈與物流體系建設,從而在其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醫用耗材智能方案提供過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常省委
駝人集團副總裁兼營銷體系總裁
作為醫用耗材智能方案提供商,河南駝人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駝人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文化于一體,專業從事麻醉、疼痛、護理、檢測、血液凈化、微創介入、外科、電子智能、醫用防護等一次性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并于近年先后啟動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的規劃建設,旨在打造醫療器械新城生態圈。
隨著產品種類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對供應鏈和物流系統建設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駝人集團副總裁兼營銷體系總裁常省委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就駝人集團的醫用器械耗材研發生產和經營,以及供應鏈與物流建設情況向我們進行全面介紹。
記者:作為專注于醫療器械耗材研發生產經營的企業,請問駝人集團的總體業務發展情況如何?
常省委:我國傳統衛生材料產業基本集聚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市,駝人集團所在的河南省長垣市,是全國衛生材料主要生產基地和集散地之一,被稱為“衛材之鄉”。公開資料顯示,長垣擁有各類衛材企業70多家,經營企業2000多家,平時占據全國市場銷量50%以上。
駝人集團始建于1993年,最初從氣管插管的研制生產起步,隨后逐漸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和業務范圍,實現從銷售到生產再到研發型的轉變,如今旗下產品擁有麻醉系列、護理系列、疼痛系列、外科系列等多種系列,其中麻醉包、輸注泵,以及中心靜脈導管、氣管插管、呼吸回路等產品在國內市場均銷量領先,雙安全留置針則為世界首創。
目前,駝人集團下屬61家生產、研發及經營性企業,在全國31個省份設立了銷售子公司,現有5個生產基地,1個研究院,擁有員工8000余人,產品不僅覆蓋國內醫院終端市場,而且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印度、肯尼亞等建有國際子公司。
如今的駝人集團年銷售收入可達56億元左右,除醫療器械產品、原材料和民用消費品等三大業務外,還對外承接消毒、檢驗和模具制造加工等業務。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原本不涉足口罩生產的駝人集團,大力投資并以最快速度成功研發出一系列新型防護產品,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
記者:駝人集團在醫療器械耗材生產和流通方面的大致情況如何?
常省委:在產品的生產制造方面,駝人集團現有5個生產基地,其中3個分別位于長垣市的滿村鎮、孟崗鎮葦園村、南蒲街道,主要以醫用耗材的生產為主;位于深圳的生產基地已經運行有5年,主要以醫療設備的生產為主;在河南鄭州的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定位于研發分中心和介入類高端耗材的分基地。

在產品銷售模式方面,駝人集團主要以分銷為主,一般貨物從倉庫出來之后通過兩種方式送達客戶,一是借助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輸配送,二是客戶企業自提的方式。為更好地進行物資、產品存儲,我們在各地設置了多個營業部。其中,第一營業部就位于長垣南蒲的工廠內,第二營業部位于丁欒鎮,這里也是長垣衛材產業集群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醫療器械耗材的物流運作具有許多特殊性
在河南長垣的兩個營業部之外,駝人集團還在全國多個醫療衛材基地設有營業部,如江西南昌市進賢縣李渡鎮的醫療器械市場,主要生產和經營一次性使用輸液器、注射器、針頭等等,我們的第三營業部就設立在這里。此外,在廣州市番禺區的洛溪村、江蘇揚州市的頭橋鎮、安徽阜陽市太和縣也都設有營業部,在西南、東北等地區我們也在積極布點。
駝人集團還在全國31個省份設立了銷售子公司,其中一部分與經銷商聯合建有倉儲設施,一旦客戶有需求就可快速將貨物調配到位。為更好地進行物流管理,我們一般會建議將物流業務直接委托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不過,隨著帶量采購模式的推行,原有采購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基于醫療行業和經銷商的實際情況,駝人集團將會選擇在倉儲需求較高的地區完善網點建設。
記者:針對醫療器械耗材的物流運作,駝人集團有哪些經驗和探索?
常省委:醫療器械耗材的物流運作具有許多特殊性,雖然不及疫苗的要求嚴格,但與常規貨物相比明顯更為“嬌貴”,例如有些產品對于溫度有特定要求,有些病毒采樣管不能倒立放置,有的貨物需要防塵或防潮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輕拿輕放,避免野蠻裝卸,因為有些設備在裝配時必須相當精密,摔打磕碰很可能會影響產品的使用。
總體來看,針對醫療器械耗材的運輸倉儲,離不開第三方物流企業,但在物流服務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瓶頸,不規范裝卸等問題普遍存在,專業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我們的內部物流運作也需要優化。通常到月度末或季度末都會迎來業務的高峰期,為提升倉儲揀選效率,我們特別引入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統,整體上有所幫助,可在處理拆零貨物時仍不夠靈活,甚至會造成貨物堵塞通道,為此我們不得不采取增加出貨口和人員班次,以及設置緩沖區域等措施來加以改善。
目前長垣市正在規劃建設“三基地、三中心”項目,其中定位于第三方的倉儲配送中心就地處駝人集團的廠區隔壁,屆時我們通過合作可將一部分物流業務搬到新物流中心,使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
此外,駝人集團也在考慮自建具有相關資質的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企業,但這需要通過主管部門審批和辦理證件,在取得實際資質后才能做進一步籌劃。畢竟醫藥器械和耗材對于倉儲物流有一些特殊要求,軟硬件要達到相關規定。更重要的是,初始投資并不低,如購買車輛、倉庫建設都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

駝人集團正致力于打造醫療器械新城生態圈
記者:駝人集團在發展模式創新方面有著怎樣的計劃和想法?
常省委: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駝人集團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如疫情之下導致醫院業務明顯減少;此外,隨著醫改的深入,帶量采購模式開始推行,原本是為了降低醫療器械耗材在流通環節的成本,最后連生產企業的利潤也一并壓縮,進而影響到我們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正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和探索新模式。
按照駝人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國勝的思路,我們希望發展集成鏈產業經濟,所以從2020下半年就著手籌備與規劃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其初衷是基于當前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的形勢,為突破傳統院企交易模式,打通院方(買方)與醫用耗材制造企業(賣方)的直接交易渠道,減少流通環節的多方議價成本而努力。
今年3月交易中心建設啟動,并于近日正式開業。項目的成功落成,與地處“衛材之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長垣登記在冊的醫療器械從業人員就有5萬多,而按民間說法則是“10萬從業大軍”,目前與駝人集團簽約的有7000人左右,未來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規劃,交易中心項目總投資5.2億元,一期規劃建設面積為11萬平方米,包括展銷中心一期展廳4萬平方米和7萬平方米配套倉儲物流,規劃覆蓋醫用耗材領域100%的產品品類。
同時,依托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還將打造線上一站式直采交易電商平臺,利用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整合醫療行業上下游資源,消除行業信息壁壘,為醫療器械經銷商和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醫療器械供應鏈服務,在提升醫療器械流通效率的同時,力圖降低醫療器械采購成本。
其中,7萬平方米的配套倉儲物流是交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入駐企業提供倉儲物流場地服務。在承運業務招商方面,正在吸引順豐、德邦等專業物流企業入駐,并將在擇優遴選后推薦給經銷商。
自2018年起,駝人醫療器械產業新城就開始啟動建設,隨著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醫療器械博物館等相繼開業運營,“工業是骨骼,商業是肌肉,商務是血液”的醫療器械新城生態圈正逐步形成。